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002,分334页显示  上一页  237  238  239  240  241  243  244  245  246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张缉(士明 )
高明(则诚 菜根道人 世称 东嘉先生 )
徐明( 合肥县男 )
张著(则明 )
朱公迁(克升 世称 明所先生 )
李鼎(福明 )
盛昭(克明 )
苏照(明远 )
释子成(彦美 妙明子 )
雅尔噶鼐( 忠懿 明德 )
万胜(别称 明三奴 )
庆童(明德 )
朱元璋(庙号 太祖 高皇帝、高帝、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帝、明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帝 世称 濠州真人 重八、兴宗 国瑞 取字 )
崔亮(宗明 )
明玉珍
张缉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益都胶州人,字士明。能诗文。至正七年领乡荐,由泽州儒学正转泰州幕职,弃之,养亲居扬州。十五年,扬州乱,缉以身蔽母,中枪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明间浙江平阳人,字则诚,一说永嘉人,名明,以字行,号菜根道人。元顺帝至正五年进士。授处州录事,辟行省掾。方国珍据浙东,欲留置幕下,不就,旅寓鄞县栎社。明初,太祖闻其名,徵召之,以老疾辞。作《琵琶记》,为南曲名著。有《柔克斋集》。
元诗选
明字则诚,永嘉平阳人。至正五年,张士坚榜中第。长才硕学,为时名流。授处州录事,辟丞相掾。方谷真叛,省臣以温人知海滨事,择以自从。与幕府论事不合,谷真就抚,欲留置幕下。即日解官,旅寓鄞之栎社沈氏楼居,因作《琵琶记》。记成,时清夜按拍歌舞,几上蜡炬二枝,光忽交合,因名曰「瑞光楼」。明太祖闻其名召之,以老疾辞,还卒于家。所著有《柔克斋集》。词章斐然,东海赵汸称其学博而深,才高而赡云。
词学图录
高明,生卒年不详,其弟高旸生于大德十年(1306)左右,则高明生年当距此不久,卒年有至正十九年(1359)和明初两说。字则诚,自号菜根道人。温州瑞安人,因瑞安古属永嘉郡(亦称东嘉郡),故人称东嘉先生。出身书香门第,理学家黄潽弟子。至正五年中进士,先后任处州录事、江浙行省椽吏、浙东阃幕(统帅府)都事、福建行省都事等职,官声颇佳。晚年隐居宁波城东鄞县之栎社沈氏楼,以词曲自娱,作南戏传奇《琵琶记》,被称为"南曲之祖",另有《柔克斋集》二十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63 【介绍】: 元末合肥人。以百户从守南昌,劫陈友谅营。马陷入阱,被执死。追封合肥县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明间浙江永嘉人,字则明。元末游学至常熟,道梗不能归,学者争师之,举为州学训导。洪武三年领乡荐,授延安府肤施知县,升临江府同知。
明诗纪事·甲签·卷二十六
