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德门(德門)  拼音:dé mén
有德之家。《南史。卷一九。列传。谢方明》:「方明行己之度,玄晖藻缋之奇,各擅一时,可谓德门者矣。」唐。韩愈 祭左司李员外太夫人文:「胄于茂族,配此德门。克成厥家,享有全福。」
分類:有德
《漢語大詞典》:秋实(秋實)
(1).秋季成熟的谷物及果实。管子·国蓄:“春赋以歛繒帛,夏贷以收秋实。” 汉 王充 论衡·异虚:“见春之微叶,知夏之有茎叶,覩秋之零实,知冬之枯萃,桑穀之生,其犹春叶秋实也。” 宋 梅尧臣 《凝碧堂》诗:“今来莲已枯,碧水堕秋实。”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二七:“只是场师消遣法,不求秋实不看花。”
(2).比喻人的德行成就。三国志·魏志·邢颙传:“採庶子之春华,忘家丞之秋实。”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励行,秋实也。”
(3).喻指有德行的人。晋书·应詹传:“收春华於京輦,採秋实於巖藪。”
《漢語大詞典》:德人
(1).有德的人。指德操高尚者。庄子·天地:“德人者,居无思,行无虑,不藏是非美恶。” 汉 贾谊 《鵩鸟赋》:“德人无累兮,知命不忧。” 宋 秦观 《俞紫芝字序》:“天下皆知有物所以失己也,不知有己所以失己也。,而德人知之。” 清 梅曾亮 《〈阮小咸诗集〉序》:“君之子 肇星 以诗稿属序。余读之,清婉恬适,如君其人,不以不得志於有司也,而有怨词,有矜气,真德人之音也。”
(2). 明 代初期对高级官员母、妻的封号。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八:“ 洪武 八年, 宋濂 官礼部侍郎,封 濂 母 陈氏 、妻 贾氏 为德人。见誥命。后无‘德人’之称。”
《國語辭典》:老宿  拼音:lǎo sù
高僧或年老的学者。《三国志。卷九。魏书。曹真传》南朝宋。裴松之。注:「于时曹爽辅政,以范乡里老宿,于九卿中特敬之,然不甚亲也。」宋。苏轼 赠惠山僧惠表诗:「山中老宿依然在,案上楞严已不看。」
《國語辭典》:老成人  拼音:lǎo chéng rén
1.德高望重的长者。语出《诗经。大雅。荡》:「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元史。卷一二六。列传。安童列传》:「内外官须用老成人,宜令儒臣姚枢等入省议事。」晋。袁宏《后汉纪》卷三○:「公年过七十,行不踰矩,可谓老成人矣。」
2.年老敦厚者。《水浒传》第四四回:「当日和杨林却入蓟州城里来寻他。两个寻问老成人时,都道不认得。」《二刻拍案惊奇》卷五:「起初止是一两个人,后来簸箕般围将转来。你诘我问,你喧我嚷。真珠姬慌慌张张,没口得分诉,一发说不出一句明白话来。内中有老成人摇手,叫四旁人莫嚷。」
3.练达稳重的人。《元史。卷一四○。列传。太平列传》:「太平资性开朗正大,虽在弱龄,俨然如老成人。」《辽史。卷八○。列传。萧朴》:「朴幼如老成人。及长,博学多智。」
4.故旧之臣。《明史。卷二二四。列传。陆光祖》:「十一年冬,荐起南京兵部右侍郎。甫旬日,召为吏部。悉引居正所摈老成人,布九列。」
《漢語大詞典》:世载(世載)
(1).谓某种事迹世代见于记载。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 吴芮 之王,祚由 梅鋗 ;功微势弱,世载忠贤。” 南朝 陈 徐陵 《徐州刺史侯安都德政碑》:“世载雄豪,卓富拟於公侯。”周书·李远传:“诸人并世载忠贞,沐浴教义。”
(2).指世代有德。文选·任昉〈为褚谘议蓁让代兄袭封表〉:“臣 賁 世载承家,允膺长德。” 李善 注:“国语曰:‘ 祭公谋父 曰:奕世载德。’ 韦昭 曰:载,成也。”北齐书·儒林传·马敬德:“﹝ 马元熙 ﹞於是以孝经入授皇太子,儒者荣其世载。”
(3).世人称传。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纥干弘神道碑》:“公始青衿,风神世载,猛兽不惊,家禽能对。”
