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智者  拼音:zhì zhě
1.有智慧谋略的人。「智」文献异文作「知」。《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2.隋文帝授予智顗的封号。
《漢語大詞典》: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智者見智,仁者見仁)
谓对待同一问题,其见解因人而异,各有道理。语本《易·繫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花城》1981年第6期:“她这样做正说明她无比高尚!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漢語大詞典》:智者千虑,或有一失(智者千慮,或有一失)
见“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
《國語辭典》: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拼音:zhì zhě qiān lǜ,bì yǒu yī shī
聪明的人对问题虽然深思熟虑,偶尔也会失误出错。《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明。沈采《千金记》第三○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狂夫之言,圣人择焉。」
《国语辞典》:谣言止于智者(谣言止于智者)  拼音:yáo yan zhǐ yú zhì zhě
(谚语)明睿的人能判定是非,不轻信口耳转述毫无根据的传闻。如:「俗话说:『谣言止于智者』。大家不要再相信那些恶意中伤的小道消息了吧!」
《国语辞典》:智者不惑  拼音:zhì zhě bù huò
有智慧的人不易被迷惑。「智」文献异文作「知」。《论语。子罕》:「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國語辭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拼音:rén zhě jiàn rén,zhì zhě jiàn zhì
对同一事物,各人的观察角度不同,见解也因人而异。语本《易经。系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分類:仁者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