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优势(優勢)  拼音:yōu shì
处于较有利的形势或环境。如:「这场球赛地主队占尽优势,终场以悬殊比数获胜。」
《国语辞典》:佔先  拼音:zhàn xiān
取得有利地位。如:「行动迅速的人往往佔先抢得好位置。」也作「占先」。
《國語辭典》:趁热(趁熱)  拼音:chèn rè
趁其未冷。《红楼梦》第四一回:「贾母笑道:『家去我送你一坛子。你先趁热儿吃这个罢。』」《老残游记》第一二回:「酒很够了,就趁热盛饭来吃罢。」
《國語辭典》:趁势(趁勢)  拼音:chèn shì
趁机。《红楼梦》第八回:「凤姐又趁势请贾母后日过去看戏。」《老残游记》第七回:「老残知道是师爷们来见东家的,就趁势走了。」
《漢語大詞典》:优生(優生)
(1).有利于生存者。荀子·礼论:“故变而饰,所以灭恶也;动而远,所以遂敬也;久而平,所以优生也。”
(2).生育的孩子素质优良。《人民日报》1982.3.14:“中共中央、国务院要求继续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漢語大詞典》:内利
指国君的配偶宜室宜家,有利于邦国。国语·周语中:“昔 挚 、 畴 之国也由 大任 , 杞 、 繒 由 大姒 , 齐 、 许 、 申 、 吕 由 大姜 , 陈 由 大姬 ,是皆能内利亲亲者也。” 韦昭 注:“内利,内行七德,亲亲以申固其家也。”
《漢語大詞典》:息债(息債)
附有利息的债务。旧唐书·武宗纪:“又赴选官人多京债,到任填还,致其贪求,罔不由此。今年三銓,於前件州府得官者,许连状相保,户部各借两月加给料钱,至支时折下。所冀初官到任,不带息债,衣食稍足,可责清廉。”
《漢語大詞典》:便势(便勢)
(1).便于谋利的权势。史记·日者列传:“试官不让贤陈功,见伪增实,以无为有,以少为多,以求便势尊位。”《淮南子·主术训》:“故有野心者,不可借便势;有愚质者,不可与利器。”
(2).形势有利,形胜。 汉 桓宽 盐铁论·伐功:“前君为先帝画 匈奴 之策,兵据西域,夺之便势之地以候其变。”
《國語辭典》:创收(創收)  拼音:chuàng shōu
大陆地区指利用有利条件为本单位创造收入。
《國語辭典》:占上风(占上風)  拼音:zhàn shàng fēng
居于有利的地位。如:「在篮球比赛中,身材高大的球员多半占上风。」
《國語辭典》:互利  拼音:hù lì
相互得利。如:「商业合作要有平等互利的原则,才不至于一方利益蒙受损失。」
分類:有利
《國語辭典》:红眼病(紅眼病)  拼音:hóng yǎn bìng
大陆地区指因嫉妒所引发的情绪或行为。
《國語辭典》:有利可图(有利可圖)  拼音:yǒu lì kě tú
有利益可以谋取。《发财秘诀》第一回:「忽见一家店铺在那里烧料泡,心中暗忖,把这个贩到香港,或者有利可图,我何妨试他一试?」
《漢語大詞典》:有一利必有一弊
谓事物有其有利的一面,必然有其不利的一面。 鲁迅 《且介亭杂文·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自从 燧人氏 发见,或者发明了火以来,能够很有味的吃火锅,点起灯来,夜里也可以工作了,但是,真如先哲之所谓‘有一利必有一弊’罢,同时也开始了火灾。” 鲁迅 《书信集·致黎烈文》:“《故事新编》真是‘塞责’的东西,除《铸剑》外,都不免油滑,然而有些文人学士,却又不免头痛,此真所谓‘有一利必有一弊’,而又‘有一弊必有一利’也。”亦作“ 有一利即有一弊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六回:“ 鼎臣 道:‘天下事有一利即有一弊,那里有没有弊病的道理。’”
《國語辭典》:因利乘便  拼音:yīn lì chéng biàn
借著有利的情况办事。《文选。贾谊。过秦论》:「因利乘便,宰割天下。」《旧五代史。卷一二五。周书。王继弘传》:「若不因利乘便,以求富贵,毕世以来,未可得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