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局正
谓有气度而纯正。晋书·任恺传:“后承间言 愷 忠贞局正,宜在东宫,使护太子。”
《漢語大詞典》:肾气(腎氣)
中医以为五脏各有气,肾气为先天之根本,关系人的生长发育和寿夭。《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髮长。”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肾气有时閒浊,在太阴脉口而希,是水气也。”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序列上·四时用药例:“长夏省甘增咸以养肾气。”
《国语辞典》:气腾腾(气腾腾)  拼音:qì téng téng
1.形容有气概、有气度的样子。元。乔吉《扬州梦》第一折:「志昂昂包古今赡宇宙,气腾腾吐虹霓贯斗牛。」也作「气棱棱」。
2.形容热气上升。《水浒传》第六回:「见一个土灶,盖著一个草盖,气腾腾撞将起来。智深揭起看时,煮著一锅粟米粥。」
《國語辭典》:展样(展樣)  拼音:zhǎn yang
1.气度豁达。《红楼梦》第六七回:「真是大户人家的姑娘,又展样,又大方。」
2.形式大方的物品。
《漢語大詞典》:烈壮(烈壯)
壮烈。勇敢有气节。三国志·魏志·吕布传“ 太祖 之禽 宫 也”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典略》:“﹝ 陈宫 ﹞刚直烈壮,少与海内知名之士皆相连结。”
《漢語大詞典》:豪毅
富贵有气派。 唐 李贺 《嘲少年》诗:“长金积玉夸豪毅,每揖闲人多意气。”
《國語辭典》:阔气(闊氣)  拼音:kuò qi
豪华奢侈。如:「这个人阔气得很。」
《漢語大詞典》:五臭
(1).五种气味。庄子·天地:“五臭薰鼻,困惾中顙。” 成玄英 疏:“五臭,谓羶、薰、香、鯹、腐。”按,礼记·月令中代表四时之“臭”,亦共五种:春为羶,夏为焦,中央为香,秋为腥,冬为朽。
(2).指五种有气味的植物。管子·地员:“五粟之土……五臭生之:薜荔、白芷、蘪芜、椒、连。”
《國語辭典》:无声无臭(無聲無臭)  拼音:wú shēng wú xiù
没有声音、气味。语出《诗经。大雅。文王》:「上天之载,无声无臭。」比喻湮没不彰、默默无闻。《孽海花》第一七回:「先几个月风声很紧,后来慢慢懈怠,竟无声无臭起来。」《近十年之怪现状》第三回:「起初的时候,莫不是堂哉皇哉的设局招股,弄到后来,总是无声无臭的就这么完结了。」
《國語辭典》:堂而皇之  拼音:táng ér huáng zhī
1.光明正大,理直气壮。如:「这些话讲得堂而皇之,令人无法辩驳。」
2.引申为不遮掩,公开大方的意思。如:「你如此作法,不更叫对方有理由堂而皇之地质疑你吗?」
《漢語大詞典》:休休有容
语本书·秦誓:“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后因以“休休有容”形容君子宽容而有气量。 明 李贽 《大臣总论》:“但能忍辱者,亦妙於趋时;务结主者,尤贵於含垢。此非休休有容者不能也。”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史料·骆文忠公遗爱:“ 骆公 以休休有容之度,适莅是邦而逢其盛,每与诸公共事,颇能不掣其肘,不掩其长,以故勋望日隆。” 陶成章 《浙案纪略·敖嘉熊传》:“ 敖嘉熊 以休休有容之度,兼能善为大计,岂仅方面之才,直可含盖万有。”
《国语辞典》:男子汉大丈夫(男子汉大丈夫)  拼音:nán zǐ hàn dà zhàng fū
形容有气节、有原则的男子。《红楼梦》第六回:「有了钱就顾头不顾尾,没了钱就瞎生气,成个什么男子汉大丈夫了。」
《国语辞典》:悒郁不忿(悒郁不忿)  拼音:yì yù bù fèn
心中有气,压抑著不表现出来。《红楼梦》第五回:「便是那小丫头们,亦多喜与宝钗去顽。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宝钗却浑然不觉。」
《国语辞典》:气艇(气艇)  拼音:qì tǐng
一种有气囊的飞行器。参见「飞艇」条。
《漢語大詞典》:愤迅(憤迅)
奋迅。指兽跑迅疾而有气势。 清 袁枚 续新齐谐·虎投河:“﹝虎﹞忽跃起扑儿,遂堕水中。愤迅腾掷,谿水为沸。”参见“ 奋迅 ”。
《漢語大詞典》:奋迅(奮迅)
(1).形容鸟飞或兽跑迅疾而有气势。尔雅·释畜“絶有力,奋” 晋 郭璞 注:“诸物有气力多者,无不健自奋迅,故皆以名云。”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三:“马即能起,奋迅嘶鸣,饮食如常。” 唐 刘禹锡 《连州腊日观莫徭猎西山》诗:“猜鹰屡奋迅,惊麏时跼跳。” 宋 苏轼 《次韵子由书李伯时所藏韩干马》:“龙膺豹股头八尺,奋迅不受人间羈。” 赵朴初 《寿阳曲·锡兰纪游》:“ 僧伽罗 奋迅狮儿多健武,却别有一股媚嫵。”
(2).精神振奋,行动迅速。后汉书·耿纯传:“大王以龙虎之姿,遭风云之时,奋迅拔起,期月之间兄弟称王。” 唐 王维 《老将行》:“ 汉 兵奋迅如霹靂,虏骑崩腾畏蒺藜。” 金 元好问 《入济源寓舍》诗:“奋迅旧嫌扶老杖,龙钟今属负暄墙。” 陈毅 《雪夜行军》诗:“冲破黑夜,奋迅行军。”
(3).振起。 汉 扬雄 《剧秦美新》:“会 汉祖 龙腾 丰 沛 ,奋迅 宛 叶 。”晋书·谢安传:“缮甲俟会,思更奋迅。”明史·袁崇焕传:“顾勇猛图敌,敌必讎;奋迅立功,众必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