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18,分28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昏明
皦日
洞彻
皦皦
月相
炯然
明鉴
霜痕
嘒嘒
皛皛
素光
清照
金容
炽然
朗照
《國語辭典》:昏明  拼音:hūn míng
1.黑暗与光明。《列子。汤问》:「将旦昧爽之交,日夕昏明之际,北面而察之,淡淡焉若有物存。」《南齐书。卷一。高帝本纪上》:「夫昏明相袭,晷景之恒度;春秋递运,时岁之常序。」
2.昏乱与清明。《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圣人以兴,乱人以废,废兴、存亡、昏明之术,皆兵之由也。」《三国志。卷四。魏书。三少帝纪。齐王芳纪》:「考其昏明,所积以然,故圣贤谆谆以为至虑。」
《國語辭典》:皦日  拼音:jiǎo rì
明亮的太阳。《诗经。王风。大车》:「谓予不信,有如皦日。」《文选。左思。魏都赋》:「雷雨窈冥而未半,皦日笼光于绮寮。」
分類:明亮
《國語辭典》:洞彻(洞徹)  拼音:dòng chè
明白透澈。唐。杜甫〈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诗:「韦生富春秋,洞彻有清识。」《金史。卷一三一。方伎传。张元素传》:「乃去学医,无所知名,夜梦有人用大斧长凿凿心开窍,纳书数卷于其中,自是洞彻其术。」也作「洞澈」。
《國語辭典》:皦皦  拼音:jiǎo jiǎo
1.洁白明净的样子。《后汉书。卷六一。左周黄列传。黄琼》:「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晋。左思〈杂诗〉:「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
2.心胸光明。如:「心中皦皦」。
《國語辭典》:月相  拼音:yuè xiàng
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变化。主要月相有四个,即朔、上弦、望、下弦。也常以新月、眉月、残月、凸月等描述。
《漢語大詞典》:炯然
亦作“烱然”。
(1).明亮貌。光明貌。法苑珠林卷八二:“见小光烱然,状若荧火。” 唐 柳宗元 《上西川武元衡相公谢抚问启》:“精诚之至,炯然如日。” 明 唐顺之 《题大营驿》:“盖侯之心尚炯然在宇宙间未死也,固不係乎石之勒与不勒。” 郭沫若 《蔡文姬》第四幕第一场:“﹝ 曹操 ﹞目光更加炯然。”
(2).明白貌。 唐 柳宗元 《惩咎赋》:“奉訏謨以植内兮,欣余志之有获;再徵信乎策书兮,谓炯然而不惑。”炯,一本作“ 耿 ”。 清 张履 《〈意苕山馆诗〉序》:“君目击祸衅,所为纪灾纪事又累数十章,诚使当涂诸君子见之,怛然有所伤,炯然知所戒。”
(3).健旺貌。 明 袁宗道 《邹翁寿序》:“大父不出户数年,而神炯然。”
《國語辭典》:明鉴(明鑑)  拼音:míng jiàn
1.明镜。《新唐书。卷一二二。列传。魏元忠》:「夫明鉴所以照形,往事所以知今。」
2.明察、识见高远。如:「法官判事要明鉴秋毫,才不会造成冤狱。」《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会出师表》:「今早张千进城,两个乘早将尸首埋藏停当,却来回复我小妇人。望青天爷爷明鉴!」
3.明显的前例,可为今日所取法、借镜。《明史。卷三二○。外国列传一。朝鲜》:「苟阙斯二者,而徒事佛求福,梁武之事,可为明鉴。」
《國語辭典》:明鉴(明鑒)  拼音:míng jiàn
1.明镜。
2.喻见解清晰,见识高明。《三国志。卷二三。魏书。杨俊传》:「后固历位郡守,恂御史、县令,其明鉴行义多此类也。」晋。孙楚〈雁门太守牵招碑〉:「明鉴达于世变,弓毅足以致远。」
3.往事的成败,可为今日取法或借镜者。《后汉书。卷六六。陈蕃传》:「明鉴未远,覆车如昨,而逝习之权,复相扇结。」
4.常用的提称语,请人明察的意思,可用于口语或书信。《文明小史》第三回:「大人明鉴,他们已动了众,卑职一人怎么说得过他?」
《漢語大詞典》:霜痕
(1).霜色。 唐 李贺 《宫娃歌》:“寒入罘罳殿影昏,彩鸞帘额著霜痕。”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江右游日记:“霜痕枫色,映村庐而出石隙。” 王统照 《霜痕》:“霜痕的莹明与洁白,在冬日里虽不是罕见的东西,但是能够领略到这种冷冽中清晨的趣味的人们,也可谓是有幸福的了。”
(2).喻月光,月色。 清 厉鹗 《念奴娇·湘月》词:“淡写霜痕,爱到处,吹尽寻常歌酒。”
(3).喻指色泽明亮的织物。 元 萨都剌 《余新除燕南照磨蒙大名文济王赐彩段二端赋此以谢》诗:“芝草暖霞浮露彩,藕丝秋水织霜痕。”
《國語辭典》:嘒嘒  拼音:huì huì
1.拟声词。形容蝉鸣声。《诗经。小雅。小弁》:「菀彼柳斯,鸣蜩嘒嘒。」
2.声音和谐中节。《诗经。小雅。采菽》:「其旂淠淠,鸾声嘒嘒。」
《漢語大詞典》:皛皛
洁白明亮貌。 晋 陶潜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诗:“昭昭天宇阔,皛皛川上平。”《全唐诗》卷七八七载《白受采》:“皛皛金方色,迁移妙不穷。” 明 张四维 《双烈记·抒悃》:“雨歇南山积翠,来紫陌晴光皛皛。” 清 金农 《近溪庵怀亦谙上人》诗:“皛皛银色云,盘盘螺髻树。”
分類:洁白明亮
《漢語大詞典》:素光
洁白明亮的光辉。多指月、水、霜、雪之光。 晋 左思 《杂诗》:“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 唐 徐敞 《白露为霜》诗:“入夜飞清景,凌晨积素光。” 宋 朱熹 《步至东桥玩月赋诗》之二:“月出澄餘景,川明发素光。”
《漢語大詞典》:清照(清炤)
清澈明亮。世说新语·容止“ 裴令公 目 王安丰 眼烂烂如巖下电”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 王戎 形状短小,而目甚清炤,视日不眩。”
《漢語大詞典》:金容
(1).指金光明亮的佛像面容。 南朝 齐 王融 《法乐辞》之三:“金容涵夕景,翠鬢佩晨光。” 隋 江总 《优填像铭》:“毫光此遇,法相今逢,眸云齿雪,月貌金容。”《敦煌变文汇录·维摩诘经菩萨品变文(甲)》:“金容现而日月藏暉,神力呈而乾坤振动。”
(2).对神的尊称。《封神演义》第五八回:“弟子奉师命,特恳金容大发慈悲,救援无辜生灵。”
《國語辭典》:炽然(熾然)  拼音:chì rán
燃烧猛烈。《妙法莲华经。卷二。譬喻品》:「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忧患,如是等火,炽然不息。」
《國語辭典》:朗照  拼音:lǎng zhào
1.朗,明亮。明亮地照射。如:「月光朗照林谷,宛如银光淋泻而下。」
2.明察,常用于书牍的结尾。如:「朗照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