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是用
因此。《左传·襄公八年》:“如匪行迈谋,是用不得于道。” 汉 张衡 《东京赋》:“百姓弗能忍,是用息肩於大 汉 ,而欣戴 高祖 。”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是用沥血鸣神,剖心告世。”
分類:是用因此
《国语辞典》:道谋是用(道谋是用)  拼音:dào móu shì yòng
语本《诗经。小雅。小旻》:「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指与路人相议谋,因意见纷歧,而难以成功。唐。柳宗元〈梓人传〉:「彼主为室者,傥或发其私智,牵制梓人之虑,夺其世守,而道谋是用,虽不能成功,岂其罪耶!」
《漢語大詞典》:偕隐(偕隱)
一起隐居。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其母曰:‘能如是乎?与女偕隐。’”后代诗文中“偕隐”一语,是用 东汉 鲍宣 桓少君 夫妇同归乡里的典故。 清 钱谦益 《尚宝司少卿袁可立妻宋氏加封宜人制》:“使尔夫幸偕隐之有人,期没齿而无憾。” 郁达夫 《寄内》诗之一:“青山红粉两蹉跎,偕隐名山计若何?”参见“ 鹿车 ”。
《國語辭典》:鹿车(鹿車)  拼音:lù jū
1.鹿拉的车。《南史。卷七九。夷貊传下。东夷传》:「有马车、牛车、鹿车。国人养鹿如中国畜牛,以乳为酪。」
2.比喻空间狭小的车。《后汉书。卷二六。赵憙传》:「载以鹿车,身自推之。」
《國語辭典》:分色  拼音:fēn sè
一种印刷制版程序。为分解彩色原稿制成几块基本单色印版的工艺,以相应色墨套印,即能复制出符合原稿色调的印刷品。有手工、照相、电子三种分色方法。
《國語辭典》:针灸(針灸)  拼音:zhēn jiǔ
一种中医疗法。为针法和灸法的合称。用特制的金属针,或燃烧的艾绒,刺激经脉穴道治疗疾病。也作「针灸」。
《國語辭典》:针灸(鍼灸)  拼音:zhēn jiǔ
一种中医疗法。为针法和灸法的合称。用特制的金属针,或燃烧的艾绒,刺激经脉穴道以治疗疾病。也作「针灸」。
《漢語大詞典》:风雅颂
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诗·大序认为风是用于教化、讽刺的作品;雅是反映王室政治成败得失的作品;颂是赞美君主、祭祀神灵的作品。这一说法在古代具有很大影响。现在一般认为风是古代各地方的民间乐歌;雅是西周王畿(今陕西中部)的乐歌;颂是宗庙祭祀用的乐歌,其中部分是舞曲。
《國語辭典》:阿胶(阿膠)  拼音:ē jiāo
一种中药名。呈长方形块状,表面乌黑或棕黑色,有光泽,质地脆而易碎。具有补血止血,滋阴养肺的功效。原产于山东省东阿县,以驴皮加阿井水熬制而成,故也称为「驴皮胶」。
《國語辭典》:阿井  拼音:ē jǐng
位于山东省阳谷县东北阿城镇的一座水井。井上筑有亭台,其水清冽甘美,可煮胶,称为「阿胶」。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注》:「大城北门内西侧皋上,有大井,其巨若轮,深六、七丈,岁尝煮胶以真天府,本草所谓阿胶也,故世俗有阿井之名。」
《漢語大詞典》:方差
概率论的基本概念。是用来表示随机变量与其期望之间离散程度的一个量。若随机变量ξ的期望为eξ,则ξ与eξ的偏差平方的加权平均e(ξ-eξ)2,称为ξ的方差,常记作dξ或varξ。随机变量的方差由其概率分布唯一确定,故也称某分布的方差。为使量纲一致,常应用方差的平方根dξ,称为“根方差”或“均方差”。
《國語辭典》:颂赞(頌讚)  拼音:sòng zàn
颂美称赞。如:「大家对他的孝行颂赞不已。」
《國語辭典》:金字塔  拼音:jīn zì tǎ
古代埃及国王的坟墓,为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用石块砌成,为底面四方形,侧面三角形的角锥塔,以其形如中文的「金」字,故译为「金字塔」。今埃及金字塔中规模最大者,为古夫王(Khufu)墓,工程浩大,由十万人历时三十年完成。
《国语辞典》:虚线(虚线)  拼音:xū xiàn
图画或文字中断断续续的线或是用许多点连续构成的线。
《國語辭典》:叠印(疊印)  拼音:dié yìn
一种电影表现方法。将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画面的影像胶片,叠合印在一条胶片,使银幕上同时呈现重叠影像。藉此构成的并列形像,勾划出剧中人物的回忆、幻想或表示各种纷繁现象,和时间的流逝等等,促成观众产生联想,了解其意。
《國語辭典》:钢笔(鋼筆)  拼音:gāng bǐ
1.金属笔尖,内有吸存墨水管的笔。
2.在钢版的蜡纸上写油印文件所用的笔。也称为「铁笔」。
《漢語大詞典》:簸筛
簸箕和筛子。都是用以除去谷中杂物的竹器。 清 唐甄 潜书·用贤:“簸籭既施,蕛稗乃去,嘉穀乃得。”
《漢語大詞典》:点簇(點簇)
(1).中国画技法名。是用笔作点法而簇聚成物象的画法。 唐 朱景玄 唐朝名画录·韦偃:“居闲尝以越笔点簇鞍马……其小者或头一点,或尾一抹。”
(2).多指不用钩勒的点笔花卉画法,又称点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