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伴娥孤另
 
偷药
 
后羿寻
  
奔月偶桂
 
奔月成仙
  
姮娥寡
 
姮娥捣药
   
嫦娥奔月
   
广寒府
   
月中孀
 
月娥孀独
 
月娥孤
 
月里人
   
羿妻
 
羿妻窃药
 
药娥
 
长生药

相关人物
羿
 
姮娥


《淮南子》卷六〈览冥训〉~27~
譬若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何则?不知不死之药所由生也。是故乞火不若取燧,寄汲不若凿井。东汉·高诱注:「姮娥,羿妻,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未及服之,姮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也。」
《太平御览》卷四〈天部四·月〉~5~
张衡《灵县》曰:「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羿妻嫦娥窃以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
《搜神记》卷十四~05~
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嫦娥窃之以奔月,将往,枚筮之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恐毋惊。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蝫」。

简释

嫦娥:“姮娥”或作“恒娥”,后因避汉文帝刘恒讳,改作“常娥”“嫦娥”。喻指美女,或用作月的别称。宋杨亿《无题三首》之三:“嫦娥桂独成幽恨,素女弦多有剩悲。”


例句

河鼓灵旗动,嫦娥破镜斜。 刘禹锡 七夕二首之一

纵令奔月成仙去,且作行云入梦来。 包何 同阎伯均宿道士观有述

嫦娥断影霜轮冷,帝子无踪泪竹繁。 吴融 春晚书怀

素娥前夕月,青女夜来霜。 唐彦谦 红叶

少女风游兑,姮娥月去秦。 唐远悊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好是照身宜谢女,嫦娥飞向玉宫来。 姚合 咏镜

夜半姮娥朝太一,人间本自无灵匹。 孟郊 婵娟篇

仙翁每被嫦娥使,一度逢圆一度吟。 孙蜀 中秋夜戏酬顾道流

嫦娥一入月中去,巫峡千秋空白云。 崔膺 别佳人

青田白鹤丹山凤,婺女姮娥两相送。 张柬之 东飞伯劳歌

一年怅望秋将尽,不得常娥正面看。 徐凝 八月九月望夕雨

裁分楚女朝云片,剪破姮娥夜月光。 徐夤 追和白舍人咏白牡丹

嫦娥若不偷灵药,争得长生在月中。 曹唐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之三十八

常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商隐 常娥

莫教明月去,留著醉姮娥。 李白 宫中行乐词八首之四

昔余闻姮娥,窃药驻云发。不自娇玉颜,方希炼金骨。飞去身莫返,含笑坐明月。紫宫誇蛾眉,随手会凋歇。 李白 感遇四首之三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李白 把酒问月

