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全部 25分类词汇 25
《漢語大詞典》:南天竺
(1).南部 印度 。 印度 古称 天竺国 ,分东、南、西、北、中五部。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自 新头河 至 南天竺国 ,迄於 南海 ,四万里也。” 唐 李白 《僧伽歌》:“此僧本住 南天竺 ,为法头陀来此国。”
(2).灌木名。 宋 陆游 《新寒》诗:“安石榴房初小坼,南天竺子亦微丹。” 元 李衎 《竹谱详录》卷七:“蓝田竹,在处有之,人家喜栽花圃中。木身,上生小枝,叶叶相对,而颇类竹……世传以为子碧如玉,取 蓝田 种玉之义,故名。或云:此本自 南天竺国 来,自为南天竺,人讹为蓝田竹。”
(3).曲名。参阅 唐 崔令钦 教坊记·曲名表
《漢語大詞典》:玄云歌(玄雲歌)
(1).曲名。艺文类聚卷四三引 汉 班固 《汉武内传》:“ 西王母 命侍女 安法婴 歌《玄云》曲。”
(2).指仙歌妙曲。 唐 李商隐 《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一韵》:“口咏《玄云歌》,手把金芙蓉。”
分類:曲名
《漢語大詞典》:扛鼓
(1).乐器名。一种小鼓。长三尺,上有盖, 隋大业 中 炀帝 宴享曾用之,奏乐时常先敲击之以引大鼓。见文献通考·乐九。按,隋书·音乐志中作“棡鼓”。
(2).曲名。传为 黄帝 既杀 蚩尤 所作,共十章。见文献通考·乐九
《漢語大詞典》:谈容娘(談容娘)
(1).曲名。即《踏谣娘》新唐书·郭山恽传:“工部尚书 张锡 为《谈容娘舞》。”亦省作“ 谈娘 ”。 唐 韦绚 刘宾客嘉话录:“呼为《踏謡娘》,今谓之《谈娘》。”
(2).唱《踏谣娘》曲调的歌女。 唐 常非月 有《咏谈容娘》诗。亦省称“ 谈娘 ”。 宋 李清照 《投翰林学士綦崈礼启》:“局天扣地,敢效 谈娘 之善诉;升堂入室,素非 李赤 之甘心。”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李易安再嫁辨诬节略:“诗云: 谈娘 善诉语何诬, 卓 女琴心事本无。”
分類:曲名歌女
《漢語大詞典》:玉抱肚
(1).玉带名。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七:“ 王荆公 所赐玉带,阔十四搯,号玉抱肚。”
(2).牡丹的一种。 宋 陆游 《天彭牡丹谱·花品序》:“所未详者姑列其名於后……靳黄、玉抱肚、胜琼、白玉盘、碧玉盘、界金楼、楼子红。”
(3).曲名。见 元 散曲。
《漢語大詞典》:干遮
曲名。汉书·司马相如传上:“ 巴 、 俞 、 宋 、 蔡 , 淮南 《干遮》。” 颜师古 注:“《干遮》,曲名也。”按,史记作“于遮”。
分類:曲名
《漢語大詞典》:鹘打鹅(鶻打鵝)
曲名。 明 徐渭 《十七夕》诗:“此际乡心愁不少,满城流水响无多。东房老衲怜牢落,夜夜来吹《鶻打鹅》。”
分類:曲名
《漢語大詞典》:罗唝曲(羅嗊曲)
曲名。又名望夫歌。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九:“《望夫歌》者,即罗嗊之曲也。 採春 所唱一百二十首,皆当代才子所作,五、六、七言,皆可和者。”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卷十三:“ 罗嗊 ,古楼名, 陈后主 所建。 元稹 廉问 浙 东,有妓女 刘采春 ,自 淮 甸而来,能唱此曲,闺妇行人,闻者莫不涟泣。”
分類:曲名名望
《漢語大詞典》:棡鼓曲
曲名。相传 黄帝 出师 涿鹿 ,以棡鼓为警卫,作棡鼓曲。或谓其曲辞本之 鲜卑 。隋书·音乐志下:“棡鼓一曲十二变,与金鉦同,夜警用,一曲俱尽,次奏大鼓。”乐府诗集·横吹曲辞 宋 郭茂倩 题解:“棡鼓金鉦一曲,夜警用之。大鼓十五曲,小鼓九曲,大角七曲,其辞并本之 鲜卑 。”
《漢語大詞典》:柳叶曲(柳葉曲)
曲名。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三:“ 宣和 间,市井竞唱韵令…… 建炎 初,唱《柳叶曲》。”
分類: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