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10,分3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九有
十八有
有一人
有上士
有支
有支习气
有手
有心位
有主物
有分别
有分识
有句
有名无实
有因论
有因无果
九有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又云九居。三界中有情乐住之地处有九所。名曰九有情居,又云九众生居。略云九有,又云九居:一欲界之人与六天,二初禅天,三二禅天,四三禅天,五四禅天中之无想天,六空处,七识处,八无所有处,九非想非非想处(此中除无想非想名七识住)。俱舍论八曰:「前七识住及第一有无想有情,是名为九。诸有情类唯于此九欣乐住故,立有情居,馀处皆非,不乐住故。」大乘义章八末曰:「此之九处,众生乐住名众生居。」增一阿含经有九众生居品。寄归传一曰:「创成正觉龙河,九有兴出尘之望。」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九有情居)
九有情居
【佛学大辞典】
(名数)有情乐住之处有九种也。又曰九众生居,亦曰九居:一欲界之人天,二梵众天,三极光净天,四遍净天,五无想天,六空无边处,七识无边处,八无所有处,九非想非非想处。长阿含经九曰:「云何九觉法?谓九众生居。或有众生若干种身,若干种想,天及人是,是初众生居。或有众生若干种身而一想者,梵光音天,最初生时是,是二众生居。或有众生一身若干种想,光音天是,是三众生居。或有众生一身一想,遍净天是,是四众生居。或有众生无想无所觉知,无想天是,是五众生居。复有众生空处住,是六众生居。复有众生识处住,是七众生居。复有众生不用处住,是八众生居。复有众生有想无想处住,是九众生居。」此于七识住,加无想天与非想非非想处也。俱舍论八曰:「诸有情类唯于此九欣乐住故,立有情居。馀处皆非,不乐住故。言馀处者,谓诸恶处,非有情类自乐居中。恶业罗刹,逼之令住故。彼如牢狱,不立有情居。第四静虑,除无想天,馀非有情居。」又大乘义章八末,谓「九众生居如经中所说。何故说之?则以破外道之总计故也。有诸外道,总计以众生为神我,择善而居。佛为破之,故说斯九。是众生之居,非我之居也。」诸经说此者甚多。
【佛学常见辞汇】
三界中有情乐住的地方共有九所,叫做九有情居,或九众生居,简称九有,或九居,即欲界之人与六天、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中之无想天、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
十八有
【佛学大辞典】
(名数)十八空所破十八种之妄执谓之十八有,止观三之一曰:「破十八有云十八空。」
有一人
【佛学大辞典】
(公案)谓寂然不动自證独悟之佛也。与赵州所谓屋里之真佛同。圆智禅师问石霜和尚曰:有一人无出入息,速道将来。霜曰:不道。圆曰:因何不道?霜曰:不将来。又问鲁祖:出息不涉众缘,入息不居阴界,住此意时如何?祖曰:有一人无出入气息。
有上士
【佛学大辞典】
(术语)等觉之菩萨也。四教义十曰:「问曰:为定用金刚智断无明,为用妙觉智断无明耶?答曰:涅槃经云:有所断者名有上士,无所断者名无上士。」
有支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二支之一。唯识述记八本曰:「有谓三有,支者因义今义,即三有因,生善恶趣差别因也。」(参见:十二因缘)
【佛学常见辞汇】
十二支之一。(参见:十二因缘)
有支习气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种习气之一。谓为三有因之熏习气分,能招三界异熟果法之业种也。有二种。一招人天之善果者,二招三恶趣非爱之果者。成唯识论八曰:「有支习气,谓招三界异熟业种。有支有二:一有漏善,即是能招可爱业。二诸不善,即是能招非爱果业。随二有支所熏成种,令异熟果善恶趣别。」
有手
【佛学大辞典】
(杂名)Hastin,象之别名。百论疏上之下曰:「象有七肢,以手胜故,从胜受名为有手。故外国人,呼象以为有手。婆沙云:佛经说信是象手,如象手能取众生数非众生数物。信能取善法,故知外国道俗,通名象为有手。」
有心位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心王起时。对于无心位而言。小乘萨婆多部不许二心并起,故不论六识中何者动作时名为有心位。大乘许八识俱起,七八二识恒相续而不止,故不论有无。又前五识必伴第六识而起。故唯就第六识之起不起而论有心无心。见成唯识论七。
有主物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有主之财物也。略有四种:一、三宝之物,二、人之物,三、鬼神之物,四、畜类之物。取此等有主物,则成盗罪。见行事钞中,资持记中一之四。
有分别
【佛学大辞典】
(术语)有分别作用之意。对于无分别而言。六识中眼等五识,唯有寻伺相应之自性分别,故俱舍论二,名之为无分别,第六意识,并具散慧相应之计度分别及定散诸念之随念分别,能分别所缘之境,故名之为有分别。成唯识论七亦曰:「于彼所缘能明了取,异于眼等识,故非无用,由此圣教说彼意识名有分别。」又对于无分别正体智而名其馀后得等智为有分别。即缘境分别种种之差别智也。
有分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阿赖耶识之异名。了义灯四本曰:「上座部分别说部,立为有分识。」
有句
【佛学大辞典】
(术语)就有无之义立四句而分别之时,第一句曰:「有而非无」,是有句也。第二句曰:「无而非有」,是无句也。第三句曰:「亦有亦无」,是双亦句也。第四句曰:「非有非无」,是双非句也。
【三藏法数】
谓外道或计:我与五蕴之身皆有,是名有句,即著常见。(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
有名无实
【佛学大辞典】
(术语)唯有假名而无实体之意。即世俗之法,皆为因缘假成,如瓶车等,唯有名而无其实体也。涅槃经十三有曰:「有名无实者,如我众生,乃至旋火轮及名句等五种世法,是名世谛。」
有因论
【佛学大辞典】
(术语)立有实因而生实果是一种之邪见,谓之有因论。佛教由无生之本义破此有因论。四卷楞伽经四曰:「野马犍闼婆,世间种种事,无因而相现,折伏有因论,申畅无生义。申畅无生者,法流永不断。」
有因无果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外道四执之一。(参见:四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