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暮 → 暮莫”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三暮多
【佛学大辞典】
(天名)风神之名。慧琳音义十二曰:「三暮多,风神名也,亦曰风天,异名耳也。」
四阿含暮抄解
【佛学大辞典】
(经名)二卷,婆素跋陀阿罗汉撰,苻秦鸠摩罗佛提译。为四阿含经之抄解。文甚难读。
阿鋡暮
【佛学大辞典】
(经名)(参见:阿含)
阿含
【佛学大辞典】
(术语)A^gama,小乘经之总名。新称阿笈摩。旧称阿含,阿鋡,阿含暮。译曰法归。万法归趣于此而无漏之义。又译曰无比法,谓无类之妙法也。或译曰趣无,所说之旨毕竟无归趣之义。长阿含经序曰:「阿含者,秦言法归,所谓万法之渊府总持之林苑也。」名义集四曰:「阿含正云阿笈多,此云教,妙乐云:此云无比法。」四阿含暮抄序曰:「阿含暮者,秦言趣无也。」新称阿笈摩,阿伽摩,译曰教,又作传。唯识述记七曰:「阿笈摩者,此翻为教,展转传说故,名为传。」玄应音义二十四曰:「阿笈摩,亦言阿伽摩,此云教法,或言传,谓展转传来以法相教授也。旧言阿含,讹略也。」佛成道初,于鹿野苑始说之。吉藏之法华论疏曰:「阿含正是外国教,名通大小。四阿含等为小也,涅槃云方等阿含,此即大也。」华严探玄记九曰:「阿含,正音阿笈摩,今译名传。谓此圣言,是三世佛之所同说。但古今诸佛,相传而说,非新翻作,故名传。」
【佛学常见辞汇】
小乘经的总名,华译为法归,是万法归趣于此而无漏的意思。又译作无比法,即无可相比之法。共分为四部,即增一阿含、长阿含、中阿含、杂阿含。
四阿鋡暮抄解
【佛学大辞典】
(书名)婆素跋陀阿罗汉造,苻秦鸠摩罗佛提等译,二卷。说功德法依法恶法之三法者。与三法度论同本。
阿离耶莫诃僧祇尼迦耶
【佛学大辞典】
(流派)A^rya-maha%sam!ghika-nika%ya,译曰圣大众部。小乘分派之名。见寄归传一。
纳莫
【佛学大辞典】
(术语)Namah!,与南无同。(参见:南无)
莫妄想
【佛学大辞典】
(杂语)传灯八(汾阳无业章)曰:「凡学者致问,师多答之曰:莫妄想。」
莫伽
【佛学大辞典】
(杂名)Magha%,星名。宝胜陀罗尼经四曰:「莫伽(唐言七星)星生者,若肩若背而有小疣,是善丈夫,能如法行而多财货。」
莫呼洛伽
【佛学大辞典】
(异类)大蟒神也。(参见:摩呼洛伽)
摩呼洛伽
【佛学大辞典】
(异类)Mahoraga,莫呼洛伽摩,旧曰休勒,摩睺罗伽,新曰莫呼洛伽,摩护啰誐。八部众之一。大蟒神也。胎藏界第三院之一尊,释迦如来之眷属也。是为大日如来普门示现之一法门身,一类众生,因此法而遂得到于一切智地。大日经一曰:「尔时执金刚秘密主,于彼众会中坐。白佛言:世尊云何如来应供正遍知,得一切智智?彼得一切智智,为无量众生,广演分布,随种种趣种种性欲,(中略)夜叉乾闼婆乃至说生摩睺罗伽法。」法华玄赞二曰:「梵云莫呼罗伽,此云大腹,摩睺罗伽讹也。」慧琳音义十一曰:「摩休勒,古译质朴,亦名摩睺罗伽。亦是乐神之类,或曰非人,或云大蟒神,其形人身而蛇首也。」同一曰:「莫呼洛伽,梵语不妙,正云摩护啰誐。人形蛇首,亦名大蟒神也。」慧苑音义上曰:「摩睺此云大也,罗伽云胸腹行也。此于诸畜龙类所摄,旧云蟒神者相似翻名,非正对也。」种子通诸摩睺罗伽。总有三字:一伽。行动之义,去来之义,入阿字门,则为行不可得,来不可得。是大日如来不行之行,不来之来,以游化法界而度众生之意也。二啰。尘垢之义,入阿字门,则为烧除一切诸障,生如来实慧之意。三。是相之义,上加圆点,是为大空,如来住于大空三昧,示现一切诸相之意也。以此中一字为其种子。真言为伽啰伽啰。阿阇梨不说其句义,是彼土呼摩睺啰伽之方言也,而所以重言之者,或断二障,或对于自利利他,自證加持等种种之二法门故也。见大日经疏十,同义释七。
【佛学常见辞汇】
又译作摩睺罗伽,八部众之一,即大蟒神,其形人身而蛇首。
莫呼洛伽摩
【佛学大辞典】
(异类)(参见:莫呼洛伽)。
莫呼洛伽
【佛学大辞典】
(异类)大蟒神也。(参见:摩呼洛伽)
莫喝洛迦
【佛学大辞典】
(杂语)又曰莫诃洛迦。(参见:摩诃罗)
莫诃
【佛学大辞典】
(杂语)Maha%,与摩诃同。(参见:摩诃)
莫诃洛迦
【佛学大辞典】
(杂语)即莫喝洛迦。(参见:摩诃罗)
莫诃衍碛
【佛学大辞典】
(地名)蒙古之大砂漠也。慈恩传一曰:「莫诃衍碛,长八百馀里。古曰沙河,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
莫诃夜那钵地已波
【佛学大辞典】
(人名)Maha%ya%na-pradipa,比丘名,译曰大乘灯。见求法高僧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