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1,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分类词汇(续上)
浮月
月彩
霜影
月表
串月
月晷
《漢語大詞典》:浮月
浮在水面的月影。 唐 骆宾王 《望乡夕泛》诗:“落宿舍楼近,浮月带江寒。” 宋 范成大 《南徐道中》诗:“ 吴 岫涌云穿望眼, 楚 江浮月冷征衣。”
分類:水面月影
《漢語大詞典》:月彩
月亮的光泽。亦借指月亮、月影。 南朝 梁 沈约 《齐竟陵王题佛光记》:“日华月彩,炤曜天外。” 唐 丁泽 《上元日梦王母献白玉环》诗:“似见霜姿白,如看月彩弯。” 唐 杜牧 《奉和仆射相公即事书成四韵》:“ 昭阳殿 下风迴急,承露盘中月彩圆。”
《漢語大詞典》:霜影
月影,月光。 宋 范成大 《望海亭赋》:“饯斜暉於孤嶂,候佳月於沧浦。沉沉上下,杳无处所;惊玉地之破碎,漾银盘而吞吐;忽褰云而涌雾,献霜影於庭宇。”
分類:月影月光
《漢語大詞典》:月表
(1).按月记事之表。史记·太史公自序:“ 秦 既暴虐, 楚 人发难, 项氏 遂乱, 汉 乃扶义征伐;八年之閒,天下三嬗,事繁变众,故详著《秦楚之际月表》第四。” 清 周中孚 郑堂札记卷一:“ 汉 兴,大中大夫 陆贾 纪録时功,作《楚汉春秋》, 史迁 以 项羽 为本纪, 秦 楚 之际为月表,实本于 陆贾 也。”
(2).古代测量月影用的标竿。 明 杨慎 《升庵经说·礼记·月表》:“‘为朝夕必放於日月。’为朝夕者,盖立圭以测日景,立表以量月采,日圭之法,具於周礼,月表世罕知。汉书·李寻传:月者,众阴之表,消息见伏,百里为品,千里立表。 王僧虔 诗,所谓‘月表望青邱’是也。 吴下 田家,以正月八日夜,立一竿於平地,月初出有影,即量之,据其长短,移於水面,就桥柱画痕记之,梅雨水涨,必到所记之处,盖古之遗法。”
《漢語大詞典》:串月
指 苏州 石湖桥 下月影成串的奇观。据 清 朱象贤 《闻见偶录》记载, 苏州 上方山 东面的 石湖 有 宝带桥 纵贯南北,桥有五十三个洞,月光映水,正对环洞,一环一月,连络成串,称为串月。当地旧俗于中秋节后三日,登山观月,称为看串月。 清 顾禄 清嘉录·石湖串月引 沈朝初 《忆江南》词:“ 苏州 好,串月看长桥。” 清 沈曰霖 《晋人麈·异闻·串月》:“ 吴 中风俗于八月十八日行春桥看串月。”
《漢語大詞典》:月晷
(1).月影,月亮。 南朝 宋 谢庄 《舞马赋》:“月晷呈祥,乾维效气。”
(2).用于夜间观测月球的仪器。清史稿·时宪志一:“测器,新法增置者……曰日晷,为地平晷、三晷、百游晷、通光晷。此外更有星晷、月晷,以备夜测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