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月色  拼音:yuè sè
1.月的光与色。唐。雍陶 宿嘉陵驿诗:「今宵难作刀州梦,月色江声共一楼。」《董西厢》卷一:「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
2.浅蓝色,似月光的颜色。《聊斋志异。卷三。连琐》:「杨把玩之,则见月色锦袜,约䌽线一缕。」也称为「月白」。
《漢語大詞典》:荷塘月色
散文。朱自清作。1927年发表。写作者执教的清华大学内荷塘的景色。描绘了荷塘里的荷叶、荷花及其色、香,荷塘上的月光、月影,荷塘四周的杨柳及蝉声、蛙声,生动地再现了月夜荷塘的风致,反映出作者对当时社会不满,但又幻想超脱现实的思想矛盾。作品采用比喻、烘托等手法,极富诗情画意。 【荷塘月色】散文。朱自清作。1927年发表。写作者执教的清华大学内荷塘的景色。描绘了荷塘里的荷叶、荷花及其色、香,荷塘上的月光、月影,荷塘四周的杨柳及蝉声、蛙声,生动地再现了月夜荷塘的风致,反映出作者对当时社会不满,但又幻想超脱现实的思想矛盾。作品采用比喻、烘托等手法,极富诗情画意。
《分类字锦》:霓裳月色
王建 霓裳词 武皇自送西王母,新换霓裳月色裙。
分类:
《國語辭典》:蟾光  拼音:chán guāng
月光。南朝梁。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启。太簇正月》:「飘飘馀雪,人箫管以成歌。皎洁轻冰,对蟾光而写镜。」唐。徐敞〈圆灵水镜〉诗:「练色临窗牖,蟾光霭户庭。」也作「蟾彩」。
分類:月色月光
《漢語大詞典》:黄月
(1).月色。月带纁黄色,故名。 唐 任希古 《和长孙秘监七夕》:“更深黄月落,夜久靨星稀。”
(2).道教语。指月光的精华。认为常服食月中黄气,能成仙。 唐 孟郊 《安度明》诗:“上采白日精,下饮黄月华。” 唐 吴筠 《游仙》诗之三:“凌晨吸丹景,入夜饮黄月。”
《漢語大詞典》:净色
(1).指明净的月色。 唐 张籍 《西楼望月》诗:“幽光落水堑,浄色在霜枝。” 唐 徐凝 《八月灯夕寄游越施秀才》诗:“四天浄色寒如水,八月清辉冷似霜。”
(2).传统戏剧脚色名称,俗称花脸。一般扮演性格刚烈或粗鲁、奸险的人物。包括正净、副净、贴净、外净等类。《水浒传》第八二回:“第四个浄色的,语言动众,颜色繁过。”
《漢語大詞典》:苦月
指呈寒光的月色。 宋 叶廷圭 《海录碎事·政事》:“亭寒照苦月,陇暗积愁云。” 清 谭嗣同 《夜成》诗:“苦月霜林微有阴,鐙寒欲雪夜鐘深。”
分類:寒光月色
《國語辭典》:蟾彩  拼音:chán cǎi
月的光彩。宋。鲜于侁〈新堂夜坐〉诗:「清宵望蟾彩,宜付一杯配。」元。贡奎〈夜坐诗〉:「凉露浴蟾彩,浮云澹河流。」也作「蟾光」。
分類:月色月光
《漢語大詞典》:蟾蜍魄
月色;月光。 清 方文 《中秋日张东图见枉小饮有作》诗:“相将延颈蟾蜍魄,何以充庖莱菔根。”参见“ 蟾蜍 ”。
分類:月色月光
《國語辭典》:蟾蜍  拼音:chán chú
1.动物名。两栖纲无尾目蟾蜍科。体型肥大,性迟缓,不能鸣,常栖于阴湿之地。皮肤有疣,可分泌毒液。也称为「癞蛤蟆」、「戚施」、「詹诸」。
2.语出《淮南子。精神》:「日中有踆乌,而月中有蟾蜍。」后用为月亮的代称。唐。刘商 胡笳十八拍。第十一拍:「几回鸿雁来又去,肠断蟾蜍亏复圆。」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月也你本细如弓一半儿蟾蜍,却休明如镜照三千世界。」
《漢語大詞典》:霄练(霄練)
(1).指洁白的月色。霄,通“ 宵 ”。 明 夏完淳 《冰池如月赋》:“惟水玉之澄华,与太阴之霄练。”
(2).古剑名。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六·刀剑录缺:“ 列子 三剑:含光、承影、霄练。”
《國語辭典》:婵娟(嬋娟)  拼音:chán juān
1.形容姿态曼妙优雅。唐。孟郊 婵娟篇:「花婵娟,泛春泉;竹婵娟,笼晓烟。」元。沈禧〈一枝花。天生瑚琏套。梁州〉曲:「腰肢袅娜,体态婵娟。」也作「婵媛」。
2.美女、美人。唐。方干〈赠赵崇侍御〉诗:「却教鹦鹉呼桃叶,便遣婵娟唱竹枝。」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出:「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分影照婵娟。」也称为「婢娟」。
3.形容月色明媚或指明月。唐。刘长卿 湘妃诗:「婵娟湘江月,千载空蛾眉。」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國語辭典》:月华(月華)  拼音:yuè huá
1.月光。《文选。沈休文。应王中丞思远咏月诗》:「月华临静夜,夜静灭氛埃。」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2.月晕时,四周鲜莹的彩色云气。
《國語辭典》:月白  拼音:yuè bái
1.浅蓝色。如:「她穿著一件月白色的上衣。」也称为「月色」。
2.月色皎洁。唐。杜牧 诗:「月白烟青水暗流,孤猿衔恨叫中秋。」宋。陆游〈夜汲〉诗:「酒渴起夜汲,月白天正青。」
《國語辭典》:烟月(煙月)  拼音:yān yuè
1.云雾笼罩的朦胧月色。唐。张九龄〈初发道中赠王司马兼寄诸公〉诗:「林园事益简,烟月赏恒馀。」
2.风花雪月等事。借指妓女。元。关汉卿《谢天香》第四折:「你不肯烟月久离金殿阁,我则怕好花输与富家郎。」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三折:「本是个显要龙图职,作伴著烟月鬼狐缠,可不先犯了个风流罪,落的价葫芦提罢俸钱。」
《國語辭典》:带月(帶月)  拼音:dài yuè
披戴月色。晋。陶渊明〈归园田居〉诗五首之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分類: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