著字则明,浙江平阳人,徙居常熟。洪武庚戌举人,授肤施知县,迁临江同知。有永嘉集十二卷。 田按:《列朝诗集》、《明诗综》称则明永嘉人。余藏《永嘉集》十二卷,首有庐陵周矩《永嘉先生传》云:「则明自号永嘉子,人称永嘉先生,世居温之平阳,至正间游学至姑苏之琴川,兵梗弗克归,遂占籍焉。」牧斋、竹盖未见斯集,故误称永嘉人也。则明知肤施以吏事见称,公暇与同年金文徵、黄廷玉唱和,有《长安唱和诗集》流播于时。《永嘉》一集雅健丽则,诸体并工,亦明初诗家罕见之笈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饶州乐平人,字克升。朱以实子。于经传百家之书,礼乐律历制度名物之数,无不贯悉。学者称明所先生。顺帝至正初征至京师,授翰林直学士。劝帝亲贤、远佞、修德、恤民诸事。当国者恶其切直,出为金华学正。有《四书通旨》。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克升,乐平人。迁金山至正辛巳领浙江乡荐历处州教授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五五
李鼎,字福明,以字行。乐昌人。元至正间流寇猖獗,鼎为保障。佥宪刘鹗荐于朝,授乳源主簿,寻升县令,卒于官。诗二首。
盛昭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归德人,字克明。由儒学官累迁淮南行省照磨。顺帝至正间,被遣入高邮,招降张士诚。士诚欲用之为将。不从被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建宁建安人,字明远。工诗文,尚儒术。顺帝至正间以明经荐,至京,授以官。后以亲老辞。卒年八十余。
释子成 朝代: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二
释子成,字彦美,别号妙明子,霸陵人。出家于渭南洪福寺遇鱼岩老人祥公处得法,阐扬大乘经论。元至正间,诏封传大乘戒,赐“紫闰大国师”。其性爱书史、喜翰墨、乐游学、好著述,每与贤士大夫诗词唱和,一联一句,落在丛席,人多传之。如《鹦鹉诗》云:“学得人言字字明,便能巧语为通情。不知身在樊笼里,犹向堂前弄舌轻。”《昼寝》云:“梦魂不管擎书手,一帙南华堕枕边。”《闲游》云:“家家明月谁无分,处处青山我有缘。”《水心亭》云:“绿芰青荷香满池,环亭冷浸碧琉璃。高轩矮榻无纤暑,卧看清波浴鹭鸶。”其长篇短偈,例皆如此,尤能洞明本宗佛法。白水乡贡屈蟠与县大夫张昂,请注《心经》,五日而成,万二千言,辞理精当,叹为难能。又尝缀述《本色法事文集》,仅二百首,语句雄丽,旨意浑成。同侣得之,珍秘不出,抑为艰得,无意多传。后以兵火数惊,避居终南石室,契此山林,怡我禅性。尝与来客,问难诘折,事尽终始,遂录成轴,名曰《折疑论》,首之以序问,终之以会名,凡二十篇,言简而理当,文约而义丰,涵泳六经,略备诸子。每一篇之中,其引类證,断决折疑,理甚明白。今见传本金台大慈恩寺,西域师子比丘为之述注。

人物简介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明德,蒙古色目人。初为江浙行省掾,至正间,历江浙财赋总管。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66 【介绍】: 元黄陂人。从明玉珍起兵,骁勇善战,玉珍宠爱之,收为义弟,称明二,或称明三奴。惠宗至正十九年,领兵克成都。二十二年,玉珍建夏政权,被任为司马。其后领兵攻汉中、云南,屡立战功。二十四年,改右丞相。二十六年,玉珍去世,被玉珍义子明昭矫旨缢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68 【介绍】: 元康里氏,字明德。以勋臣子孙受知仁宗,给事内廷,长宿卫。历辽阳行省平章政事,以宽厚为政。迁平章,行省江浙。颇沉湎于宴乐,由是不为物论所与。累官中书平章政事。明兵逼京城,顺帝北奔,命帖木儿不花监国,庆童为左丞相以辅之。京城破,被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28—1398 【介绍】: 明朝开国皇帝。