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易学(易学)  拼音:yì xué
1.容易学习。如:「这套新开发出来的电脑软体,易学易懂,操作方便。」
2.统称各类阐释易经的著述或学说。如:「他钻研易学多年,颇有所得。」
《漢語大詞典》:飞伏(飛伏)
(1). 汉 代易学术语。以卦见者为飞,不见者为伏;以飞为未来,伏为既往。 汉 儒用以占验吉凶。详见京氏易传、 清 惠栋 易汉学
(2).流动隐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占者,覘也。星辰飞伏,伺候乃见。精观书云,故曰占也。”
(3).指社会地位的高低。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凡兹四姓,清浊殊流;婚娶通亲,飞伏异路;内外宗枝,姻媾不杂。”
《漢語大詞典》:吞爻
语本三国志·吴志·虞翻传“﹝ 翻 ﹞又为老子论语国语训注,皆传於世” 裴松之 注引《虞翻别传》:“ 翻 初立注,奏上曰:‘臣闻六经之始,莫大阴阳……又臣郡吏 陈桃 梦臣与道士相遇,放髮披鹿裘,布六爻,挠其三以饮臣,臣乞尽吞之。’”后因以“吞爻”为精于易学的典故。《增补事类统编·人事·梦上》:“ 吴 士吞爻,每以知经自任; 汉 臣献赋,宁缘赐锦而来。” 清 吴伟业 《赠学易友人吴燕馀》诗:“吞爻梦逐 虞生 放,端策占成 屈子 穷。”
分類:精于易学
《漢語大詞典》:爻辰
汉 代易学术语。 郑玄 用乾坤六爻与十二时辰相配合以研究易学,称为爻辰。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惠周惕》:“ 汉 儒言,如 孟喜 以卦气, 京房 以通变, 荀爽 以升降, 郑康成 以爻辰, 虞翻 以纳甲,其説不同,而指归则一,皆不可废。”
《国语辞典》:易汉学(易汉学)  拼音:yì hàn xué
书名。清惠栋撰,八卷。此书采辑汉儒易学,掇拾绪论,加以考證。学者研习之,可略窥汉易之门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