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13,分41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房晋
裴思义( 晋城县男 )
宗晋卿
李晋( 新兴王 厉 )
苗晋卿(字 元辅 高平县男、韩国公 文贞、懿献 )
苏晋( 河内郡公 )
贾晋
王君(字 威明 晋昌县伯 )
刘晋
萧昕(字 中明 懿 晋陵郡公、晋陵侯 )
李林甫(世称 偃月公 哥奴 行第 十 晋国公 )
赵晋用
安庆绪(名 仁执 晋王 )
韩滉(字 太冲 郑国公、晋国公、南阳郡公、晋国 忠肃 )
其它辞典(续上)
薛稷(字 嗣通 晋国公 世称 薛少保 )房晋
裴思义( 晋城县男 )
宗晋卿
李晋( 新兴王 厉 )
苗晋卿(字 元辅 高平县男、韩国公 文贞、懿献 )
苏晋( 河内郡公 )
贾晋
王君(字 威明 晋昌县伯 )
刘晋
萧昕(字 中明 懿 晋陵郡公、晋陵侯 )
李林甫(世称 偃月公 哥奴 行第 十 晋国公 )
赵晋用
安庆绪(名 仁执 晋王 )
韩滉(字 太冲 郑国公、晋国公、南阳郡公、晋国 忠肃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49—713 【介绍】: 唐蒲州汾阴人,字嗣通。薛道衡曾孙。进士及第。中宗景龙末为谏议大夫,昭文馆学士。睿宗立,封晋国公,除太子少保、礼部尚书,世称薛少保。及窦怀贞伏诛,以知其谋,赐死于万年县狱中。工隶书,笔姿遒丽,与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并称唐初四大书家。又善绘,画为绝品。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49—713 字嗣通,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西南)人。薛道衡曾孙,薛收孙,魏徵外甥。武后长寿三年(694),中临难不顾、徇节宁邦科。又举进士。累迁祠部员外郎,礼部郎中,中书舍人。中宗景龙末,为谏议大夫,昭文馆学士。睿宗即位,以翊赞功迁太常少卿,封晋国公。累拜中书侍郎、黄门侍郎,参知政事。因与崔日用争权,罢为左散骑常侍。历工部、礼部尚书,位终太子少保,世称薛少保。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书小史》卷九,《历代名画记》卷九,《郎官石柱题名考》卷一九、二二。稷多才艺,工书画,诗文亦佳,其《秋日还京陕西十里作》为初唐五古名篇。张说评其文“如良金美玉,无施不可”(见《大唐新语》卷八)。有文集30卷,已佚。《全唐诗》存诗14首。唐诗汇评
薛稷(649-713),字嗣通,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西)人。擢进士第,长寿三年(694)中临难不顾徇节宁邦科。累迁礼部郎中、中书舍人。景龙末,为谏议大夫、昭文馆学士。睿宗即位,迁黄门侍郎,参知机务。与崔日用不协,罢为左散骑常侍,历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先天二年,窦怀贞伏诛,稷因预知反谋,赐死狱中。稷以辞章名,工书善画,尤善画鹤。有《薛稷集》三十卷,己佚。《全唐诗》存诗十四首。全唐文·卷二百七十五
稷字嗣通。蒲州汾阴人。第进士。累迁礼部郎中中书舍人。景龙末为谏议大夫昭文馆学士。睿宗立。以翊赞功迁太常少卿。封晋国公。累拜中书侍郎兼黄门侍郎。与崔日用数争事帝前。罢为左散骑常侍。历工礼部尚书。除太子少保。窦怀贞搆逆。稷以知其谋。赐死万年狱。年六十五。
作品评论
《大唐新语》
引张说语:李峤、崔融、薛稷、宋之问之文,如良金美玄,无施不可。旧唐书本传
稷举进士,累转中书舍人。时从祖兄曜为正谏大夫,与稷俱以辞学知名,同在两省,为时所称。时天彝《唐百家诗选评》
薛稷诗明健激昴,有建安七子之风,不类唐人。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河东闻喜人。武则天时,历侍御史、司封员外郎,迁司勋、左司、吏部三曹郎中。后累官至户、吏二部侍郎,河东郡太守,封晋城县男。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3 【介绍】: 唐宗室。李叔良侄孙。中宗景龙末,为宗正卿。韦后临朝称制,封新兴王。玄宗先天中,为殿中监,兼雍州长史、户部尚书。二年,坐附太平公主为逆,伏诛。改姓厉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75—765 【介绍】: 唐潞州壶关人,字元辅。第进士。累迁中书舍人,知吏部选事。贬安康太守,徙魏郡,充河北采访使,徙扶风郡,封高平县男,迁东都留守致仕。玄宗入蜀,肃宗召赴行在,拜左相。平京师,封韩国公。