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透碧空
曲牌名。见 唐 崔令钦 教坊记
分類:曲牌名
《漢語大詞典》:太平令
曲牌名。南北曲都有。南曲属中吕宫。北曲属双调,较常用,字数定格据《九宫大成谱》,正格是七、七、七、七、二、二、二、七(八句)。一般接在双调《沽美酒》曲牌之后。可用于双调套曲内,也可用作小令。 明 清 传奇用此曲时,往往略加变化,如昆剧《林冲夜奔》 林冲 行路时所唱,曲调雄壮,节奏急促,以唢呐或海笛伴唱。
《漢語大詞典》:一半儿(一半兒)
曲牌名。属北曲仙吕宫,与词牌《忆王孙》相仿,惟末句七字增为九字,“一半儿”三字重复出现,故名。 清 李调元 《雨村曲话》卷上:“ 临川 陈克明 《春粧曲》云:‘自将杨柳品题人,笑捻花枝比较春,输与海棠三四分。再偷匀,一半儿胭脂一半儿粉。’后遂名此调为‘一半儿’。”
《漢語大詞典》:红衲袄(紅衲襖)
(1).红色的补缀上衣。袄是有衬里的夹衣或棉衣。 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第四折:“袒下我这红衲袄,跌绽我这旧皮鞋。”
(2).曲牌名。南北曲都有。北曲属黄钟宫,一名《红锦袍》。南曲属南吕宫。
《漢語大詞典》:混江龙(混江龍)
(1).曲牌名。属北仙吕宫。 元 王实甫 《西厢记》、 明 汤显祖 《牡丹亭》、 清 李渔 《奈何天》等戏曲均有此曲牌。
(2).我国古代的一种水雷。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火器:“混江龙:漆固皮囊裹炮沉于水底,岸上带索引机。囊中悬吊火石、火镰,索机一动,其中自发。敌舟行过,遇之则败。”
(3).刷荡沙泥的治河工具。木制,径一尺四寸,长五六尺,四面安铁叶如卷发,重凡三四百斤,沉入水底,以刷荡沙泥。《捻军史料丛刊·军情·同治七年七月十一日》:“ 淮扬 外江各砲船陆续撤回, 临清 以上浅阻堪虞,混江龙费工无用,可作罢论。”
《漢語大詞典》:粉蝶儿(粉蝶兒)
(1).词牌名。双调,七十二字,仄韵。
(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属中吕宫,但北曲中较为常见。南曲例见 明 高明 《琵琶记》第二十六出,北曲例见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
《漢語大詞典》:刮地风(刮地風)
(1).曲牌名。在南曲和北曲中都属黄钟宫,北曲用之较多。一般用在黄钟套曲内。如昆剧《麒麟阁·三挡》中 秦琼 见 贺方 时所唱“这马儿一声声不住嘶”即是。
(2).掠地大风。 赖济煌 《“半边天”小传》三:“好生生吹起一阵阴冷的刮地风。风乍起,刮得黄尘滚。”
《漢語大詞典》:蓦山溪(驀山溪)
(1).词牌名。又名《上阳春》。双调八十二字,仄韵。
(2).曲牌名。南北曲均属大石调。字数均与词牌不同。南曲用作引子,北曲用在套曲中。
《漢語大詞典》:梁州令
(1).词牌名。 唐 教坊大曲有《凉州》,由大曲摘遍而为小令词调,因称《凉州令》, 宋 以后讹称《梁州令》。双调,有五十字、五十二字、五十五字三体,仄韵。
(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皆属正宫,字句格律相近,而与词牌不同。南曲用作引子。北曲仅见于诸宫调。
《漢語大詞典》:临江仙(臨江仙)
(1).词牌名。本为 唐 教坊曲名,多用以咏水仙,故名。双调五十八字或六十字,皆用平韵。
(2).曲牌名。南曲南吕宫、北曲仙吕宫都有同名曲牌。南曲较常见,字句格律与词牌六十字体半阕同。用作引子。
《漢語大詞典》:柳青娘
曲牌名。属北曲中吕宫。字数定格据《九宫大成谱》正格是四、六、四、六、七、七、七、六、六(九句)。一般用在中吕或正宫套曲内。或加以变化,作为乐队使用的唢呐或胡琴伴奏乐曲。
《漢語大詞典》:六幺令
(1). 唐 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名《六幺》《绿腰》。幺是小的意思,因此调羽弦最小,节奏繁急,故名。其词为双调九十四字,仄韵。 唐 白居易 《杨柳枝词》之一:“《六幺》《水调》家家唱,《白云》《梅花》处处吹。” 宋 梅尧臣 《莫登楼》:“腰鼓百面红臂韛,先打《六幺》《梁州》。” 明 张四维 《双烈记·策勋》:“一棒轻敲昼鼓,《六幺》慢奏笙簧。”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韩文荆公事辑:“ 熙载 自击鼓, 屋山 舞《六幺》,每醉,以乐聒之,乃醒。”
(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此曲牌。南曲属仙吕入双调,字数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北曲属黄钟宫者,字数与词牌或南曲都不同;属仙吕宫者,字数与词牌相同,句读略异;都用在套曲中。京剧亦有《六幺令》,系吹打曲牌,无唱词,多用于官员上朝、回府时。
《漢語大詞典》:瑞鹤仙(瑞鶴仙)
(1).词牌名。又名《一捻红》。双调,仄韵。有一○二字、一○三字、一百字、九十字等多种,常见为一○二字,上阙五十二字,下阙五十字。
(2).曲牌名。南曲正宫、北曲仙吕宫都有同名曲牌。南曲较常见,字数与词牌前半阙略异,用作引子。
《漢語大詞典》:江城子
(1).词牌名。又名《江神子》《水晶帘》《村意远》。 唐 、 五代 词多为单调,自三十五字至三十七字不等,平声韵。至 宋 人始作双调七十字,有平韵、仄韵两体。
(2).曲牌名。属南曲中吕宫。字句格律与词牌双调体半阕同。用作引子。另南曲越调有《江神子》曲牌,亦名《江城子》,与中吕宫《江城子》不同。
《國語辭典》:快活三  拼音:kuài huó sān
1.胖子。宋。张知甫〈可书〉:「邓知刚任待制,守军器监。形貌魁伟,每以横金衒众,未尝衣衫。京师谚曰:『不著凉衫,好个金棱快活三。』盖一时目肥人为快活三也。」
2.曲牌名。北曲入中吕宫,管色配小工调或尺字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