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显验(顯驗)
明显的应验。后汉书·方术传下·许曼:“祖父 峻 ,字 季山 ,善卜占之术,多有显验,时人方之前世 京房 。”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奇谑二·代死失火:“或者神固欲之憧憧显验,彰彰示众。是特假此二人也。”
分類:明显应验
《國語辭典》:须根(鬚根)  拼音:xū gēn
一种植物的根。没有明显的主根与侧根之分别,只有很多细长胡须状的根。大部分的单子叶植物如小麦、稻等,多具有须根。也称为「复根」、「纤维根」。
《漢語大詞典》:白过(白過)
明显的过错。汉书·谷永传:“窃恐陛下舍昭昭之白过,忽天地之明戒。”
分類:明显过错
《漢語大詞典》:外露
明显地表现在外。例如:凶相外露。
《漢語大詞典》:较明(較明)
明显,明白。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慕贤:“何况操履艺能,较明易习者也。” 王利器 集解:“史记·伯夷列传:‘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索隐》:‘较,明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音辞:“自春秋标 齐 言之传,《离骚》楚辞之经,此盖其较明之初也。”
分類:明显明白
《漢語大詞典》:班然
(1).色彩斑斓貌。班,通“ 斑 ”。礼记·檀弓下:“貍首之班然,执女手之卷然。” 孔颖达 疏:“貍首之班然者,言斲椁材文采似貍之首。”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五色鹤》:“臣 謨 随班奉朝,退后载出,偶见苑中五色鹤班然可异。”
(2).明显貌。新唐书·突厥传上:“方其时,群臣献议盈廷,或听或置,班然可睹也。”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八佾五:“今以 管氏 言之,其遗书具在,其行事亦班然可考。”
《漢語大詞典》:灼如
昭明显赫貌。晋书·习凿齿传:“ 景文 继之,灵武冠世……功格皇天,勋侔古烈,丰规显祚,故以灼如也。”
《漢語大詞典》:明要
明显的关键。史记·平津侯主父偃列传:“此二体者,安危之明要也,贤主所宜留意而深察也。”
《漢語大詞典》:石莲花(石蓮花)
景天科植物。全株光滑,无明显的茎。叶沿地面莲座状着生,倒卵形或近圆形,末端阔而圆,有一小尖头,浅绿色,顶紫色,两面被粉霜。花茎高20-30厘米,花偏侧生,花冠基部结合成短筒,外面淡红或红色,内面黄色。为观赏性植物。
《漢語大詞典》:章然
明显貌。隶释·汉费亭侯曹腾碑阴:“践胙之初,受爵於东土,厥功章然。” 唐 李翱 《论故度支李尚书事状》:“若公议所责,祇如 刘侍御 之传,则 翱 据所目见而辨也,章然如前所陈矣。”
《漢語大詞典》:隐辞(隱辭)
亦作“ 隐词 ”。 指含意不明显或深奥难明的词句。 唐 杨于陵 《和权载之离合诗》:“昼游有嘉话,书法无隐辞。” 刘师培 《古书疑义举例补》:“幼读 德清 俞氏 书,至古书疑义举例,叹为絶作,以为载籍之中,奥言隐词,解者纷歧,惟约举其例,以治羣书,庶疑文冰释。”
《漢語大詞典》:炯尔(炯爾)
明显貌。 唐 柳宗元 《披沙拣金赋》:“欲盖而彰,炯尔见素,不索何获,遂昭然而发蒙。”
《漢語大詞典》:曜曜
(1).光明显赫貌。 南朝 宋 颜延之 《宋郊祀歌》之二:“月御案节,星驱扶轮。遥兴远驾,曜曜振振。” 唐 储光羲 《敬酬陈掾亲家翁秋夜有赠》诗:“曜曜趋宫廷,洸洸迈 徐 陈 。”
(2).迅疾貌。《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二·欢闻变歌六》:“驶风何曜曜,帆上 牛渚磯 。”
《漢語大詞典》:明征(明徵)
明显的征验;明证。书·胤征:“圣有謩勋,明徵定保。” 孔 传:“徵,证;保,安也。圣人所谋之教训,为世明证,所以定国安家。” 唐 薛用弱 集异记·邢曹进:“吁!西方圣人,恩祐显灼,乃若是之明徵也。” 严复 《救亡决论》:“既设之后,虽学生年有出入,尚未闻培成何才,更不闻如何器使,此则北洋练兵练将,不用西法之明徵。”
《漢語大詞典》:隐过(隱過)
不为人知的过失,不明显的过失。 三国 魏 曹植 《黄初五年令》:“唯无深瑕潜衅,隐过匿愆,乃可以为人君上。” 明 文徵明 《送开封守顾君左迁全州叙》:“或从毁之,数其隐过,不遗餘力。”古今小说·葛令公生遣弄珠儿:“世人度量狭窄,心术刻薄,还要搜他人的隐过,显自己的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