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因难见巧(因難見巧)  拼音:yīn nán jiàn qiǎo
由于难度大而显出技巧的精妙。宋。欧阳修《六一诗话》:「得韵窄,则不复傍出,而因难见巧,愈险愈奇,如病中赠张十八之类是也。」
《漢語大詞典》:银柳(銀柳)
称棉花柳。落叶灌木。花苞红褐色,苞片脱落后显出银白色花蕾,形似毛笔头。原产 美洲 ,我国各地广为栽培。扦插繁殖。供切花用,观赏期长。
《漢語大詞典》:相得益章
谓互相配合、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长处。 汉 王褒 《圣主得贤臣颂》:“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会神,相得益章。”亦作“ 相得益彰 ”。 清 周亮工 《袁周合刻稿序》:“先生有得贤之誉,弟子获稽古之荣,发声扬烈,相得益彰。” 吴晗 《社会贤达考》:“从这一历史故实看,作官和作隐士并不冲突,而且相得益彰。”
《國語辭典》:显影(顯影)  拼音:xiǎn yǐng
摄影冲洗过程中,将已曝光的底片,利用化学药品处理,使原来看不见的潜影,变成可见的影像,此工作通常在暗室中进行。
《国语辞典》:提著影戏人子上场(提著影戏人子上场)  拼音:tí zhe yǐng xì rén zi shàng cháng
(歇后语)好歹别戳破这层纸。影戏是藉灯光在纸幕上显出影子来的偶人戏,戳破了纸,就没戏可唱了。比喻不要揭去假面具,不要揭穿老底暴露出真相。《红楼梦》第六五回:「你不用和我花马吊嘴的。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见提著影戏人子上场──好歹别戳破这层纸儿。你别油蒙了心,打量我们不知道你府上的事。」
《国语辞典》:效果不彰  拼音:xiào guǒ bù zhāng
所获得的结果不佳,效力或影响没有彰显出来。如:「因宣传不当,致使慈善义卖会效果不彰,募款不足。」
《国语辞典》:闯红灯(闯红灯)  拼音:chuǎng hóng dēng
在设有交通号志的处所,当号志灯光显出红色,即应停止行进。车辆驾驶人或行人,如无视号志的指示,而擅自闯越通过,称为「闯红灯」。
《国语辞典》:显像液(显像液)  拼音:xiǎn xiàng yè
照相时使感光底片上阴像显出的还原药液。也称为「显影药」。
《國語辭典》:刮垢磨光  拼音:guā gòu mó guāng
1.比喻将人的缺失除去,使其光芒显现。唐。韩愈 进学解:「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爬罗剔抉,刮垢磨光。」
2.于诗文和学业多所琢磨、锤鍊,精益求精。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暗想小生萤窗雪案、刮垢磨光,学成满腹文章,尚在湖海飘零,何日得遂大志也呵!」
《國語辭典》:大义凛然(大義凜然)  拼音:dà yì lǐn rán
形容为了公理正义,坚强不屈,严峻不可侵犯的样子。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二一:「至于起王氏已废之魂上配天皇,除高后擅政之年下系中宗,大义凛然。」
《國語辭典》:耍脸子(耍臉子)  拼音:shuǎ liǎn zi
在脸上表现出不悦的情绪,给人脸色看。如:「有话好说,别尽耍脸子!」
《漢語大詞典》:手影戏(手影戲)
用手向灯取影,显出种种形象的一种技艺。 宋 洪迈 《夷坚三志·普照明颠》:“﹝僧 惠明 ﹞尝遇手影戏者,人请之占颂,即把笔书云:‘三尺生綃作戏臺,全凭十指逞詼谐,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握来。’”
《國語辭典》:每下愈况(每下愈況)  拼音:měi xià yù kuàng
估量猪只肥瘦,由脚胫的肉愈多,知猪愈肥。语出《庄子。知北游》:「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正获、监市皆是官名,履狶是用脚踩著猪去试肥瘦。「每下愈况」本指要知道猪的肥瘦,要从最下部不易长肉的小腿部分去试,此处肉愈多,猪就愈肥。比喻从低微之处去看道,道就越明显。此义后世罕用,或混同「每况愈下」,比喻情况愈来愈坏。如:「自从他父亲去世后,他家的经济情形每下愈况。」
《國語辭典》:每况愈下(每況愈下)  拼音:měi kuàng yù xià
情况愈来愈坏。与「每下愈况」原为不同用法,惟后世相混,参见「每下愈况」条。宋。洪迈《容斋续笔。卷八。蓍龟卜筮》:「人人自以为君平,家家自以为季主,每况愈下,由是藉手于达官要人,舟车交错于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