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贤能(賢能)  拼音:xián néng
有品德有才能。《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众圣辅德,贤能佐职。」《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二:「那女子入门,待上接下,甚是贤能。」
《國語辭典》:阴德(陰德)  拼音:yīn dé
1.不被人知道的德行。《汉书。卷七四。丙吉传》:「臣闻:有阴德者必飨其乐以及子孙。」《儒林外史》第三四回:「他家祖上几十代行医,广积阴德,家里也挣了许多田产。」也称为「阴功」、「阴骘」。
2.主管宫内的事。《礼记。昏义》:「天子理阳道,后治阴德。」
《國語辭典》:不置  拼音:bù zhì
1.不停止。《楚辞。刘向。九叹。惜贤》:「欲卑身而下体兮,心隐恻而不置。」《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足下若嬲之不置,不过欲为官得人,以益时用耳。」
2.不表示。如:「不置可否」、「不置一辞」。
《國語辭典》:先达(先達)  拼音:xiān dá
有学问、道德的前辈。因先我而闻道,故称为「先达」。《文选。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故以晖映先达,领袖后进。」《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出场来将考卷誊写出来,请教了几个先达几个朋友,无不叹赏。」
《漢語大詞典》:无德(無德)
(1).谓言行不合社会的准则和规范;没有德行。左传·闵公二年:“无德而禄,殃也。”国语·晋语九:“君子哀无人,不哀无贿;哀无德,不哀无宠。”史记·龟策列传:“渔者利其肉,寡者贪其力,下为不仁,上为无德。”
(2).指无德行之人。《后汉书·光武帝纪下》:“鬼神不顺无德,灾殃将及吏人,朕甚惧焉!”
(3).不用感恩。管子·明法解:“以法诛罪,则民就死而不怨;以法量功,则民受赏而无德也。”
(4).见“ 无德而称 ”。
(5).见“ 无得 ”。
《漢語大詞典》:无德而称(無德而稱)
(1).无何恩德可以称道。论语·季氏:“ 齐景公 有马千駟,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
(2).谓德高不可言状。后汉书·黄宪传论:“士君子见之者,靡不服深远、去玼吝。将以道周性全,无德而称乎?” 李贤 注:“道周备,性全一。无德而称,言其德大无能名焉。”
分類:恩德称道
《漢語大詞典》:无得(無得)
(1).犹无从。《论语·泰伯》:“ 泰伯 ,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邢昺 疏:“三让之美,皆隐蔽不著,故人无得而称焉。”得,一本作“ 德 ”。参见“ 无从 ”。
(2).犹不许,不准。《商君书·垦令》:“无得为罪人请於吏而饟食之。”汉书·朱博传:“积受取一钱以上,无得有所匿。欺谩半言,断头矣!”
(3).未能得以。宋史·胡松年传:“﹝ 张敌万 ﹞向在 淮南 诱敌深入,步骑四集,悉陷於淖,无得解者, 金 人至今胆落。”
(4).无所得。吕氏春秋·君守:“君也者以无赏为赏,以无得为得者也。”
《漢語大詞典》:贤王(賢王)
(1).有德行的君王。孟子·尽心上:“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新唐书·陆贽传:“ 周宣 中兴贤王也, 吉甫 文武贤臣也。”《东周列国志》第六九回:“吾闻 成汤 身长九尺,而作贤王。”清史稿·后妃传论:“及 文宗 未造, 孝贞 、 孝钦 两皇后躬收政柄,内有贤王,外有名将相,削平大难,宏赞中兴。”
(2). 匈奴 贵族的封号。有左贤王、右贤王。共同襄助大单于处理国事。史记·匈奴列传:“置左右贤王。” 唐 李白 《出自蓟北门行》:“挥刃斩 楼兰 ,弯弓射贤王。” 明 夏完淳 《大哀赋》:“降将云帆北渡,贤王宝马东征。”
《國語辭典》:时贤(時賢)  拼音:shí xián
当时的贤俊。《十六国春秋辑补。卷七四。前凉录。索紞传》:「游学京师,交结时贤。」也称为「时彦」。
《国语辞典》:崇德  拼音:chóng dé
1.尊崇有德的人。《书经。武成》:「惇信明义,崇德报功。」《礼记。王制》:「上贤以崇德,简不肖以绌恶。」
2.充盛道德。《论语。颜渊》:「主忠信,徙义,崇德也。」
3.发扬盛德。《易经。豫卦》:「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
4.县名。位浙江省杭县东北,城濒运河,旧称为「石门」。
5.清太宗的年号(西元1636~1643)。
《國語辭典》:不德  拼音:bù dé
不道德。如:「她只是向他微笑一下,就得了个不德的罪名!太荒唐了吧!」
《漢語大詞典》:贤侯(賢侯)
对有德位者的敬称。 三国 魏 邯郸淳 《赠吴处玄诗》:“见养贤侯,於今四祀。” 唐 权德舆 《武公神道碑铭》:“中朝名卿大夫,四方贤侯通人,多与公为道义之交。”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驿里相逢》:“盛德感贤侯,相逢信非偶。” 清 全祖望 《新会张明府惕庵以予将去粤有诸生无福之叹》诗:“孤负贤侯属望奢,几时带草尽开花。”
分類:有德敬称
《國語辭典》:民望  拼音:mín wàng
1.人民的希望。《汉书。卷六四下。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终军》:「以从民望,干名采誉。」三国魏。曹植〈七启〉八首之八:「民望如草,我泽如春。」
2.众人所属望,即众人的示范、榜样。《孟子。离娄下》:「寇至则先去,以为民望。」
《國語辭典》:善士  拼音:shàn shì
1.品行端正之士。《孟子。万章下》:「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庄子。徐无鬼》:「其为人洁廉善士也。」
2.慈善好施之士。《西游记》第七回:「你是那方善士,敢来止住刀兵问我?」
《國語辭典》:德望  拼音:dé wàng
道德与声望。《晋书。卷七七。陆晔传》:「以玩有德望,乃迁侍中、司空,给羽林四十人。」《宋史。卷四二八。道学传二。杨时传》:「时安于州县,未尝求闻达,而德望日重。」
《國語辭典》:先德  拼音:xiān dé
1.先人的德行。《战国策。赵策二》:「嗣立不忘先德,君之道也。」《文选。任昉。百辟劝进今上笺》:「况世哲继轨,先德在民。」
2.有德行的前辈。《文选。谢朓。齐敬皇后哀策文》:「先德韬光,君道方被。」唐。张九龄〈酬周判官巡至始兴会改秘书少监见贻之作兼呈耿广州〉诗:「阴庆荷先德,素风惭后裔。」
《漢語大詞典》:怀德(懷德)
(1).感念恩德。书·洛诰:“王伻 殷 乃承叙万年,其永观朕子怀德。”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及 周 之盛时,天下和洽,四夷乡风,慕义怀德。”北史·贺拔胜传:“ 胜 自是以后,每执弓矢,见鸟兽南向者,皆不射之,以申怀德之意。” 郭沫若 《蔡文姬》第四幕:“他们对于丞相特别是畏威怀德。”
(2).怀有德行。《诗·大雅·板》:“怀德惟寧,宗子维城。” 高亨 注:“怀德,有德。”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诸大夫怀德抱术,各守一分以保社稷,孤何忧焉。” 唐 韩愈 《袁氏先庙碑》:“至司徒 安 ,怀德於身, 袁氏 遂大显。” 明 刘基 《樵渔子对》:“是故怀德之士,莫不龙跃九渊,凤翥高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