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2,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分类词汇(续上)
丁夜
哺时
申牌
巳牌
餔时
拜夜节
佛类词典
观时至未至
《國語辭典》:丁夜  拼音:dīng yè
四更时,丑刻。即今半夜二点。《新唐书。卷三二。天文志》:「自昏至丁夜,流星二十馀,纵横出没,多近天汉。」
《漢語大詞典》:哺时(餔時)
午后三时至五时,傍晚。《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 悲谷 ,是谓餔时。”汉书·王莽传下:“乃壬午餔时,有列风雷雨发屋折木之变。”
《漢語大詞典》:申牌
下午三时至五时。古于衙门和驿站前设置时辰台,每移一时辰,则以刻有指示时间的牌子换之,故称。《水浒传》第二三回:“那时已有申牌时分,这轮红日,厌厌地相傍下山。”《说岳全传》第六五回:“到得镇上,已是申牌时分。”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三卷第二七章:“到了申牌时候,他心中所称赞的那个‘丽人’又带着上午来的两个宫婢飘然而至。”
《漢語大詞典》:巳牌
上午九时至十一时。古代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用子丑寅卯等十二支表示。官府在衙门前挂牌报时,故称某时为某牌。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卖春情:“且説 吴山 到次日巳牌时分,唤 寿童 跟随出门。”儒林外史第二回:“直到巳牌时候, 周先生 才来。”
《國語辭典》:餔时(餔時)  拼音:bū shí
申时。下午三点到五点。《淮南子。天文》:「至于悲谷,是谓餔时。」《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日餔时,遂击产。」也作「晡时」。
《国语辞典》:拜夜节(拜夜节)  拼音:bài yè jié
旧时苏州人拜年,于傍晚时至他人家中拜年,称为「拜夜节」。清。顾禄《清嘉录。卷一。正月》:「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薄暮至人家者,谓之『拜夜节』。」
观时至未至
【三藏法数】
谓如来将欲降生,先观众生可度之时至与未至。以度生时至,故现降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