昔窃不死药,奔空有嫦娥。 李群玉 感兴四首之二

素娥尝药去,乌鹊绕枝惊。 李华 海上生明月

拜神得寿献天子,七星贯断姮娥死。 李贺 章和二年中

斟酌姮娥寡,天寒耐九秋。 杜甫

临津双洛浦,对月两嫦娥。 杨巨源 名姝咏

素蛾毕竟难防备,烧得河车莫遣尝。 段成式 嘲元中丞

还缘交甫非良偶,不肯终身作羿妻。 罗虬 比红儿诗

姮娥谩偷药,长寡老中闲。 罗隐 秋夕对月

旦游萧帝新松寺,夜宿嫦娥桂影潭。 胡曾 自岭下泛鹢到清远峡作

偷嫌曼倩桃无味,捣觉嫦娥药不香。 薛能 谢刘相公寄天柱茶

后羿遍寻无觅处,谁知天上却容奸。 袁郊

嫦娥窃药出人间,藏在蟾宫不放还。 袁郊

唯有嫦娥月,从今照墓田。 裴夷直 唁人丧侍儿

姮娥对此夕,何用久裴回。 郑世翼 看新婚

姮娥须逐彩云降,不可通宵在月中。 陆畅

嫦娥曳霞帔,引我同攀跻。 韦庄 信州西三十里山名仙人城下有月岩山其状秀拔中有山门如满月之状馀因行役过其下聊赋是诗

欲把伤心问明月,素娥无语泪娟娟。 韦庄 夜景

姮娥还宫室,太阳有室家。 韩愈 月蚀诗效玉川子作

佩兰初应梦,奔月竟沦辉。 韩愈 梁国惠康公主挽歌词

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 韩愈 石鼓歌

娥嬉华荡漾,胥怒浪崔嵬。 韩愈 咏雪赠张籍

嫦娥曳霞帔,引我同攀跻。 韩翃 经月岩山

典故
三千神女月里舞青鸾
 
月宫仙子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卷二十五〈东方朔·十洲记序〉~267~
臣学仙者耳,非得道之人。以国家盛美,特招延儒墨于文纲之内,抑绝俗之道,摈虚诡之迹,臣故韬隐逸而赴王庭,藏养生而侍朱阙矣。亦由尊上好道,且复欲徜徉威仪也。曾随师之主履行,比至朱陵扶桑之阙,溽海冥液之丘;纯阳之陵,始青之下,月宫之间;内游七丘,中旋十洲;践赤县而遨五岳,行陂泽而息名山。臣自少及今,周流六天,涉历八极于是矣。未若陵灵之子,听真之官,上下九天,洞视百方;北极钩陈而并华盖,南翔太丹而栖火夏;东之通阳之霞,西薄寒穴之野;日月所不逮,星汉所不与;其上无复物,其下无复底。臣之所识,如愧不足以酬广矣。
《太平广记》卷二百四〈乐二·笛·唐玄宗〉~552~
玄宗尝坐朝时。以手指上下按其腹。朝退。高力士进曰。陛下向来数以手指按其腹。岂非圣体小不安耶。玄宗曰。非也。吾昨夜梦游月宫。诸仙娱余以上清之乐。流亮清越。殆非人所闻也。酣醉久之。合奏清乐。以送吾归。其曲凄楚动人。杳杳在耳。吾向以玉笛寻。尽得矣。坐朝之际。虑或遗忘。故怀玉笛。时以上下寻之。非不安也。力士再拜贺曰。非常之事也。愿陛下为臣一奏之。上试奏。其音寥寥然。不可名也。力士又奏拜。且请其名。上笑曰。此曲名紫云。载于乐章。今太常刻石在焉。
《梦溪笔谈》卷五〈校證·乐律〉~238~
《异人录》云:「开元六年,上皇与申天师中秋夜同游月中,见一大宫府,榜曰『广寒清虚之府』,兵卫守门,不得入,天师引上皇跃超烟雾中,下视玉城,仙人道士,乘云驾鹤,往来其閒,素娥十馀人,舞笑于广庭大树下,乐音嘈杂清丽,上皇归,编律成音,制霓裳羽衣曲。」《逸史》云:「罗公远中秋侍明皇宫中玩月,以拄杖向空掷之,化为银桥,与帝升桥,寒气侵人,遂至月宫,女仙数百,素练霓衣,舞于广庭,上问曲名,曰『霓裳羽衣』,上记其音,归作霓裳羽衣曲。」
月里麻思 朝代:元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7 【介绍】: 元蒙古乃马氏。太宗时充达鲁花赤。太宗十三年,使宋议和,至淮上,宋将胁之降,不从,乃囚之长沙飞虎寨三十六年而死。
《骈字类编》:月里(月里)
元 张昱 中秋望月,甲辰年赋 其二 月里分明见九州,浮云西北是璚楼。
分类:月里
《分类字锦》:月里娥影(月里娥影)
高启 题美人对镜图诗 起开妆閤笑窥奁,月里分明见娥影。
分类:
《國語辭典》:月里嫦娥(月裡嫦娥)  拼音:yuè lǐ cháng é
1.比喻风姿绰约的女子。元。曾瑞《留鞋记》第四折:「有口难言,月里嫦娥爱少年。」
2.曲牌名。南曲入黄钟宫,管色配六字调或凡字调。
《漢語大詞典》:月殿嫦娥
