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一旦为龙
 
两剑
 
两龙剑
   
剑合延津
 
剑合双龙
 
剑埋狱底
 
剑埋丰城
 
剑埋龙壤
  
剑气射天
 
剑水二龙
 
剑津宝气
 
剑虹浮
 
剑跃双龙
 
剑闲夜冲星
 
剑龙辞延津
 
化龙
 
匣中孤剑
 
匣剑同处
 
匣龙双起
 
南斗龙光
 
合剑龙津
  
报张华
 
宝剑出
 
宝剑沉埋
 
宝剑冲牛斗
 
宝剑丰城寒
 
射斗光芒
 
射斗牛
 
射牛斗
 
干将冲牛射斗
 
干牛斗
 
延平
 
延平剑
 
延平双剑
  
延津龙去
 
张公龙剑
  
张雷识剑
 
张雷辨气
 
掘狱张雷
 
掘预藏剑
 
斗气埋长剑
 
斗牛光
 
斗牛光焰
 
斗冲剑气
 
斗间紫气
  
星斗见光气
  
星辰占宝剑
 
望牛斗
 
冲天剑
  
冲斗剑
 
冲星剑
 
为龙信息
 
牛斗气
 
牛斗空
 
牛斗紫气
 
牛斗变化
 
牛斗龙泉气
 
碧潭双剑
 
神光上斗牛
 
神光埋泉壤
 
神剑跃平津
 
神物化延平
 
神龙双剑
 
紫气剑一双
 
紫气干星
 
紫气辨斗牛
 
紫气飞空
 
腰间剑去
 
蛟龙子
 
冲斗剑
   
丰城埋没
 
丰城气
 
丰城双剑
 
丰城龙剑
 
丰狱剑
 
丰狱埋剑
 
酆狱气
 
金剑沉埋
 
双剑
 
双剑埋狱
 
双飞归延津
  
双龙剑
 
双龙斗牛气
 
雷令剑龙
 
雷剑
  
雷焕张华
 
雷焕掘剑
  
龙剑合延津
 
龙归剑杳
 
龙泉动牛斗
 
龙渊触牛斗

相关人物
干将
 
张华
 
莫邪
 
雷焕

参考典故
干将


《晋书》卷三十六〈张华列传〉~075~
初,吴之未灭也,斗牛之间常有紫气,道术者皆以吴方强盛,未可图也,惟华以为不然。及吴平之后,紫气愈明。华闻豫章人雷焕妙达纬象,乃要焕宿,屏人曰:「可共寻天文,知将来吉凶。」因登楼仰观。焕曰:「仆察之久矣,惟斗牛之间颇有异气。」华曰:「是何祥也?」焕曰:「宝剑之精,上彻于天耳。」华曰:「君言得之。吾少时有相者言,吾年出六十,位登三事,当得宝剑佩之。斯言岂效与!」因问曰:「在何郡?」焕曰:「在豫章丰城。」华曰:「欲屈君为宰,密共寻之,可乎?」焕许之。华大喜,即补焕为丰城令。焕到县,掘狱屋基,入地四丈馀,得一石函,光气非常,中有双剑,并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其夕,斗牛间气不复见焉。焕以南昌西山北岩下土以拭剑,光芒艳发。大盆盛水,置剑其上,视之者精芒炫目。遣使送一剑并土与华,留一自佩。或谓焕曰:「得两送一,张公岂可欺乎?」焕曰:「本朝将乱,张公当受其祸。此剑当系徐君墓树耳。灵异之物,终当化去,不永为人服也。」华得剑,宝爱之,常置坐侧。华以南昌土不如华阴赤土,报焕书曰:「详观剑文,乃干将也,莫邪何复不至?虽然,天生神物,终当合耳。」因以华阴土一斤致焕。焕更以拭剑,倍益精明。华诛,失剑所在。焕卒,子华为州从事,持剑行经延平津,剑忽于腰间跃出堕水。使人没水取之,不见剑,但见两龙各长数丈,蟠萦有文章,没者惧而反。须臾光彩照水,波浪惊沸,于是失剑。华叹曰:「先君化去之言,张公终合之论,此其验乎!」华之博物多此类,不可详载焉。
《艺文类聚》卷六十〈军器部·剑〉~08~
《豫章记》曰:吴未亡。恒有紫气见牛斗之间。张华闻雷孔章妙达纬象。乃要宿。问天文。孔章曰。惟牛斗之间有异气。是宝物也。精在豫章丰城。张华遂以孔章为丰城令。至县。掘深二丈。得玉匣。长八尺。开之。得二剑。其夕斗牛气不复见。孔章乃留其一匣。而进之。剑至。光曜炜晔。焕若电发。后张华遇害。此剑飞入襄城水中。孔章临亡。戒其子。恒以剑自随。后其子为建安从事。经浅濑。剑忽于腰閒跃出。遂视。见二龙相随焉。

