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昌 → 冐昌”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湖南桂阳人,号絅斋。乾隆十九年进士。官丰县知县,善诗,尤爱画兰,尝画《滋兰树蕙图》。
维基
卢世昌,字德裕,一字絅斋,贵州盘县人。同进士出身。乾隆十九年(1754年)甲戌科进士,三甲一百十七名,后官江南丰县知县。著有《丹霞山人集》。

人物简介

全台诗
卓肇昌(?~?),字思克,台湾凤山人,为卓梦采之子。清乾隆十五年(1750)举人,官拣选知县,不赴。少颖异,能承庭训,好为古文辞,论世知人,具有特识,一时老师宿儒,咸器重之。著有《栖碧堂全集》,藏于家。乾隆二十八年(1763)分修《重修凤山县志》时担任「参阅」。  连横《台湾诗乘》谓卓肇昌:「主讲书院,著作颇多,有〈台湾形胜〉、〈凤山〉、〈鼓山〉等赋,又有〈龟山八咏〉、〈鼓山八咏〉,皆非佳搆,然亦有可诵者。」〖参考连横《台湾诗乘》,台银本。〗以下自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卢德嘉《凤山县采访册》、连横《台湾诗乘》、赖子清《台湾诗醇》、陈汉光《台湾诗录》辑录卓氏诗作计七十六首。(杨永智撰)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达城人。字尚甫。号梧山。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浙江仁和人,字其五,号对松。乾隆十六年进士,官工科给事中。封事数十上,有“汤多谏”之号。有《嘉藻堂集》。
全台诗
汤世昌(?~?),字对松,号其五,浙江仁和人。清乾隆十六年(1751)进士,乾隆廿四年(1759)以工科给事中差,十二月在福州接印。翌年二月初八抵台接任巡台御史,是年五月十三日回京。著有《嘉藻堂集》。(杨永智撰)
维基
汤世昌,字其五,号对松,浙江仁和(今属杭州市)人,中国清朝官员。汤世昌为乾隆十六年(1751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任工科给事中。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二月,与满洲人宝麟分任汉、满巡视台湾监察御史,同年五月返京。后降山东道监察御史。著有《嘉藻堂诗集》。
苏昌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68 【介绍】: 清满洲正蓝旗人,伊尔根觉罗氏。康熙五十九年,由监生考取内阁中书。乾隆时历官广东巡抚,湖广、两广、闽浙总督。在督抚中有善治狱之名。卒谥恪勤。
金祖昌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金祖昌,江苏吴县人。乾隆十六年(1751年)辛未科进士。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至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担任利川知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30—1791 【介绍】: 清山东历城人,字书昌,因居林汲泉旁,称林汲山人。乾隆三十六年进士。召修《四库全书》,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聚古今书籍十万卷,与曲阜桂馥筑借书园,祀汉经师伏生、许慎诸人,聚书其间,供人阅览传抄,以供流传。有《先正读书诀》。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八十九
郝仲成,字次昌,寿阳人。乾隆庚辰举人。有《匏屋诗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安徽婺源人,字斗源。乾隆间举人,官宣城教谕。有《补余堂集》。
简昌璘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简昌璘(?年—?年),湖南邵阳进士,由翰林改铨,乾隆三十八年署顺庆府通判。是一位政治人物,明清时曾在四川顺庆府岳池县(位于今四川东北部,武周万岁通天二年分南充、相如二县置,是一个千年古县)担任官吏。

人物简介

简介
阳湖人,字千运。乾隆间在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福建闽侯人,字人杰,又字昌英。乾隆间贡生。藏书三万卷,好读韩愈诗,注《昌黎文集》,题藏书之室为注韩居。有《书带草堂诗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浙江山阴人,字泰交,号蓉塘。乾隆三十四年进士,由编修擢侍讲。曾主广西乡试,提督贵州学政。致仕后主讲稽山书院。有《虚白斋诗》。
晚晴簃诗汇·卷九十三
吴寿昌,字泰交,号蓉塘,浙江山阴人。乾隆己丑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侍讲。有《虚白斋存稿》。
维基
吴寿昌,字泰交,号蓉塘,浙江山阴县(今属绍兴市)人。清朝官员。吴寿昌于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中式己丑科二甲第九名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官至侍讲。著有《虚白斋存稿》。

人物简介

维基
陈国玺,字寿昌,号蕴山,贵州威宁人,同进士出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43—1820 【介绍】: 清广东海康人,字宾臣,一字观楼,自号啖荔居士。乾隆三十六年进士,授编修,历任兵科给事中,后改刑科,外调为浙江温处道。归里,主讲雷阳、粤秀等书院。精考据之学,在京师时,王念孙极称其博学。有《吕氏春秋正误》、《淮南子考證》、《楚词韵辨》、《赐书堂集钞》等。
晚晴簃诗汇·卷九十四
陈昌齐,字宾臣,号观楼,海康人。乾隆辛卯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浙江温处道。有《赐书堂集》。
维基
陈昌齐(1743年—1820年),字宾臣,一字观楼,广东海康人。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乡试中举;次年(1771年)联捷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累官至中允。历充三通馆、四库馆、国史馆等纂修官,转为河南道监察御史。嘉庆年间,升兵科给事中,改任刑科给事中。因得罪官僚归乡,之后聘任通志总纂,兼掌粤秀书院。著有《经典释文附录》、《吕氏春秋正误》、《淮南子考证》、《楚辞韵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