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百里嵩 朝代:西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陈留封丘人,字景山。为徐州刺史。时值天旱,嵩行部所经,随即降雨,人称“刺史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2—249 【介绍】: 三国魏燕国蓟人,字景山。曹操平河朔,召为丞相军谋掾,试守奉高令,入为东曹议令史。魏国初建,为尚书郎。时禁酒,而邈私饮至于沉醉,问以曹事,曰“中圣人”。事为曹操所知,大怒。度辽将军鲜于辅进言:“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邈偶醉言。”竟得免刑。魏文帝立,历谯相,平阳、安平太守,颍川典农中郎将,所在著称,赐爵关内侯。明帝立,迁凉州刺史,使持节领护羌校尉。广开水田,募民耕作,发展贸易,兴办学校。齐王芳时,还为大司农,迁司隶校尉。公事去官。后为光禄大夫。卒谥穆。
韩恒 朝代:前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十六国时前燕灌津人,字景山。永嘉之乱,避地辽东,为慕容廆参军事。廆议表请大将军燕王之号,恒驳之。出为新昌令。慕容皝为镇军,恒复参军事,迁营丘太守。慕容俊即帝位,恒傅东宫,俊甚器重之。
全晋文
恒字景山,安平灌津人,师事同郡张载,永嘉之乱,避地辽东,徙昌黎,慕容廆召拜参军,出为新昌令,皝嗣位,复参军事,迁营丘大守,炜嗣位,徵为咨议参军,加扬烈将军,及僭号,以为中书令太子太传。
张岱 朝代:南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14—484 【介绍】: 南朝齐吴郡吴人,字景山。张裕子。少时兄弟俱知名,称张氏五龙。宋时,州辟从事,后历任诸王属官,后废帝元徽中,为益州刺史,有政绩。累官吏部尚书。入齐,为吴郡太守,以历任清直,加给事中。齐武帝即位,为吴兴太守,以宽恕著名。迁南兖州刺史,未拜卒。
谢璞 朝代:南朝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宋陈郡阳夏人,字景山。谢安孙。幼知孝友,为乃祖所深爱。仕至光禄勋。
元景山 朝代:南北朝末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2—586 【介绍】: 隋河南洛阳人,字宝岳。才略过人。北周时从击吐谷浑,又从平北齐,破宇文亮乱,累功位上大将军。入隋,拜上柱国。开皇二年伐陈为行军元帅,名显当时。后坐事免。卒于家。谥襄。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京兆杜陵人,字景山。能诗。玄宗开元中,官卫州司马。天宝中,李林甫掎摭阴事以陷皇太子,昆吾以从兄有邻女为太子良娣,亦遭倾陷。六载,自中部郡太守贬为郡司马。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字景山,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太仆卿杜元道之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前任卫州司马,二十六年书《韦钧碑》。天宝六载(747)任中部郡太守。约卒于其后不久。事迹散见《元和姓纂》卷二、《金石苑》卷二、《宝刻类编》卷三。《会稽掇英总集》卷二收其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曹州人。以文吏进,累官至监察御史。肃宗至德初,擢为青齐节度使,徙淮南。为政简肃。宋州刺史刘展反,景山因讨展有功,拜尚书左丞,复出为太原尹,封南阳郡公。治下过严,军士怒而作乱,终为部下所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55—? 【介绍】: 唐河中人,字景山。德宗贞元五年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历秘书郎、太常博士、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穆宗时复召为国子司业。工诗,旦暮吟咏不辍,年老头摇,人言吟诗所致。年七十致仕。文宗太和中为河中少尹,不领职务,岁给禄以终其身。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55—? 字景山,行第十二,河中(今山西永济西)人。德宗贞元五年(789)登进士第。宪宗元和六年(811)以监察御史为河中节度使从事。历太常博士、凤翔少尹等职。穆宗长庆元年(821)为国子司业。四年以河中少尹退归乡里,韩愈有《送杨少尹序》记其事。生平见《唐才子传》卷五、《唐诗纪事》卷三五。一生吟咏不辍,年老头摇,人言吟咏所致。早年以“三刀梦益州,一箭取辽城”(《赠卢洺州》)知名。与白居易、元稹、刘禹锡、张籍等诗人相交往。赵璘称:“巨源在元和中,诗韵不为新语,体律务实,工夫颇深。”(《因话录》卷三)王夫之称其“七言平远深细,是中唐第一高手”(《唐诗评选》卷四)。《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续拾》补3首,断句5,题1则。