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初名重八、兴宗,字国瑞。幼年穷苦,十七岁入皇觉寺为僧,旋即出外化缘乞食。元顺帝至正十二年,投郭子兴部红巾军,自亲兵升九夫长,娶子兴养女马氏为妻,号“朱公子”,始改名取字。次年,擢为镇抚。十五年,子兴死,子郭天叙受宋龙凤政权任为都元帅,以元璋为左副元帅。同年,渡江攻集庆。天叙阵亡,元璋独任元帅府事。十六年,克集庆,改称应天府,遂称吴国公。此后,东与张士诚争江浙,西与陈友谅争长江中游地区。宋小明王龙凤九年(元至正二十三年),攻杀陈友谅。次年,称吴王。龙凤十二年,围张士诚于苏州。次年,始称吴元年,破苏州,俘杀张士诚;继之,出兵北伐。又次年,即皇帝位,国号明,年号洪武。同年,克大都,灭元。陆续攻克南北各地,屡次出塞攻击北元。洪武十三年,以“谋反”罪杀丞相胡惟庸,罢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在位时严惩贪污,以操之过急,不免冤滥。屡兴大狱,胡惟庸、蓝玉两案,前后株连死者数万人。开国功臣多非善终,文人学士以文字取杀身之祸者亦有多人。定八股取士之制。严禁百姓私往海外贸易,禁用白银交易。
明诗纪事·甲签·卷一(上)
太祖姓朱氏,讳元璋,字国瑞,濠州钟离人。元至正十一年辛卯起兵,丁未称吴元年,戊申建元洪武。在位三十一年崩,葬孝陵。有文集五十卷,诗五卷。 (黄瑜《双槐》《岁钞》:洪武八年秋八月,上览川流之不息,陋尹程《秋水赋》言不契道,乃亲更为之。赋成,召禁林群臣观之,且曰:「卿等亦各撰赋以进。」宋濂率同列研精覃思,铺叙成章,诣东黄阁次第投献。上皆亲览焉。复置品评于其间。已而赐坐,敕大官进天厨奇珍,内臣行觞。觞已,上顾濂曰:「卿何不尽饮?」廉出,跽奏曰:「臣荷陛下圣慈,赐以醇酎,敢不如诏?第臣年衰迈,恐不胜杯杓,志不摄气,或愆于礼度,无以上承宠光尔。」上曰:「卿姑试之。」濂即席而饮。将彻,上复顾曰:「卿更宜酹一觞。」濂再起固辞。上曰:「一觞岂解醉人乎?卒饮之。」濂举觞至口端,又复瑟缩看三。上笑曰:「男子何不慷慨为?」对曰:「天威咫尺间,不敢重有所渎。」 勉强一吸至尽。上大悦。濂颜面变赪,顿觉精神遐漂,若行浮云中。上复笑曰:「卿宜自述一诗,朕亦为卿赋醉歌。」二奉御捧黄绫案进。上挥翰如飞,须臾成《楚辞》一章,曰:「西风飒飒兮金张,特会儒臣兮举觞。目苍柳兮袅娜,阅澄江兮水洋洋。为斯悦而再酌,弄清波兮永光。玉海盈而馨透,泛琼斝兮银浆。宋生微饮兮早醉,忽周旋兮步骤跄跄。美秋景兮共乐,但有益于彼兮何伤?」濂既醉,下笔欹倾,字不成行列。甫缀五韵,上遽召濂至,命编脩官朱右重书以遗濂。遂谕濂曰:「卿藏之以示子孙。非惟见朕宠爱卿,亦可见一时君臣道台,共乐太平之盛也。」濂五拜叩首以谢。上更敕侍臣应制,赋《醉学》《士歌》者四人:考功监丞华克勤、给事中宋善、方徵、彭通闻。而续赋者五人:秦府长史林温、太子正字桂彦良、翰林编修王琏、张唯、典籍孙蕡。彭与孙皆吾广人也。) 黄佐《翰林记》:太祖尝出御制诗文,以示词臣。太子正字桂彦良即于上前大声诵之琅然,左右惊愕,学士承旨詹同私戒之。上知之,谓曰:「儒者事君,正当诚意,毋事矫揉也。」 廖道南殿阁词林记:丙午年六月,上祷雨钟山获应,赋七言喜雨诗,命待制黄哲等赓和。已而诸将告捷,多令翰林诸臣应制赋诗,上亲加品评。洪武十年十二月,上制十题,命典籍吴伯宗赋之,援笔立就,词语峻洁。上嘉其才敏,赐织金绵衣。尝幸清流关,赋诗,命扈从儒臣和之。起居注刘季道有「治定不教生纵逸,功成犹遣历间关」之句。上叹赏曰:「可谓安不忘危。」赐以白金文绮。又起居注蒋子杰应命即物赋咏,立成。上大悦,特宠赐和章。一日命群儒撰《豢鹤文》,吴府伴读王骥操觚立就,学士宋濂为之进呈。上称善。