代宗时吐蕃犯京师,胁之而闭口不言,帝还,拜太保。卒谥文贞。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89—765 字元辅,潞州壶关(今山西壶关)人。进士及第,玄宗开元七年(719)中文辞雅丽科,历仕万年尉,金州刺史,监察御史,侍御史,度支、兵部、吏部员外郎,吏部郎中。二十四年拜中书舍人,二十九年任吏部侍郎。天宝二年(743)出为安康郡太守,转魏郡太守。五载改河东太守,徙扶风郡太守,转东京留守。十四载授陕郡太守。肃宗至德二载(757)拜左相,改侍中,封韩国公。代宗永泰元年(765)卒,赠太师。谥文贞。生平详见新、旧《唐书》本传、李华《苗晋卿墓志》、王维《苗晋卿德政碑》。工文善诗。《全唐诗》存诗1首。王维《苗晋卿德政碑》存断句4,《全唐诗续拾》据之补入。全唐文·卷三百五十三
晋卿字元辅。潞州壶关人。第进士。累进中书舍人。天宝中封高平县男。累迁宪部尚书兼左丞。肃宗即位。拜左相。封韩国公。改侍中。册为太保。罢政事。永泰元年薨。年八十一。赠太师。谥曰懿献。元载入相。以旧恩讽有司改谥文贞。大历七年配享肃宗庙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76—734 【介绍】: 唐雍州蓝田人。苏珦子。幼知为文,作《八卦论》,深得房颍叔、王绍宗赞叹。举进士及大礼科,皆上第。玄宗先天中为中书舍人,兼崇文馆学士。玄宗所下制命,多晋及贾曾稿定。出为泗州刺史。袭父爵,迁吏部侍郎,典选事,有时誉。终太子左庶子。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76—734 雍州蓝田(今陕西蓝田)人。户部尚书苏珦子。武后證圣元年(695)登进士第。天册万岁二年(696)又应大礼举登科。中宗神龙二年(706),再登贤良方正科。玄宗先天中,累迁中书舍人。开元初,出为泗州刺史。袭封河内郡公。累官吏部侍郎,因事出刺汝、魏等州。官至太子左庶子。生平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苏晋能诗,善文章,嗜酒,杜甫《饮中八仙歌》曾咏及。《全唐诗》存诗2首。另敦煌遗书斯五五五存残诗1首,《全唐诗外编》据之收入。全唐文·卷三百
晋。赠太子宾客珦子。举进士及大礼科皆上第。先天中累迁中书舍人。历户部侍郎。袭爵河内郡公。开元中加银青光禄大夫。终太子左庶子。年五十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河南洛阳人。贾敬言孙。玄宗开元十二年,官渭南尉。时宇文融为覆田劝农使,奏晋等二十九人为劝农判官,假御史,分按州县,又兼租地安辑户口使。后官殿中侍御史、江南道采访使。终卫尉卿。全唐文·卷六百二十二
晋。洛阳人。滑州刺史庆言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瓜州常乐人,字威明。初事郭知运为右卫副率,知远卒,代为河西、陇右节度使。玄宗开元十四年,以击破吐蕃功迁大将军,封晋昌县伯。后凉州回纥、契苾、思结、浑四部叛,君夐与之力战,兵尽而死。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99或702—791 【介绍】: 唐河南人,祖籍南兰陵,字中明。萧恢七世孙。少补崇文进士,玄宗时二举博学宏辞,累迁宪部员外郎,为哥舒翰掌书记。肃宗时,累迁秘书监,代宗时转国子祭酒。大历初出使回鹘,有折冲之功。德宗时,朱泚乱,昕徒步至奉天从帝,迁太子少傅。贞元初,兼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懿。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99—791 字中明,河南(今河南洛阳)人。玄宗开元十九年(731)首举博学宏词科,天宝初复举宏词,累迁左拾遗、宪部员外郎、起居郎,天宝十四载(755)为兵马元帅哥舒翰判官。萧宗至德年间任中书舍人,张巡亡,萧昕诔其行。迁礼部侍郎,知宝应二年、广德二年贡举。代宗永泰元、二年任国子祭酒。大历三年(768)以右散骑常侍充回鹘吊祭使。十二年迁工部尚书。德宗建中四年(783)拜太子少傅,封晋陵郡公。贞元五年(789)以太子少师致仕,七年夏卒,赠扬州大都督,谥曰懿。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全唐诗》存诗2首,《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全唐文·卷三百五十五
