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曙光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九九
曙光,上元人,胡氏女,原名朝霞。有《红于词》。

人物简介

中国对联甘棠奖第二届联作选粹
卢曙光,江西修水人。现为山谷诗社、江西省楹联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國語辭典》:曙光  拼音:shù guāng
1.清晨大地初现的亮光。唐。太宗〈除夜〉诗:「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唐。唐彦谦〈早行遇雪〉诗:「鸡犬寂无声,曙光射寒色。」
2.比喻光明、有希望。如:「这件事已透出一线曙光。」
《国语辞典》:曙光乍现(曙光乍现)  拼音:shù guāng zhà xiàn
曙光,清晨的日光;乍,突然。曙光乍现比喻事情在混沌不明中突然出现一线光明、一丝希望。如:「在警方锲而不舍的追查下,这件悬案终于曙光乍现。」
《国语辞典》:一线曙光(一线曙光)  拼音:yī xiàn shù guāng
1.清晨阳光初现,如丝线般的微小亮光。如:「一线曙光从海平面透出,欣赏日出的群众无不屏气凝神地观看。」
2.比喻一点、些微的希望。如:「在他努力奔走下,终于使这个延宕已久的案子,又露出一线曙光。」
《國語辭典》:晨光  拼音:chén guāng
清晨的阳光。《文选。陶渊明。归去来辞》:「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唐。杜甫〈甘林〉诗:「晨光映远岫,夕露见日晞。」
分類:曙光阳光
《漢語大詞典》:曙影
指曙光。 北周 王褒 《九日从驾》诗:“曙影初分地,暗色始成光。”
分類:曙光
《漢語大詞典》:曙华(曙華)
曙光。 唐 宋之问 《宿云门寺》诗:“永夜岂云寐,曙华忽葱蘢。” 唐 卢纶 《和崔侍郎游万固寺》:“闻説中方高树林,曙华先照囀春禽。”
分類:曙光
《国语辞典》:微晕(微晕)  拼音:wéi yùn
模糊不清的光影,指曙光而言。
《漢語大詞典》:东旭(東旭)
犹曙色,曙光。 南朝 齐 谢朓 《齐海陵王墓铭》:“西光已谢,东旭又良。” 南朝 梁 王僧孺 《咏捣衣》:“下机騖西眺,鸣砧遽东旭。”
分類:曙光
《漢語大詞典》:发曙(發曙)
发出曙光,天明。文选·枚乘〈七发〉:“莫离散而发曙兮,内存心而自持。” 李善 注:“发曙,发夕至曙也。説文曰:‘曙,旦明也。’”
《漢語大詞典》:由昉
发端;起始。昉,曙光初现。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 刘歆 《七略》……诗赋一略,则集之名所由昉。” 鲁迅 《坟·人之历史》:“﹝ 寇伟 ﹞著《化石骨骼论》,为今日古生物学所由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