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曾子商歌
 
高歌商颂

相关人物
曾子


《庄子集释》卷九下〈杂篇·让王〉~977~
曾子居卫,缊袍无表,颜色肿哙,手足胼胝。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纳屦而踵决。曳縰而歌商颂,声满天地,若出金石。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故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

例句

高歌足自快,商颂有遗音。 柳宗元 贡衰

风松韵里忘形坐,霜月光中共影行。 齐己 叙怀寄高推官

典故
家贫别亲

相关人物
曾子


《韩诗外传》卷七~287~
曾子曰:「往而不可还者、亲也,至而不可加者、年也。是故孝子欲养而亲不待也,木欲直而时不待也。是故椎牛而祭墓,不如鸡豚逮存亲也。故吾尝仕齐为吏,禄不过钟釜,尚犹欣欣而喜者,非以为多也,乐其逮亲也;既没之后,吾尝南游于楚,得尊官焉,堂高九仞,榱题三围,转毂百乘,犹北乡而泣涕者,非为贱也,悲不逮吾亲也。故家贫亲老,不择官而仕;若夫信其志、约其亲者,非孝也。」

例句

君行别老亲,此去苦家贫。 杜甫 送孟十二仓曹赴东京选

典故
梁山曲

相关人物
曾子


旧题汉·蔡邕《琴操》卷下《梁山操》
《梁山操》者,曾子之所作也。曾子幼少慈仁质孝,在孔子门有令誉。居贫无业以事父母,躬耕力则(作?),随五土之利,四时惟宜以进甘脆。尝耕泰山之下,遭天霖泽,雨雪寒冻,旬月不得归。思其父母,乃作忧思之歌。

例句

白雪梁山曲,寒风易水歌。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

典故
相关人物
曾子


《论语注疏·学而》~6~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新校本史记三家注》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第三
伯禽即位之后,有管、蔡等反也,淮夷、徐戎亦并兴反。于是伯禽率师伐之于肸,作肸誓,曰:「陈尔甲冑,无敢不善。无敢伤牿。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敬复之。无敢寇攘,踰墙垣。鲁人三郊三隧,歭尔刍茭、糗粮、桢干,无敢不逮。我甲戌筑而征徐戎,无敢不及,有大刑。」作此肸誓,遂平徐戎,定鲁。

例句

一叨尉京甸,三省惭黎元。 钱起 初黄绶赴蓝田县作

揆拙迷三省,劳生昧两忘。 骆宾王 在江南赠宋五之问

典故
相关人物
曾子


《礼记·檀弓上》
「曾子曰:『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唐·孔颖达疏:「宿草,陈根也,草经一年陈根陈也。朋友相为哭一期,草根陈乃不哭也。」

例句

旧交封宿草,衰鬓重生刍。 李绅 趋翰苑遭诬构四十六韵

鸰原荒宿草,凤沼接亨衢。 杜甫 赠韦左丞丈

宿草与新坟,已矣两如何。 韩愈 哭杨丘部凝陆歙州参

典故
堂堂张

相关人物
曾子


《论语·子张》
「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宋·邢炳疏:「堂堂,容仪盛貌。」

例句

谔谔宁惭直,堂堂不谢张。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

典故
细人姑息

相关人物
曾子


《礼记注疏》卷六〈檀弓上〉~7~
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举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没。东汉·郑玄注:「言苟容取安也。」

例句

细人尚姑息,吾子色愈谨。 杜甫 赠郑十八贲

典故
晏子赠行

相关人物
晏婴
 
曾子


《晏子春秋》卷五《内篇杂上》
曾子将行,晏子送之曰:「君子赠人以轩,不若以言。吾请以言之,以轩乎?」曾子曰:「请以言。」晏子曰:「今夫车轮,山之直木也,良匠揉之,其圆中规,虽有槁暴,不复嬴矣,故君子慎隐揉。和氏之璧,井里之困也,良工修之,则为存国之宝,故君子慎所修。今夫兰本,三年而成,湛之苦酒,则君子不近,庶人不佩;湛之縻醢,而贾匹马矣。非兰本美也,所湛然也。愿子之必求所湛。婴闻之,君子居必择邻,游必就士,择居所以求士,求士所以辟患也。婴闻汩常移质,习俗移性,不可不慎也。」

例句

相国齐晏子,赠行不及言。 李白 郑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

典故
易篑

相关人物
曾子


《礼记·檀弓上》
曾子寝疾,病,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坐而执烛。童子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子春曰:「止。」曾子闻之,瞿然曰:「呼?」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曾子曰:「然,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箦。」曾元曰:「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变。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举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没。

例句

遗音和蜀魄,易箦对巴猿。 李商隐 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

典故
曾参
 
曾子

相关人物
曾参


《论语·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史记》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传》
曾参,南武城人,字子舆。少孔子四十六岁。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死于鲁。

例句

唯修曾子行,不著老莱衣。 姚合 送王龟处士

既有曾参行,仍兼君子儒。 崔璐 览皮先辈盛制因作十韵以寄用伸款仰

君为鲁曾子,拜揖高堂里。 李白 送赵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

曾参与游夏,达者得升堂。 杜甫 又示宗武

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白居易 慈乌夜啼

何必曾参传,千年至行稀。 耿湋 题孝子陵

疏傅独知止,曾参善爱亲。 钱起 送严士良侍奉詹事南游

《国语辞典》:曾子  拼音:zēng zǐ
后世对曾参的敬称。参见「曾参」条。
《国语辞典》:曾子杀彘(曾子杀彘)  拼音:zēng zǐ shā zhì
比喻人讲求信用。曾参的儿子欲随曾妻到市场,曾妻为阻止他,便哄说将为他杀一头猪。曾妻从市场回家后,曾参果然依曾妻所言,为儿子杀了一头猪,以表示守信用。典出《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分类字锦》:曾子不入
邹阳上梁王书里名胜母曾子不入邑号朝歌墨子回车
分类:里闾
《国语辞典》:孝经(孝经)  拼音:xiào jīng
书名。相传为曾子弟子所作,十八章。是儒家讲孝道之书,阐发明王以孝治天下之大经大法。书分古今文二本,今文本为郑玄注,古文本为孔安国注。自唐玄宗注本颁行天下,孔、郑两注并废。清严可均有郑注辑本,宋邢炳疏。
《漢語大詞典》:黔娄妻(黔婁妻)
据 汉 刘向 列女传·鲁黔娄妻载: 黔娄 死, 曾子 往吊,见以布被覆尸,覆头则足见,覆足则头见。 曾子 曰:“斜引其被则敛矣。” 黔 妻曰:“斜而有餘,不如正而不足也。”后以“黔娄妻”指安贫乐道的贤德之妻。 清 顾陈垿 《分拟鲍参军白头吟》:“不见 黔娄 妻,相看雪盈簪。”
《國語辭典》:忘形  拼音:wàng xíng
1.忘记自己的形体。《庄子。让王》:「故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
2.不拘形迹。唐。杜甫〈醉时歌〉:「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儒林外史》第一○回:「你我数十年故交,凡事忘形。」
3.比喻兴奋失常。如:「得意忘形」。
《國語辭典》:三省  拼音:sān xǐng
以三事省察,泛指详察己身过失。《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明。无名氏《贫富兴衰记。楔子》:「吾日三省朝闻道,自古寒儒陋巷居。」
《國語辭典》:宿草  拼音:sù cǎo
隔年的草。《礼记。檀弓上》:「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