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飙风(飆風)  拼音:biāo fēng
急风、暴风。汉。无名氏〈古歌〉:「胡地多飙风,树木何修修。」
分類:旋风暴风
《漢語大詞典》:冲飙(衝飆,衝飇)
亦作“ 衝飇 ”。亦作“ 衝颷 ”。急风;暴风。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衝飆倾山,而不能效力於拔毫;火鑠金石,而不能耀烈以起溼。” 北周 王褒 《送观宁侯葬》诗:“衝飇摇桓榦,烈火壮曾崑。” 唐 王勃 《彭州九陇县龙怀寺碑》:“衝颷荡岳,寧移忍地之灵;烈火焚山,不挠坚林之色。” 宋 杨万里 《海鰌赋》:“於是海鰌交驰,搅西蹂东,江水皆沸,天色改容,衝飆为之扬沙,秋日为之退红。” 清 吴伟业 《松鼠》诗:“衝颷飘頽瓦,坏墙丛废棘。”
分類:暴风
《漢語大詞典》:迅飙
同“迅飇”。
(1).亦作"迅焱"。亦作"迅飙"。 2.疾风;暴风。
分類:疾风暴风
《國語辭典》:风灾(風災)  拼音:fēng zāi
大风成灾。如:「风灾肆虐」。
《漢語大詞典》:扶抟(扶摶)
犹扶摇。语本《庄子·逍遥游》:“摶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后以“扶摶”指暴风或腾飞的意思。 元 萨都剌 《山中怀友》诗之三:“高林容偃蹇,众翼避扶摶。” 元 柳贯 《载酒堂》诗:“咄哉愷悌神所劳,云路矫首看扶摶。” 明 何景明 《赠樊生鹏》诗:“即看成羽翼,何日起扶摶。”
《漢語大詞典》:炮车云(砲車雲)
亦作“礮车云”。 一种预示暴风即将到来的云,即砧状积雨云。 宋 苏轼 《六月七日泊舟金陵阻风得锺山泉公书寄诗为谢》:“今日 江 头天色恶,礮车云起风欲作。” 宋 叶适 《中大夫直敷文阁两浙运副赵公墓志铭》:“虏使 张汝方 暮发 京口 ,礮车云上,风挟浪成山,且覆且号。” 宋 王之道 《次韵高守无隐苦热》:“鬱蒸还起砲车云,旱气方隆雨未能。”
《漢語大詞典》:衡飙
狂风;肆虐的暴风。 唐 卢照邻 《病梨树赋》:“怯衡颷之摇落,忌炎景之临迫。”
《漢語大詞典》:海飙
海上的暴风。 清 冯桂芬 《续郡志记兵》:“值大风雨,海潮若山,师船小,不耐海颷,多覆溺。”
分類:海上暴风
《国语辞典》:猋逝  拼音:biāo shì
形容像暴风一样迅速旋转消逝。汉。司马相如〈封禅文〉:「协气横流,武节猋逝。」《宋史。卷一三二。乐志七》:「玉节猋逝,翠旗并驰。」
《漢語大詞典》:猋发(猋發)
(1).谓暴风疾起。 汉 刘桢《鲁都赋》:“飘乎猋发,身如转波。”
(2).喻气势迅猛迸发。后汉书·天文志上:“是时 光武 将兵数千人赴救 昆阳 ,奔击二公兵,并力猋发,号呼声动天地,虎豹惊怖败振。”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十一章二:“《猛虎行》诸作,宜可刚劲猋发,而亦乃靡弱工整,亦足见其才之所限。”
《漢語大詞典》:破帆风(破帆風)
即飓风。夏秋间生于海洋的暴风。 元 娄元礼 田家五行·论风:“夏秋之交大风及有海沙云起,俗呼谓之风潮,古人名之曰颶风……航海之人见此,则又名破帆风。”
《漢語大詞典》:鞞蓝风(鞞藍風)
梵语。疾风;暴风。 清 黄遵宪 《锡兰岛卧佛》诗:“何不气一喷,散为鞞蓝风?” 钱仲联 笺注:“大宝积经:‘此三千大千世界,为毗嵐猛风之所吹坏,一切散灭,无有遗餘。’ 玄应 一切经音义:‘吠蓝婆风,旧经中或作毗嵐婆,或作鞞蓝。亦作随蓝,或作旋蓝,皆梵之楚夏耳。此云迅猛风也。’”
《漢語大詞典》:猋迅
如暴风之迅疾。文选·潘岳〈射雉赋〉:“山鷩悍害,猋迅已甚。” 张铣 注:“﹝山鷩﹞闻媒雉之声,其来甚於风飇之迅疾。”
分類:暴风迅疾
《漢語大詞典》:浏飙(瀏飈,瀏飆)
疾风,暴风。 南朝 宋 傅亮 《九月九日登陵嚣馆赋》:“聆离鵾之栖嚮,泝鸣林之瀏飆。”飆,一本作“ 飈 ”。
分類:疾风暴风
《漢語大詞典》:隧风(隧風)
诗·大雅·桑柔:“大风有隧,有空大谷。”后以“隧风”指疾风,暴风。《楚辞·九歌·河伯》“衝风起兮横波” 汉 王逸 注:“衝,隧也。 屈原 设意与 河伯 为友,俱游九河之中,想蒙神祐,反遇隧风,大波涌起,所託无所也。” 王引之 经义述闻·大风有隧:“楚辞·九歌:‘衝风起兮横波。’ 王逸 注曰:‘衝,隧也。遇隧风大波涌起。’据此,则古谓衝风为隧风,隧风即遗风。吕氏春秋·本味篇:‘遗风之乘。’ 高诱 注曰:‘行迅谓之遗风。’”
分類:疾风暴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