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有后(有後)  拼音:yǒu hòu
身死后有子孙。《左传。桓公二年》:「臧孙达其有后于鲁乎!君违不忘谏之以德。」唐。韩愈 河南少尹裴君墓志铭:「何寿之不遐,而禄之不多,谓必有后,其又信然耶!」
分類:有后后嗣
《國語辭典》:退有后言(退有後言)  拼音:tuì yǒu hòu yán
当面顺从,背后却有不服从的言论。《书经。益稷》:「予违汝弼,汝无面从,退有后言。」
《国语辞典》:事不三思,终有后悔(事不三思,终有后悔)  拼音:shì bù sān sī,zhōng yǒu hòu huǐ
(谚语)比喻做事前要仔细考虑,否则终会后悔。《喻世明言。卷二。陈御史巧勘金钗钿》:「常言:『事不三思,终有后悔。』孟夫人要私赠公子,玉成亲事,……千不合,万不合,教女儿出来相见。」
《國語辭典》: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拼音:dà nàn bù sǐ,bì yǒu hòu fú
(谚语)比喻历经大灾难而不死的人,日后必能享大福。也作「大难不死,必有厚禄」。
《國語辭典》:大难不死,必有后禄(大難不死,必有後祿)  拼音:dà nàn bù sǐ,bì yǒu hòu lù
(谚语)比喻历经大灾难而不死的人,日后必能享大福。《喻世明言。卷二一。临安里钱婆留发迹》:「所以说:『贵人无死法。』又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禄。』今日说钱公满意要溺死孩儿,又被王婆留住,岂非天命?」也作「大难不死,必有厚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