(4).世代。 前秦 王嘉 拾遗记·殷汤:“世载辽絶,而或出或隐。在 轩辕 之世,为司乐之官。及 殷 时,总修 三皇五帝 之乐。”
《國語辭典》:人瑞  拼音:rén ruì
人中的祥瑞,多指有德行或高寿的人。如:「百岁人瑞」。汉。王褒〈四子讲德论〉:「今海内乐业,朝廷淑清,天符既章,人瑞又明,品物咸亨。」《老残游记》第一七回:「这里人瑞却躺到烟炕上去烧烟,嘴里七搭八搭的同老残说话。」
《漢語大詞典》:惇史
有德行之人的言行记录。礼记·内则:“凡养老,五帝宪,三王有乞言。五帝宪,养气体而不乞言,有善则记之为惇史。” 孔颖达 疏:“言老人有善德行则纪録之,使众人法则,为惇厚之史。”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乞言纳诲,著在惇史。” 唐 李德裕 《幽州纪圣功碑铭》:“圣上嘉其动而中礼,乃命宰臣採其元功,传於惇史。” 清 钱谦益 《吴门送福清公还闽》诗之六:“摒挡篋箱留諫草,欲令惇史记 唐尧 。”
《國語辭典》:贵德(貴德)  拼音:guì dé
1.以德为贵。《礼记。曲礼上》:「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
2.显贵而有德望的人。晋。孙绰 情人碧玉歌二首之一:「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感郎千金意,惭无倾城色。」
3.县名。位于青海省西宁县西南,北界湟中县,东连循化县,东南接同仁县,西、北临黄河。物产以毛皮为大宗。
《國語辭典》:民德  拼音:mín dé
人民的道德。《论语。学而》:「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漢語大詞典》:文敏
(1).敏而有德。国语·晋语七:“公曰: 荀家 惇惠, 荀会 文敏, 黶 也果敢, 无忌 镇静,使兹四人者为之。”
(2).博学聪敏。 汉 蔡邕 《胡公碑》:“文敏畅乎庶事,密静周乎枢机。帝用嘉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 刘 刁 礼吏而宠荣, 景纯 文敏而优擢。”
《國語辭典》:旌德  拼音:jīng dé
表彰有善行的人。晋。桓温〈荐谯元彦表〉:「旌德礼贤,化道之所先。」《周书。卷一○。邵惠公颢传》:「旌德树善,有国常规。」
分類:表彰有德
《漢語大詞典》:让德(讓德)
(1).逊让于有德之人。语本书·舜典:“ 舜 让于德,弗嗣。” 蔡沉 集传:“让于有德之人也。” 北周 庾信 《为晋阳公进玉律秤尺斗升表》:“白环表让德之符,玄珪告成功之瑞。” 倪璠 注引帝王世纪:“ 西王母 慕 舜 之德,来献白环。”
(2).将自己的德行归功于他人。礼记·祭义:“天子有善,让德於天;诸侯有善,归诸天子。”
(3).谦让的品德。魏书·崔光韶传:“属逢 唐 朝,耻无让德。”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四章:“且各曹长被举之人,亦必须让三让再以副举贤若 夔龙 之美事,及再三为大众所推乃得受之,以弘让德而镇嚣争焉。”
《國語辭典》:右列  拼音:yòu liè
1.武官。因朝官班次,皆文职居左,武职居右,故称为「右列」。
2.超群的人。南朝梁。江淹〈伤爱子赋〉:「谓比方于右列,望齐英于前修。」
《漢語大詞典》:上贤(上賢)
(1).推崇有德才的人。上,通“ 尚 ”。老子:“不上贤,使民不争。”韩非子·忠孝:“是废常上贤则乱,舍法任智则危。故曰:上法而不上贤。”汉书·艺文志序:“选士大射是以上贤。”
(2).德才超著的人。荀子·正论:“上贤禄天下,次贤禄一国,下贤禄田邑。”《汉书·翼奉传》:“ 周 至 成王 ,有上贤之材,因 文 武 之业,以 周 召 为辅,有司各敬其事,在位莫非其人。” 晋 傅玄 《傅子》卷四:“以 曄 之明智权计,若居之以德义,行之以忠信,古之上贤,何以加诸。”
(3).谓德才超人。 康有为 《大同书》丙部:“士人民家,则虽以 孔子 之至贤,仅摄相事; 颜渊 之上贤,不得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