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君子动口,小人动手(君子动口,小人动手)  拼音:jūn zǐ dòng kǒu,xiǎo rén dòng shǒu
(谚语)有德性的人讲道理,而德性卑劣的人却只会动手打人。《官场现形记》第四四回:「有什么话,我们当面讲讲开,俗语说的好,叫做是『君子动口,小人动手』,怎么你二位连这两句话都不晓得吗?」
《国语辞典》: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拼音:huáng tiān wú qīn,wéi dé shì fǔ
上天公正无私,只帮助有德的人。《书经。蔡仲之命》:「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
《国语辞典》:君子不夺人所好(君子不夺人所好)  拼音:jūn zǐ bù duó rén suǒ hào
(谚语)有德性的人不抢夺他人喜爱的东西。如:「有道是『君子不夺人所好』,既然郎有情,妹有意,你何不成全他们?」
《国语辞典》:窈窕淑女  拼音:yǎo tiǎo shú nǚ
体态美好又有德性的女子。《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隋书。卷三六。后妃传。序》:「窈窕淑女,靡有求于寤寐;铿锵环佩,鲜克嗣于徽音。」
《漢語大詞典》:祖功宗德
谓祖有功而宗有德。古代王朝尊始祖或开国之君为祖。有开创之功,其后有德之君则尊为宗。《孔子家语·庙制》:“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谓之祖宗者,其庙皆不毁。” 唐 韩愈 《请迁玄宗庙议》:“天子上祭七庙,典籍通规,祖功宗德,不在其数。”《旧唐书·礼仪志一》:“况祖功宗德,道冠百王;尽圣穷神,业高千古。” 明 归有光 《嘉靖庚子科乡试对策一》:“我国家列圣相承,代有作述,所以阐扬祖功宗德,亦既备矣。”《水浒后传》第三一回:“亏祖功宗德,挣下基业,使我安享,真是难得!只是世子尚幼,恐百年之后,不能无虑。”按,周礼·天官·大宰“祀五帝,则掌百官之誓戒与其具脩” 清 孙诒让 正义:“窃谓祖功宗德之説,当以始祖为祖功,其后有德者则宗之,宗无数,而祖则一而已。”
《国语辞典》:德高年劭  拼音:dé gāo nián shào
年纪大而有德望的人。参见「年高德劭」条。
《国语辞典》:德劭年高  拼音:dé shào nián gāo
年纪大而有德望。参见「年高德劭」条。
《国语辞典》:德硕年高(德硕年高)  拼音:dé shuò nián gāo
年纪大而有德望。参见「年高德劭」条。
《漢語大詞典》:耇德
亦作“耉德”。 年高有德之人。三国志·魏志·管宁传:“耇德不降,则鸣鸟弗闻。” 清 龚自珍 《明按察司佥事金君石阙铭》:“考耉德于乡邦,剥玄石而失姓。”参见“ 耇造 ”。
分類:年高有德
《漢語大詞典》:耇造
语出书·君奭:“耇造德不降,我则鸣鸟不闻。” 孙星衍 疏:“言天不降下老成德之人,我则犹望鸣凤之不可闻也。”后以“耇造”指老成或老成之人。 清 姚鼐 《家铁松中丞七十寿序》:“大臣蒙锡福而佐嘉謨者,又皆耇造之人。”
分類:老成
《漢語大詞典》:慧德
聪明有德行。红楼梦第七八回:“姊娣悉慕媖嫻,嫗媪咸仰慧德。”
《國語辭典》:比屋可封  拼音:bì wū kě fēng
家家户户都可封爵。比喻教化有成就,国家多贤人。《尚书大传。卷五。略说》:「周人比屋可封。」《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天下安澜,比屋可封。」也作「比屋而封」。
《漢語大詞典》:大和上
即大和尚。用以称年高有德的佛教僧人。 日本 淡海三船 有记载 中国 唐 代高僧 鉴真 东渡 日本 的《唐大和上东征传》
《國語辭典》:崇德报功(崇德報功)  拼音:chóng dé bào gōng
封赏有德行、有功业的人。《书经。武成》:「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唐。杨烱〈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考于周典,崇德报功;稽于春秋,策勋命爵。」
《國語辭典》:仁言利博  拼音:rén yán lì bó
有德者的言论,能使众人受益。语本《左传。昭公三年》:「君子曰:『仁人之言,其利博哉!晏子一言,而齐侯省刑。』」
《漢語大詞典》:仁人义士(仁人義士)
有德行并信守节义的人。 明 方孝孺 《云敞赞》:“古之仁人义士,视刀锯如饮食。” 鲁迅 《花边文学·倒提》:“然而我们从古典里,听熟了仁人义士来解倒悬的胡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