昕字中明。河南人。少举崇文进士。再中博学宏词科。累迁左拾遗。哥舒翰为副元帅。辟掌书记。翰败。入蜀。累迁秘书监。代宗幸陕。转国子祭酒。大历初转工部尚书。封晋陵侯。德宗幸奉天。迁太子少傅。爵郡公兼礼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贞元七年卒。年九十三。赠扬州大都督。谥曰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52 【介绍】: 唐宗室。李思诲子。小名哥奴。善音律。累迁国子司业,拜御史中丞,历刑、吏二侍郎,又为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性柔佞狡黠,有权术。厚结宦官妃嫔,察伺帝皇动静,奏对皆能称旨。在朝十九年,专政自恣,朝野侧目,惮其威权。其为人往往阳示和好而阴谋中伤,无所不至,世称“口蜜腹剑”。晚年溺于声妓,姬侍盈房。卒赠太尉、扬州大都督。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52 小字哥奴,排行十,唐高祖从父弟之曾孙。因厚结武惠妃与武三思女,于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任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寻代张九龄为中书、集贤殿大学士,又封晋国公。厚结宦官、嫔妃,探听玄宗意旨,故出言进奏,动必称旨,深得玄宗宠信。居相位凡19年,权势至盛,朝野侧目,政事败坏。为人面柔而有狡计,对人暗加陷害不形于词色,人称“口蜜腹剑”。因其主张重用蕃将,使安禄山得掌重兵,致起安史之乱。林甫素寡学术,其题尺皆郭慎微、苑咸代为之。新、旧《唐书》有传。《全唐诗》存诗3首。《全唐诗续拾》补1首。全唐文·卷三百四十五
林甫。高祖从父弟长平王叔良曾孙。初为千牛直长。开元中累拜黄门侍郎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加银青光禄大夫中书集贤殿大学士兼领陇右河西节度。加吏部尚书。天宝初易官名为右相。迁尚书左仆射。加开府仪同三司。十一载卒。赠太尉扬州大都督。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59 【介绍】: 唐营州柳城胡人,初名仁执。安禄山次子。善骑射,未冠拜鸿胪卿,兼广阳太守。禄山称帝,封晋王。肃宗至德二年春,杀禄山自立,改元载初。唐军收复洛阳、长安,败走邺,求救于史思明,为思明所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3—787 【介绍】: 唐京兆长安人,字太冲。韩休子。通《易》、《春秋》,好鼓琴,善书画。肃宗至德时,为吏部员外郎,簿最详致。代宗大历六年,以户部侍郎判度支,清勤检辖,帑藏稍实。德宗时,除镇海军节度使,安辑百姓,均其租税,境内称理。帝走奉天,淮、汴震骚,滉训士卒,完靖东南。又调发粮帛以济朝廷,当时赖之。贞元初,加检校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江淮转运使,封郑国公。刘玄佐不朝,滉过汴州讽之,为办装犒军,玄佐遂入朝。卒谥忠肃。工书法,得张旭笔法。善画人物及农村风物,绘牛、羊尤佳。画有《五牛图》、《文苑图》等传世。撰有《春秋通》等。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23—787 字太冲,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玄宗天宝中以荫入仕,历同官主簿。肃宗至德元载(756)避地山南,历山南节度判官等。乾元二年(759)入朝任殿中侍御史,累迁尚书右丞。代宗大历六年(771)任户部侍郎判度支,与刘晏分领诸道财赋。德宗建中元年(780)出任浙江东西观察使。德宗奔奉天,滉转输江南粟帛,朝廷赖之。贞元元年(785)加同平章事、江淮转运使。二年封晋国公,三年二月卒。生平见顾况《韩公行状》,新、旧《唐书》本传。滉工诗文,善书画,精《易象》、《春秋》。其浙西幕中多用能文善画之士,时时唱和。《全唐诗》存诗3首。唐诗汇评
韩滉(723-787),字太冲,京先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大子少师韩休之子,以门荫解褐左威卫骑曹参军。肃宗朝,自殿中侍御史三迁至吏部员外郎,转郎中。又历尚书右丞、户部侍郎,大历末,出为晋、苏二州刺史。建中二年,迁润州刺史、镇海军节度使。贞元元年,检校左仆射,加同平章事。二年,朝索师,卒。滉工书,善丹青,好《易》及《春秋》,著有《春秋通例》、《天文事序议》等,均佚。《全唐诗》存诗二首。全唐文·卷四百三十四
滉字太冲。宰相休子。以荫授左威卫骑曹参军。至德初累迁祠部考功吏部员外郎。大历中迁太常卿。拜镇海军节度使。封南阳郡公。贞元元年拜检校左仆射同平章事。进封郑国公。二年改封晋国。加度支诸道盐铁等使。三年以疾薨。年六十五。赠太傅。谥曰忠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