月中仙子。 嫦娥 ,传说为 后羿 之妻,窃不死之药以奔月而为月神。后常比喻美丽的女子。 元 关汉卿 《玉镜台》第三折:“便有 瑶池 仙子无心覰,月殿 嫦娥 懒去窥。”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似 湘陵 妃子斜偎 舜庙 朱扉,如月殿 嫦娥 微现蟾宫素影。是好女子也呵!”亦作“ 月里嫦娥 ”。 元 曾瑞 《留鞋记》第四折:“有口难言,月里 嫦娥 爱少年。”
《国语辞典》:三月里的桃花(三月里的桃花)  拼音:sān yuè lǐ de táo huā
(歇后语)谢了就算了。如:「对方既然表明不爱你,我看你就三月里的桃花──谢了就算了罢!」
《漢語大詞典》:月间(月間)
指每个月里。红楼梦第二三回:“依我的主意,不如将他们都送到家庙 铁槛寺 去,月间不过派一个人拿几两银子去买柴米就是了。”
分類:月间月里
《漢語大詞典》:八月槎
传说中八月里按期通往天河的船筏。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十:“旧説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后借喻如期来往的船。 唐 杜甫 《秋兴》之二:“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唐 吴融 《商人》诗:“随风逐浪年年别,却笑如期八月槎。”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八五:“少年奇气称才华,登 岱 还浮八月槎。”
《國語辭典》:蟾桂  拼音:chán guì
传说月中有蟾蜍、桂树,后用以借代为月亮。唐。李贺〈巫山高〉诗:「古祠近月蟾桂寒,椒花坠红湿云间。」唐。罗隐 旅梦诗:「出门聊一望,蟾桂向人斜。」
《國語辭典》:蟾宫折桂(蟾宮折桂)  拼音:chán gōng zhé guì
蟾宫,指月亮。折桂,比喻科举及第。参见「折桂」条。蟾宫折桂相传月中有桂树,用以比喻科举登第。元。施惠《幽闺记》第一一出:「胸中书富五车,笔下句高千古,镇朝经暮史,寐晚兴夙,拟蟾宫折桂云梯步。」《孽海花》第五回:「举人是月宫里管的,祇要吴刚老爹修桂树的玉斧砍下一枝半枝,肯赐给我们爷,我们爷就可以中举,名叫蟾宫折桂。」
《国语辞典》:把斋(把斋)  拼音:bǎ zhāi
回教奉行的斋戒。在回教历九月里,每日从黎明至黄昏不进饮食。也称为「封斋」。
《國語辭典》:打桃  拼音:dǎ táo
古代辽金族人的球戏,于每年五月间举行。因球似桃形,故称为「打桃」。《董西厢》卷八:「也不爱耽花恋酒,也不爱打桃射柳。」
《漢語大詞典》:打毬
1.我国古代军中用以练武的一种马上打球游戏。亦有徒步打球的。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打毬:“ 开元 、 天宝 中, 玄宗 数御楼观打毬为事。能者左縈右拂,盘旋宛转,殊可观。然马或奔逸,时致伤毙。”宋史·礼志二四:“打毬,本军中戏, 太宗 令有司详定其仪。三月,会踘 大明殿 ,有司除地,竖木东西为毬门……左右分朋主之,以承旨二人守门。”
2.即蹴鞠。古代的一种踢球游戏。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打毬、鞦韆、施鉤之戏。” 前蜀 花蕊夫人 《宫词》之一四六:“殿前铺设两边楼,寒食宫人步打毬。” 元 石德玉 《紫云庭》第三折:“不争这廝提起那打毬诈柳,写字吟诗,弹琴擘阮,攧竹分茶,教我兜地皮痛,乍地心酸。”
《漢語大詞典》:十二衣
十二个月里所穿的不同衣服。礼记·礼运:“五色、六章,十二衣还相为质也。” 孔颖达 疏:“为十二月之衣,各以色为质。”《孔子家语·礼运》:“五色、六章,十二衣还相为主。”
《漢語大詞典》:奔月
古代神话。 后羿 之妻 姮娥 ,偷吃了 羿 的不死之药奔入月中。《淮南子·览冥训》:“ 羿 请不死之药於 西王母 , 姮娥 窃以奔月。”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媒合》:“思量,羞蛾难放,愿偷丸奔月,独守云房。”参见“ 嫦娥 ”。
《國語辭典》:嫦娥  拼音:cháng é
1.后羿的妻子姮娥。参见「姮娥」条。
2.比喻月亮。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深拜你个嫦娥不妒色,你敢且半霎儿雾锁云埋。」也作「姮娥」。