唐诗汇评
杨巨源(755-832?),字景山,河中(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登进士第,授校书郎。元和中,以监察御史为张弘靖河中幕从事。入朝,自秘书郎迁太常博士,再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为国子司业。长庆四年,年七十致仕返乡,执政奏以为河中少尹,不绝其禄。后以国子祭酒致仕。巨源以诗闻于元和、长庆间,为韩愈、张籍、元稹、白居易等知重。与令狐楚、李逢吉尤善。有《杨巨源诗》一卷。《全唐诗》编诗一卷。

作品评论

诗人主客图
清奇雅正主:李益。……入室十人:刘畋、僧清塞、卢休、于鹄、杨洵美、张籍、杨巨源、杨敬之、僧无可、姚合。
司空图《与王驾评诗收》
刘公梦得、杨公臣源,亦备有胜会。
郡斋读书志
巨源在元和中,诗韵不造新语,体律务实,用功颇深,旦暮摇首,微咏不辍,年老成疾。
吴礼部诗话
杨巨源始与元、白学诗,而诗绝不类元、白。……巨源清新明严,有元、白所不能至者。
唐才子传
巨源才雄学富,用意声律,细挹得无穷之源、缓隽有愈永之味。长篇刻琢,绝句清泠,盖得于此而失于彼者矣。
诗薮
此君中唐格调最高,神情少减耳。
唐音癸签
唐大历后,五七言律尚可接翅开元,惟排律不人竞。钱、刘已降,气味总薄。元、白中兴,铺叙转凡。所见中唐扬臣源、晚唐李商隐、李洞、陆龟蒙三家。杨则短韵不失前矱,三家则长什尤饶新藻。
《唐诗评选》
此公七言,平远深细,楚中唐第一高手,《纪事》称其不为新语,律体务实。所云新语者,十才子以降,枯枝败梗耳。虚实在神韵,不以兴比有无为别。如此空中构景,佳句独得,讵不贤于硬架而无情者乎?以此求之,知此公之奏雅子郑、卫之滨,曲高和寡矣。
养一斋诗话
余谓七律法至于子美而备,笔力至子美而极。后此如杨巨源、刘梦得甚有工夫。
《读雪山房唐诗序例》
杨少尹情致缠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65—835 【介绍】: 唐苏州吴县人,字景山。宪宗元和三年,策制科第。历迁万年丞、太常博士。累擢太常少卿,历兖、蔡、虢、苏四州刺史,迁浙东观察使,徙宣歙,所至称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64—834 字景山,吴郡嘉兴(今浙江嘉兴)人。以书判授集贤正字、华原尉。宪宗元和三年(808)登博通坟典达于教化科,授万年丞。元和至文宗大和初,历任太常博士、虞部员外郎及邓州、兖州、蔡州、虢州、苏州刺史。大和三年(829)任浙东观察使,七年改宣歙观察使。卒于任。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会稽掇英总集》卷八存其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何景山 朝代:唐末至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6 【介绍】: 五代时人。唐末进士,有文名。入湖南,为武安节度使王逵掌书记。素轻周行逢之为人。后周世宗显德三年,逵死,行逢继其任,署景山为益阳令。寻借故缚之投于江。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56? 籍贯不详。唐末进士,有文名。五代时入湖南,为武安节度使王逵掌书记。素轻周行逢之为人。后周世宗显德三年(956),王逵死,周行逢据潭州,署其为益阳令。寻因事缚之投于江。事迹见《十国春秋》本传。《吟窗杂录》卷一四引《诗中旨格》存诗2句,《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郓州须城人,字景山。善谄谀。仕南唐,宋齐丘荐为校书郎。李璟保大中迁谏议大夫。以监军应援使与冯延鲁、陈觉攻福州,军败,贬太子洗马。后复进,奸谄弥甚。官终枢密副使。
张峤 朝代: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州崇安人,字景山。张霭子。避五代乱世,隐于武夷山南,渔钓自适。南唐平,仕宋。通判歙州,会庐山卢绛反,兵势颇盛,或请少避,答曰不敢负国,唯有死战。以司门员外郎请老归里,寻诏入朝。太宗太平兴国间充右赞善大夫、知博州。积官至御史中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台州黄岩人,号密林。车瑾孙。博学能文。举乡科,赴礼部试落选,遂老于家。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