简释

丰城气:喻有声誉。才华。唐杨炯《和刘长庄答十九兄》:“宝剑丰城气、明珠魏国珍。”

丰城龙剑:指宝剑,或喻出类拔革之人及华美宝贵之物。金元好问《赠答平阳仇舜臣》:“沧海骊珠能几见,丰城龙剑不终藏。”

剑化:喻人去世。唐韩愈《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三首》之二:“凤飞终不返,剑化会相从。”


例句

负户愁读书,剑光忿冲斗。 储光羲 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

牛斗之气,蓄于昆溪。 元希声 赠皇甫侍御赴都八首

幽匣狱底埋,神人水心守。本是稽泥淬,果非雷焕有。 元稹 说剑

剑气射云天,鼓声振原隰。 刘希夷 将军行

怪君近日文锋利,新向延平看剑来。 刘禹锡 洛中酬福建陈判官见赠

二星来不返,双剑没相随。 刘长卿 哭张员外继

竹在晓烟孤凤去,剑荒秋水一龙沉。 周朴 哭李端

双魂终会合,两剑遂蜿蜒。 孟简 咏欧阳行周事

泉下双龙无再期,金蚕玉燕空销化。 孟郊 悼亡

埋剑谁识气,匣弦日生尘。 孟郊 赠李观

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宋之问 送杜审言

气有冲天剑,星无犯斗槎。 宋之问 鲁忠王挽词三首

蒿里埋双剑,松门闭万春。 岑参 河西太守杜公挽歌四首

遽闻伤别剑,忽复叹藏舟。 岑参 韩员外夫人清河县君崔氏挽歌二首之二

匣气冲牛斗,山形转辘轳。 崔融 咏宝剑

尚如匣中剑,分形会同处。 张潮 襄阳行

自于南国同埋剑,谁向东门便挂冠。 李咸用 依韵修睦上人山居十首

白虹时切玉,紫气夜干星。 李峤

蜀郡灵槎转,丰城宝剑新。 李峤

雷焕张华久已无,沉冤知向何人说。 李涉 与弟渤新罗剑歌

宝剑双蛟龙,雪花照芙蓉。雌雄终不隔,神物会当逢。 李白 古风之十六

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 李白 梁甫吟

自从星坼中台后,化作双龙去不归。 李群玉 宝剑

雷焕丰城掘剑池,年深事远迹依稀。 李群玉 宝剑

薛公龙泉姿,其气在斗牛。 李群玉 将之京国赠薛员外

半夜剑吹牛斗动,二年门掩雀罗愁。 李群玉 献王中丞(时有除拜)

未掘双龙牛斗气,高悬一榻栋梁材。 杜牧 怀钟陵旧游四首

斗间紫气龙埋狱,天上洪炉帝铸颜。 杜牧 道一大尹存之庭美二学士简于圣明致霄汉皆与舍弟昔年还往牧支离穷悴窃于一麾书美歌诗兼自言志因成长句四韵呈上三君子

明月无瑕岂容易,紫气郁郁犹冲斗。 杜甫 可叹

蛟龙缠倚剑,鸾凤夹吹箫。 杜甫 哭王彭州抡

把臂开尊饮我酒,酒酣击剑蛟龙吼。 杜甫 相逢歌赠严二别驾

掘剑知埋狱,提刀见发硎。 杜甫 秦川见敕目薛三璩授司议郎毕四曜除监察与二子有故远喜迁官兼述索居凡三十韵

夜看丰城气,回首蛟龙池。 杜甫 咏怀二首

经过辨丰剑,意气逐吴钩。 杜甫 重送刘十弟判官

斗间收紫气,台上挂清光。 柳宗元 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屈于诬枉左官三岁复为大僚天监昭明人心感悦宗元窜伏湘浦拜贺末由谨献诗五十韵以毕微志