及日将南至,大祀于园丘,上复命群臣赋七言律十二韵,冠以三百言序。骥与黄昶先成,跽读御榻前。上听毕,加奖励,命进学禁林云。 解缙《春雨轩集》:洪武二十有八年,北平永清卫之龙门,禾有异茎同穗之祥。今上皇帝遣皮来进,群臣上表贺。太祖高皇帝亲御翰墨,为诗一章,以赐今上皇帝。其诗首言创业之艰,天命之不易,除暴禁乱之师,抚民致治之略。中言天锡丰登之屡,史书垂示之严,明堂里禋荐之重。末示谦冲戒谨之意。为善不足之诚,大矜下民之惠。与民同乐之盛心,滋于言表。盖不以嘉禾之祥为可矜,而以为可惧,而思以自勉,圣不自圣,兢兢业业,足以垂讯于千万年。今上皇帝服膺圣训,念手泽之存,飒诵追维,不能自已,乃永乐三年用摹勒于石。拓本装治成轴,分赐诸王及近臣。于是臣缙亦得与赐焉。 杨慎《艺林伐山》:吾蜀解元王孝忠,乡试《贺平西蜀表》中有云:「川四巴三,收弹丸黑子之地;傅一廖二,成大统函夏之天。」傅一廖二乃太祖御制《平西蜀颂》中谓「傅友德之功第一,廖永忠之功第二」也。人咸服其博洽。董谷《碧里杂存》:宋太史濂乞归时,彻制诗二首饯之云:「白下开尊话别离。知君此后迹应稀。」濂续云:「臣身愿作衡阳雁,一度秋风一度归。」上悦,赐白金、缗币、文绮,曰:「与汝作百岁衣也。」自是岁一朝焉。 田按:《尧山堂外纪》:「洪武十年,宋学士景廉乞骸骨归,华亭朱孟辨纪其事,作诗送之:『城上春云暖更飞,念卿此地迹应稀,臣身愿作随阳雁,一度秋来一度归。』」据此则又为孟辨诗,而非太祖与濂赓续也。诗亦小有异同。周亮工《闽小纪》:林廷纲洪武初,承太祖亲擢吏科给事中,宠遇日隆。尝侍游江间殿。太祖首唱诗二句曰:「江间小殿与云齐,梁上新添燕子泥。」公承旨足成三联曰:「雉尾晓开红日近,龙衣春湿彩云低。旌旗影裹貔貅息,斧钺门前骐骥嘶。簪笔诗成同拜舞,太平天子赐新题。」后赐名恒忠。 王世贞《艺苑卮言》:高皇帝神武天授,生目不知书。既下集庆,始厌马上,长篇短歌,操笔辄韵,有魏武乐府风,制词质古,一洗骈偶之习。 王世贞《弇山堂别集》:《草木子》谓上有佳句云:「乌啼红树裹,人在翠微中。」天下诵之。又皇太子《新月诗》云:「昨夜严陵失钓钩,何入移上碧云头?虽然未得团圆相,也有清光照九州。」野史附之。谓为太祖及懿文不享国之證。《草木子》乃元遗民国初所著书,谓上者,顺帝也;皇太子者,爱猷识理达腊也。盖以其不获有天下,而在东宫颇擅权,故记之耳。《高帝集》无此二句。 朱孟震《续玉笥诗谈》:近有作《道听录》者,指黄巢《咏菊》,元梁王《晓行》之作以为高皇,宋人讥高宗《养鸽》诗载叶氏《草木子》,而以为武宗北狩。书非异闻,时非久远,尚谬妄若此,况远且僻哉! 田按:《明史艺文志》:太祖文集五十卷、诗五卷。《四库》著录二十卷。自汉祖以马上得天下,《大风》一歌,妙合音节。明祖起自布衣,与汉合符,御制篇章,炳为巨集。野史所载,最为繁杂,兹择其可信者著于编,以瞻一代之风尚焉。)
崔亮 朝代:元末明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70 【介绍】: 元明间真定府藁城人,字宗明。元末为浙江行省掾。降明,授中书省礼曹主事。洪武初,擢礼部尚书,酌定郊庙祭祀诸礼,以證引详确称。卒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31—1366 【介绍】: 元末随州随县人。顺帝至正十一年,集乡人千余屯青山自保。后附徐寿辉,任元帅,守沔阳。十七年,纳义兵元帅杨汉策,袭取重庆。徐寿辉命为陇蜀行省右丞。次年克成都。二十年,陈友谅杀徐寿辉,玉珍绝不与通,自立为陇蜀王。二十二年称帝,国号大夏,建元天统,设六卿,开科举,定赋税为十分取一,蜀人安之。又遣兵取云南,遣使与朱元璋通好。在位五年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