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二二四
余经,字朝纲,号石龙。顺德人。明武宗正德十五年(一五二〇年)进士。授行人,使蜀。寻擢刑科给事中,以事见忌,左迁漳浦县丞。擢瓯宁令,卒于官。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七有传。
维基
余经(1479年—?),字崇一,广东广州府顺德县人。弘治十七年(1504年)甲子科广东乡试第二十八名举人,正德十六年(1521年)中式辛巳科会试第一百四十三名,三甲第八十二名进士,授行人司行人,选刑科给事中,以事降为漳浦县丞,升瓯宁县知县,调山西高平县知县,卒于任内。。
徐朝纲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2 【介绍】: 明云南晋宁人。万历二十八年举人。天启元年授安顺推官。到任即署府事。次年,安邦彦反,攻城,朝纲督战被执,除长子天凤在京外,一门俱死。
张朝纲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张朝纲,字思勋,别号楚台,一号五孳,福建泉州府同安县军盐籍晋江县人。九岁能文,万历三十四年(1606)丙午科举人,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进士,初授浙江丽水县知县,调繁永嘉县。在永嘉时,有豪强之子杀人,府太守及邻县县令暗有旨令皆不闻不问,他依法查处而得罪人去职还乡。五年后重新启用,历任江西金溪县知县、户部云南司主事、广西苍梧副使,卒于官。
《國語辭典》:朝纲(朝綱)  拼音:cháo gāng
1.朝廷的制度、纪律。《后汉书。卷七九。儒林传。论曰》:「自桓、灵之间,君道秕僻,朝纲日陵。」《三国演义》第二○回:「近日操贼弄权,欺压君父;结连党伍,败坏朝纲。」
2.朝廷。《儒林外史》第七回:「这甚窄,况且离朝纲又远,这里住著不便。」
《國語辭典》:朝廷  拼音:cháo tíng
1.君主视事听政的地方。《南史。卷三二。列传。张邵》:「出入朝廷,皆拭目惊观之。」《儒林外史》第四五回:「他而今官大了,是翰林院大学士,又带著左春坊,每日就要站在朝廷大堂上暖阁子里议事。」
2.君主时代的政府。《三国演义》第二回:「朝廷加皇甫嵩为车骑将军,领冀州牧。」《文明小史》第一七回:「说什么朝廷指日就要把八股全然废掉,又说什么专考策论。」
3.皇帝。《后汉书。卷六六。陈王列传。王允》:「朝廷幼小,恃我而己,临难苟免,吾不忍也。」《儒林外史》第四五回:「听见前日辞朝的时候,他一句话回的不好,朝廷把他身子拍了一下。」
《國語辭典》:乾纲(乾綱)  拼音:qián gāng
1.上天的法则。《晋书。卷五二。华谭传》:「圣人之临天下也,祖乾纲以流化。」
2.君权。晋。范宁〈春秋谷梁传序〉:「昔周道衰陵,乾纲绝纽。」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一四出:「恨权臣协谋助党,专朝政颠覆乾纲。」
3.戏称夫权。
《漢語大詞典》:乾维(乾維)
(1).天的纲维。 唐 李义府 《在嶲州遥叙封禅》诗:“飞声总地络,腾化抚乾维。” 明 李东阳 《送伍广州诗序》:“乾维所覆,地络所至,其间名山胜地遗跡巨浸,固未易以枚举。”
(2).朝纲;君权。晋书·刘琨祖逖传论:“及金行中毁,乾维失统;三后流亡,递縈居彘之祸;六戎横噬,交肆长蛇之毒。”
(3).易·说卦:“乾,西北之卦也。”因以“乾维”指西北方。 南朝 宋 刘义恭 《白马赋》:“是以 周 称 踰轮 , 汉 则 天駟 ,体自乾维,衍生坎位,伊赭白之为俊,超絶世而称驥。”
《漢語大詞典》:乾纽(乾紐)
犹乾纲,朝纲。 南朝 宋 谢庄 《孝武皇帝歌》:“玄极弛驭,乾纽坠绪。”
分類:朝纲
《漢語大詞典》:干纲
1.天的纲维,天道。
2.朝纲;君权。
3.夫纲,夫权。
《漢語大詞典》:皇辔(皇轡)
皇帝车驾上驭马的缰绳。借指皇权或朝纲。 晋 葛洪 抱朴子·交际:“往者, 汉 季陵迟,皇轡不振,在公之义替,纷竞之俗成。”
《漢語大詞典》:顿纲振纪(頓綱振紀)
整顿朝纲,重振法纪。资治通鉴·周显王四十八年:“夫贤者,其德足以敦化正俗,其才足以顿纲振纪。” 胡三省 注“顿,谓整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