翠帷双卷出倾城,龙剑破匣霜月明。 柳宗元 浑鸿胪宅闻歌效白纻

宝剑丰城气,明珠魏国珍。 杨炯 和刘长史答十九兄

行看转牛斗,持此报张华。 杨炯 送丰城王少府

分鸾岂遐阻,别剑念相寻。 杨衡 夷陵郡内叙别

向非张茂先,孰辨斗牛光。 权德舆 丰城剑池驿感题

延平一旦为龙处,看取风云布九州。 汪遵 延平津

孤负平生剑,空怜射斗光。 沈亚之 答殷尧藩赠罢泾源记室

剑埋狱底谁深掘,松偃霜中尽冷看。 白居易 得微之到官后书备知通州之事怅然有感因成四章

杜陵书积蠹,丰狱剑生苔。 白居易 酬卢秘书二十韵

萧散弓惊雁,分飞剑化龙。 白居易 重寄

淬之几堕前池水,焉知不是蛟龙子。 卢纶 难绾刀子歌

不知雷氏剑,何处更冲天。 卢骈 题青龙精舍

双剑曾埋狱,司空问斗牛。 窦常 求自试

埋没剑中生紫气,尘埃瑟上动清商。 窦庠 酬谢幸卿二十五兄俯赠辄敢书情

双剑变成龙化去,两溪相并水归南。 窦巩 题剑津

恩重匣中孤剑在,梦余江畔数峰青。 罗隐 春日忆湖南旧游寄卢校书

延平有风雨,从此是腾骧。 罗隐 送沈光侍御赴职闽中

发硎思剸玉,投水化为龙。 裴夷直 观淬龙泉剑

三尺握中铁,气冲星斗牛。 贾岛 代边将

良乐知骐骥,张雷验镆铘。 贾岛 寄令狐绹相公

自怜非剑气,空向斗牛星。 钱起 江行无题一百首

剑埋龙守壤,石卧虎司碑。 陈元光 太母魏氏半径题石

宝剑终应出,骊珠会见珍。 陈子昂 酬李参军崇嗣旅馆见赠

但埋酆狱气,未发爨桐音。 韦庄 同旧韵

不应双剑气,长在斗牛傍。 韦庄 和李秀才郊墅早春吟兴十韵

成丹始见金无滓,冲斗方知剑有神。 韦庄 题安定张使君

直应宣室还三接,未必丰城便陆沉。 韩偓 奉和峡州孙舍人肇荆南重围中寄诸朝士二篇时李常侍洵严谏议龟李起居殷衡李郎中冉皆有继和馀久有是债今至湖南方暇牵课

斗间紫气分明后,擘地成川看化龙。 韩偓 宝剑

凤飞终不返,剑化会相从。 韩愈 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三首

雷焕掘宝剑,冤氛消斗牛。 韩愈 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翰林三学士

双剑来时合,孤桐去日凋。 顾况 晋公魏国夫人柳氏挽歌

讵怜冲斗气,犹向匣中鸣。 骆宾王 和李明府

有气还冲斗,无时会凿坏。 骆宾王 幽絷书情通简知己

雷令剑龙知去未,虎夷云鹤亦来无。 鲍溶 寄福州从事殷尧藩

《漢語大詞典》:星斗(星鬭)
古谓星辰运行失常、错位。后汉书·襄楷传:“夫天子事天不孝,则日食星鬭。”
《國語辭典》:星斗  拼音:xīng dǒu
天上的星星。《晋书。卷六。元帝纪。史臣曰》:「星斗呈祥,金陵表庆。」唐。李白 宿清溪主人诗:「檐楹挂星斗,枕席响风水。」
《國語辭典》:一天星斗  拼音:yī tiān xīng dǒu
1.满天星星。唐。李中〈江行夜泊〉诗:「半夜风雷过,一天星斗寒。」《水浒传》第五二回:「少刻雨过云收,复见一天星斗。」
2.形容文章华美灿烂或满腹经纶。元。关汉卿《玉镜台》第一折:「万里雷霆驱号令,一天星斗焕文章。」《孤本元明杂剧。三化邯郸。第一折》:「马前面朱衣引两行,才称你一天星斗文章。」