《國語辭典》:姮娥  拼音:héng é
1.后羿的妻子。相传因偷吃不死之药而飞升月宫,成为仙女。汉人为避文帝讳,改「姮」为「嫦」。《淮南子。览冥》:「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若不是月里姮娥,敢只是花里神仙。」也作「常娥」、「嫦娥」。
2.比喻月亮。宋。苏轼 少年游。去年相送词:「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也作「嫦娥」。
《漢語大詞典》:姱娥
美丽的 嫦娥 。借指月亮。 宋 梅尧臣 《得馀干李尉书》诗:“姱娥夜出在寒溪,青铜莹磨光几里。”
《國語辭典》:嫦娥  拼音:cháng é
1.后羿的妻子姮娥。参见「姮娥」条。
2.比喻月亮。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深拜你个嫦娥不妒色,你敢且半霎儿雾锁云埋。」也作「姮娥」。
《國語辭典》:姮娥  拼音:héng é
1.后羿的妻子。相传因偷吃不死之药而飞升月宫,成为仙女。汉人为避文帝讳,改「姮」为「嫦」。《淮南子。览冥》:「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若不是月里姮娥,敢只是花里神仙。」也作「常娥」、「嫦娥」。
2.比喻月亮。宋。苏轼 少年游。去年相送词:「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也作「嫦娥」。
《漢語大詞典》:孀娥
(1).指 舜 妻 娥皇 、 女英 。 唐 杨炯 《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琴前镜里,孤鸞别鹤之哀;竹死城崩, 杞妇 孀娥 之泣。”一本作“ 杞妇 湘妃 之怨。”
(2).指 嫦娥 。 宋 吴潜 《糖多令·答和梅府教》词:“想 孀娥 ,自古多愁。安得仙师呼鹤驾,将我去, 广寒 游。” 清 陈维嵩 《月中桂·咏丹桂》词:“仙翁颜渥赭,带笑睨, 孀娥 幽独。”
《國語辭典》:常娥  拼音:cháng é
后羿的妻子姮娥。参见「姮娥」条。
《國語辭典》:嫦娥  拼音:cháng é
1.后羿的妻子姮娥。参见「姮娥」条。
2.比喻月亮。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深拜你个嫦娥不妒色,你敢且半霎儿雾锁云埋。」也作「姮娥」。
《漢語大詞典》:恒娥(恆娥)
亦作“恒娥”。 月神名。 后羿 之妻。相传曾盗食不死之药而奔月,遂为月神。又称 嫦娥 、 常娥 。《淮南子·览冥训》:“譬若 羿 请不死之药於 西王母 , 恆娥 窃以奔月。” 五代 和凝 《柳枝》词:“不是昔年攀桂树,岂能月里索 恆娥 。”亦指月。 唐 韩愈 《月蚀》诗:“ 恒娥 还宫室,太阳有室家。”参见“ 嫦娥 ”。
《國語辭典》:嫦娥  拼音:cháng é
1.后羿的妻子姮娥。参见「姮娥」条。
2.比喻月亮。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深拜你个嫦娥不妒色,你敢且半霎儿雾锁云埋。」也作「姮娥」。
《漢語大詞典》:月中人
月中仙子。亦比喻意中美人。 唐 薛曜 《子夜冬歌》:“借问月中人,安得长不老。”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
《漢語大詞典》:窃药(竊藥)
(1).传说 后羿 得不死之药于 西王母 ,其妻 姮娥 盗食之,成仙奔月。见《淮南子·览冥训》。后以“窃药”喻求仙。 唐 李白 《感遇》诗之三:“昔余闻 姮娥 ,窃药驻云髮。不自娇玉颜,方希鍊金骨。” 唐 李商隐 《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诗:“偷桃窃药事难兼,十二城中锁彩蟾。”
(2).为死亡的婉词。 明 陈子龙 《为杜徕西悼亡》诗:“窃药先奔 羿 ,凌波不姓 甄 。”
《國語辭典》:素娥  拼音:sù é
嫦娥。《文选。谢庄。月赋》:「引玄兔于帝台,集素娥于后庭。」宋。王沂孙眉妩。渐新痕悬柳〉词:「画眉未稳,料素娥,犹带离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