3.形容事情杂乱难理。《官场现形记》第五二回:「说他回京之后,怎么叫丈人签字,怎么叫丈人帮忙,闹得一天星斗。」
《分类字锦》:星斗文章
文献通考宋隆兴二年诏大理评事以八员为额以雷霆号令星斗文章为号
分类:卿监
《国语辞典》:文章星斗  拼音:wén zhāng xīng dǒu
形容文才超群,文章出众。元。魏初〈满江红。借问中朝〉词:「元自有,谈天口,初不负,经纶手。更诗书万卷,文章星斗。」
《漢語大詞典》:玉沙
(1).白沙。 南朝 梁 沈约 《弥陀佛铭》:“瀢沱玉沙,乍来乍往;玲瓏宝树,因风韵响。” 唐 韦述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云散明金闕,池开照玉沙。” 宋 杨万里 《新晴西园散步》诗:“池水初生盖玉沙,雨餘碧草卧堤斜。”
(2).比喻雪花。 宋 苏轼 《小饮清虚堂示王定国》诗:“天风淅淅飞玉沙,詔恩归沐休早衙。” 宋 范成大 《次韵陈仲思经属西峰观雪》:“起望天南陲,玉沙满长风。”
(3).指星斗,亦以喻棋子。 唐 王建 《夜看美人宫棋》诗:“巡拾玉沙天汉晓,犹残织女两三星。” 清 刘献廷 《洞庭秋月》诗:“纤云不动金波浮,玉沙万里开清秋。”
《漢語大詞典》:星晷
(1).犹星斗。 南朝 齐 谢朓 《答张齐兴》:“北驰星晷正,南望朝云色。”
(2).时刻;岁月。《南齐书·刘休传》:“臣自尘荣南宪,星晷交春,谬闻弱奏,劾无空月。” 宋 曾巩 《谢熙宁十年历日表》:“念闕廷之方远,藐然江上之身;感星晷之屡新,尚嘆 周南 之滞。”
(3).观察测量星体运行以定时刻的仪器。清史稿·时宪志一:“此外更有星晷、月晷,以备夜测之用。”
《漢語大詞典》:斗象
犹星斗。《西游记》第三三回:“他两个喷云噯雾照天宫,播土扬尘遮斗象。”
分類:星斗
《國語辭典》:星火  拼音:xīng huǒ
1.小火。唐。薛能 洛下寓怀诗:「冰霜谷口晨樵远,星火炉边夜坐寒。」
2.比喻急迫。晋。李密〈陈情表〉:「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3.比喻小事。明。阮大铖《燕子笺》第一六出:「你鹏飞比势,龙媒争驭,看棘闱星火森沉。」
《漢語大詞典》:珠星
明珠般的星斗。 南朝 梁元帝 《咏池中烛影》:“河低扇月落,雾上珠星稀。”宋史·奸臣传二·蔡攸:“ 攸 独倡为异闻,谓有珠星璧月、跨凤乘龙、天书云篆之符。” 元 王逢 《古宫怨》之二:“夜深不敢吹横玉,璧月珠星绕上臺。”
分類:明珠星斗
《漢語大詞典》:泛斗(汎斗)
亦作“泛斗”。 神话谓乘槎上天观星斗。 唐 骆宾王 《秋云》诗:“泛斗瑶光动,临阳瑞色明。” 明 李东阳 《漕运参将郭彦和镇苏松时有巨舟张东海名口海天一碧为赋长句》:“凌风不作 苏 门啸,泛斗还从 汉 使回。”
分類:上天星斗
《漢語大詞典》:回景(迴景)
(1).星斗运行。 晋 夏侯湛 《秋可哀》诗:“秋可哀兮哀秋日之萧条,火迴景以西流。”
(2).指反射的夕阳。 南朝 宋 鲍照 《秋夜》诗之二:“倾暉忽西下,迴景思华幕。” 钱仲联 集说引 方植之 曰:“华幕,言朝旭也,谓流光迅速不可常。”
《漢語大詞典》:辰斗
星辰,星斗。梁书·侯景传:“盖悬象在天,四时取则於辰斗;羣生育地,万物仰照於大明。”
分類:星辰星斗
《漢語大詞典》:踏罡步斗
道教法师祈天或作法的步伐。表示脚踏在天宫罡星斗宿之上。 元 无名氏 《翫江亭》第二折:“我踏罡步斗驱邪祟,仗着剑书符呪水。”《水浒传》第八九回:“ 公孙胜 在军中仗剑作法,踏罡步斗,敕起五雷。” 明 无名氏 《广成子》第四折:“踏罡步斗通三界,保养丹砂体自清。”《冷眼观》第十三回:“他上来请老太太拈了香,故意的踏罡步斗、上表章、焚符籙,拿班做势的忙碌了一大阵。”亦作“ 踏罡布斗 ”。《水浒传》第七九回:“只听得山顶上连珠炮响,芦苇中颼颼有声,却是 公孙胜 披髮仗剑,踏罡布斗,在山顶上祭风。”《续儿女英雄传》第一回:“每日踏罡布斗,念诵真言。”
《漢語大詞典》:别剑(别劍)
喻夫妻生离死别。语本 南朝 宋 鲍照 《赠故人马子乔》之六:“双剑将别离,先在匣中鸣。烟雨交将夕,从此遂分形。雌沉 吴 江里,雄飞入 楚 城。 吴 江深无底, 楚 闕有崇扃。一为天地别,岂直限幽明?”按,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谓, 楚 人 干将 、 莫邪 曾造雌雄之剑。 唐 岑参 《韩员外夫人清河县君崔氏挽歌》之二:“遽闻伤别剑,忽復嘆藏舟。” 唐 杨衡 《夷陵郡内叙别》诗:“分鸞岂遐阻,别剑念相寻。”
分類:夫妇
《國語辭典》:剑化(劍化)  拼音:jiàn huà
晋时张华命雷焕于丰城掘得龙泉、太阿双剑,华与焕各佩一把,二人死后,剑堕入水中,化为二龙的故事。见《晋书。卷三六。张华传》。后比喻各从其类。唐。韩愈 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三首之二:「凤飞终不返,剑化会相从。」
《國語辭典》:剑气(劍氣)  拼音:jiàn qì
1.宝剑的精光。如:「剑气冲霄」。《聊斋志异。卷二。聂小倩》:「女曰:『室有剑气畏人。向道途之不奉见者,良以此故。』」
2.比喻人的才华和才气。南朝梁。任昉〈宣德皇后令〉:「剑气凌云,而屈迹万夫之下。」唐。钱起 江行无题诗一○○首之八三:「自怜非剑气,空向斗牛星。」
《漢語大詞典》:埋剑(埋劍)
晋书·张华传载, 张华 时见有紫气映射于斗牛二宿之间,邀 雷焕 共议,以为系宝剑之光上冲所致,当在 豫章 丰城 ,因命 雷 为 丰城 令访察其物。 焕 到县,掘狱屋基,入地四丈馀,果得龙泉、太阿二宝剑。后以“埋剑”喻被埋没或不得彰显。 唐 沈佺期 《移禁司刑》诗:“埋剑谁当辨,偷金以自诬。” 唐 杜甫 《秦州见敕目除薛三璩毕四曜兼述索居》诗:“掘狱知埋剑,提刀见发硎。”分门集注引 梅尧臣 注:“喻 薛 毕 二子几年埋没,今始奋发。”
《漢語大詞典》:延津剑(延津劍)
亦称“ 延津宝剑 ”。 指 龙泉 、 太阿 两剑。 明 陈所闻 《金落索·代王皖城答》曲:“遭逢不让 延津 剑,弃掷休如緑綺絃。” 明 张凤翼 《红拂记·奇逢旧侣》:“ 延津 宝剑看重会, 合浦 明珠喜再逢。”参见“ 延平津 ”。
分類:龙泉太阿
《漢語大詞典》:延平津
古代津渡名。 晋 时属 延平县 (今 福建省 南平市 东南),故称。据《晋书·张华传》载, 丰城 令 雷焕 得 龙泉 、 太阿 两剑,以其一与 张华 。后 华 被诛,剑即失其所在。 雷焕 死,其子持剑行经 延平津 ,剑忽跃出堕水。使人入水取之,但见两龙蟠萦,波浪惊沸。剑亦从此亡去。 唐 黄滔 《浙幕李端公泛建溪》诗:“更爱 延平津 上过,一双神剑是龙鳞。” 金 元好问 《换得云台帖喜而赋诗》:“世间曾有 华陀 帖,神物已化 延平津 。”参见“ 延津 ”。
《漢語大詞典》:张雷(張雷)
晋 张华 、 雷焕 的并称。传说二人据天象在 丰城 掘得宝剑龙泉、太阿。 唐 白居易 《闻李尚书拜相寄贺微之》诗:“ 夔 禼 定求才济世, 张 雷 应辩气衝天。” 唐 贾岛 《寄令狐綯相公》诗:“ 良 乐 知麒驥, 张 雷 验鏌鎁。” 宋 刘克庄 《沁园春·吴叔永尚书和余旧作再答》词:“便烦问讯 张雷 ,甚斗宿无光剑不回。”参见“ 丰城剑气 ”。
《國語辭典》:丰城剑气(豐城劍氣)  拼音:fēng chéng jiàn qì
比喻有宝物的地方,即有不平常的迹象。参见「丰城贯斗」条。
《漢語大詞典》:星剑(星劍)
宝剑。 唐 杜甫 《暝》诗:“正枕当星剑,收书动玉琴。” 唐 杜牧 《和宣州沉大夫登北楼书怀》:“兵符严重辞金马,星剑光芒射斗牛。”
分類:宝剑
《漢語大詞典》:星辰剑(星辰劍)
泛指宝剑。典出 晋 张华 望斗牛间紫气掘狱屋基得剑事。见晋书·张华传。 唐 杜甫 《偶题》诗:“鬱鬱星辰剑,苍苍雷雨池。”
《漢語大詞典》:冲斗(衝斗)
晋 司空 张华 ,望见斗牛之间常有紫气,问之道术家 雷焕 。 焕 谓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其地当在 豫章丰城 间。因补 焕 为 丰城 令,掘地果得龙泉、太阿两宝剑。见晋书·张华传。后因以“衝斗”比喻人的志气超迈或才华英发。 唐 骆宾王 《幽絷书情通简知己》诗:“有气还衝斗,无时会凿坏。” 唐 刘禹锡 《望赋》:“谅衝斗兮谁见,伊戴盆兮何望。” 宋 王禹偁 《赋得南山行送冯中允之辛谷冶按狱》诗:“是何 屈子 不知己,衝斗太阿教补履。”
《漢語大詞典》:丰剑(豐劍)
见“ 丰城剑 ”。
《漢語大詞典》:丰城剑(豐城劍)
晋书·张华传谓 吴 灭 晋 兴之际,天空斗牛之间常有紫气。 张华 闻 雷焕 妙达纬象,乃邀与共观天文。 焕 曰:“斗牛之间颇有异气”,是“寳剑之精,上彻于天耳”,并谓剑在 豫章 丰城 。 华 即补 焕 为 丰城 令,“ 焕 到县,掘狱屋基,入地四丈餘,得一石函,光气非常,中有双剑,并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其夕斗牛间气不復见焉。”后世诗文用“丰城剑”赞美杰出人才,或谓杰出人才有待识者发现。 宋 叶适 《送孙伟夫》诗:“远寻 丰城 剑,虚负 歷山 月;发嫌梅柳催,到恨桃杏歇。” 元 柳贯 《送董侍御由江右赴南台》诗:“荧光下合 丰城 剑,紫气中悬执法星。” 清 孙枝蔚 《赠魏生》诗:“才华顺似 丰城 剑,和气当如春草轩。”亦省作“ 丰剑 ”。 唐 杜甫 《重送刘十弟判官》:“年事推兄忝,人才觉弟优;经过辨 丰 剑,意气逐 吴 鉤。”
《漢語大詞典》:丰城剑(豐城劍)
晋书·张华传谓 吴 灭 晋 兴之际,天空斗牛之间常有紫气。 张华 闻 雷焕 妙达纬象,乃邀与共观天文。 焕 曰:“斗牛之间颇有异气”,是“寳剑之精,上彻于天耳”,并谓剑在 豫章 丰城 。 华 即补 焕 为 丰城 令,“ 焕 到县,掘狱屋基,入地四丈餘,得一石函,光气非常,中有双剑,并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其夕斗牛间气不復见焉。”后世诗文用“丰城剑”赞美杰出人才,或谓杰出人才有待识者发现。 宋 叶适 《送孙伟夫》诗:“远寻 丰城 剑,虚负 歷山 月;发嫌梅柳催,到恨桃杏歇。” 元 柳贯 《送董侍御由江右赴南台》诗:“荧光下合 丰城 剑,紫气中悬执法星。” 清 孙枝蔚 《赠魏生》诗:“才华顺似 丰城 剑,和气当如春草轩。”亦省作“ 丰剑 ”。 唐 杜甫 《重送刘十弟判官》:“年事推兄忝,人才觉弟优;经过辨 丰 剑,意气逐 吴 鉤。”
《漢語大詞典》:双龙(雙龍)
(1).两条龙。 北周 庾信 《贺传位于皇太子表》:“自当八风通,庆云聚,五老同游,三星运曜,岂直双龙再赐,九雉重飞而已哉。” 唐 李白 《玉真仙人词》:“清晨鸣天鼓,飆歘腾双龙。” 唐 李商隐 《九成宫》诗:“云随 夏后 双龙尾,风逐 周王 八马蹄。”
(2).称誉同时著名的两个人,多指兄弟。著名的有 东汉 许虔 、 许邵 , 南朝 梁 谢举 、 谢览 , 柳惔 、 柳悦 , 唐 乌承玼 、 乌承恩 等。晋书·陆云传:“矫翮南辞,翻栖火树;飞鳞北逝,卒委汤池。遂使穴碎双龙,巢倾两凤。”按,此指 陆机 、 陆云 。
(3).相传 晋 代 张华 见斗、牛二星之间常有紫气,推知 豫章 丰城 有宝剑。 张华 派 雷焕 到 丰城 ,掘狱屋基,得宝剑二把。 张华 和 雷焕 各得其一。后 张华 被诛,其剑顿失。 雷焕 卒, 雷焕 之子持剑行经 延平津 ,剑忽于腰间跃出堕水。使人下水取剑,不见剑,但见两龙各长数丈,蟠萦有文章。后以“双龙”用为宝剑之典。 唐 杜牧 《怀锺陵旧游》诗之二:“未掘双龙牛斗气,高悬一榻栋梁材。” 宋 司马光 《华星篇时视役河上寄郡中诸同舍》诗:“匣中夜半双龙吼,乃知神物不自藏。” 清 孙枝蔚 《遇张容庵话旧》诗:“匣里双龙在,人间猛虎愁。” 梁启超 《侠情记传奇·纬忧》:“昨夜双龙匣剑鸣,负汝汝难忍。”参阅晋书·张华传
《漢語大詞典》:雷氏剑(雷氏劍)
传说 三国 吴 未灭时,斗、牛二星之间常有紫气。及 吴 平,紫气愈明。 豫章 人 雷焕 妙达纬象,言紫气为 豫章 丰城 宝剑之精。尚书令 张华 即补 雷焕 为 丰城 令,密令寻之。 焕 至任,掘狱屋基,得双剑,一曰龙泉,一曰太阿。其夕,紫气不复见。及 张华 、 雷焕 死,两剑化龙飞去。见晋书·张华传。 唐 谷神子 《博异志·韦思恭》:“昔 葛陂 之竹,渔父之梭, 雷氏 之剑,尚皆为龙,安知此名山大镇,岂非龙潜其身耶!”
《漢語大詞典》:龙剑(龍劍,龍劒)
亦作“ 龙劒 ”。古有宝剑名龙渊、龙泉。后因称宝剑为“龙剑”。 晋 郭璞 《蚍蜉赋》:“虎賁比而不慑,龙劒挥而不恐。” 唐 刘禹锡 《武陵观火诗》:“ 晋 库走龙劒, 吴 宫伤燕雏。” 明 傅新德 《送郭青字参藩巴蜀》诗:“万里江湖龙剑合,一尊风雨 蓟门 分。” 清 龚自珍 《自春徂秋偶有所触拉杂书之漫不诠次得十五首》诗之五:“匣中龙剑光,一鸣四壁静。” 柳亚子 《题〈张苍水集〉》诗之四:“ 延津 龙剑沉渊久,出匣依然百炼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