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朦胧(朦朧)  拼音:méng lóng
1.月色昏暗的样子。唐。来鹄 寒食山馆书情诗:「蜀魄啼来春寂寞,楚魂吟后月朦胧。」《西游记》第八一回:「睁著一双不白不黑的金睛眼,天惨淡,月朦胧;拿著一条不短不长的金箍棒,来无影,去无踪。」
2.不清楚、模糊。唐。李峤〈早发苦竹馆〉诗:「合沓岩嶂深,朦胧烟雾晓。」《红楼梦》第四一回:「只说歇歇,不承望身不由己,前仰后合的、朦胧两眼,一歪身就睡熟在床上。」
3.糊涂。《西游记》第三回:「我老孙超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已不伏他管辖,怎么朦胧,又敢来勾我?」
《国语辞典》:朦胧朦胧(朦胧朦胧)  拼音:méng lóng méng lóng
浅睡、稍憩,眯一下眼。《西游记》第二八回:「当时也只说朦胧朦胧就起来,岂知走路辛苦的人,丢倒头,只管齁齁睡起。」
《国语辞典》:朦胧恍惚(朦胧恍惚)  拼音:méng lóng huǎng hū
神志迷糊不清。《红楼梦》第五回:「那宝玉忙止歌姬不必再唱,自觉朦胧恍惚,告醉求卧。」
《国语辞典》:朦胧保举(朦胧保举)  拼音:méng lóng bǎo jǔ
官员不查明属下所立下的功劳是否属实,便胡乱呈报上级。见《六部成语注解。吏部。朦胧保举》。
《漢語大詞典》:醉眼朦胧(醉眼朦朧)
见“ 醉眼矇矓 ”。
《高级汉语词典》:朦里朦胧
迷迷糊糊,不真切,不明了
《國語辭典》:葱茏(蔥蘢)  拼音:cōng lóng
草木青翠茂盛的样子。唐。刘禹锡〈阙下待传点呈诸同舍〉诗:「山色葱茏丹槛外,霞光泛滟翠松梢。」唐。元稹《莺莺传》:「遥天初缥缈,低树渐葱茏。」
《國語辭典》:蒙昧  拼音:méng mèi
昏昧不懂事。唐。韩愈 答崔立之书:「设使与夫今之善进取者,竞于蒙昧之中,仆必知其辱焉。」
《國語辭典》:濛昧  拼音:méng mèi
昏暗不明。南朝宋。鲍照〈还都道中〉诗三首之三:「霮䨴冥隅岫,濛昧江上雾。」
《國語辭典》:矇昧  拼音:méng mèi
1.眼睛看不清。汉。蔡邕〈瞽师赋〉:「夫何矇昧之瞽兮,心穷忽以郁伊。」
2.不开通、不明理。《三国志。卷四二。蜀书。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谯周》:「昔在鸿荒,矇昧肇初,三皇应箓,五帝承符,爰暨夏、商,前典攸书。」
《國語辭典》:蒙茏(蒙蘢)  拼音:méng lóng
草木茂密。《汉书。卷四九。晁错传》:「萑苇竹箫,屮木蒙茏,支叶茂接,此矛鋋之地也。」也作「蒙笼」。
《漢語大詞典》:葱笼(葱籠)
亦作“葱笼”。
(1).形容草木青翠而茂盛。 唐 元稹 《春》:“洞房闲窈窕,庭院独葱笼。” 唐 黄滔 《谢试官》:“伏惟博士鸣 岐 瑞质,歌 郢 至音,葱笼而 张 柳风垂,逈拔而 嵇 松雪峭。”《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中国之改造(三)》:“使遍山树木葱笼,鬱鬱苍苍,则保水之力极大而水源深远。”
(2).犹朦胧。 唐 白居易 《晓上天津桥闲望》诗:“星河隐映初生日,楼阁葱笼半出烟。” 唐 姚合 《和高谏议蒙兼宾客时入翰苑》:“鐘声迢递银河晓,林色葱笼玉露秋。”
《國語辭典》:乜斜  拼音:miē xie
1.眼睛眯成一条缝而下视、斜视。《红楼梦》第八回:「宝玉乜斜倦眼道:『你要走,我和你一同走。』」
2.糊涂、痴呆。元。无名氏《红绣鞋。看黄卷消磨永夜曲》:「倒在我怀儿里撒乜斜。见他将文册放,我索将女工叠。」
3.走路歪歪倒倒的样子。元。王元鼎〈河西后庭花。走将来涎涎瞪瞪冷眼儿目岑套,柳叶儿〉曲:「走将来乜斜头撒吣,不熨贴性儿希林。」
《漢語大詞典》:蒙瞳(矇瞳)
(1).昏愦;糊涂。 宋 陈亮 《甲辰答朱元晦书》:“ 亮 虽不肖,然口説得,手去得,本非闭眉合眼,矇瞳精神,以自附於道学者也。”
(2).迷糊;朦胧。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花姑子:“一夜,守者困怠并寐,生矇瞳中,觉有人揣而抁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董生:“醉态矇瞳,不知所见伊何,遂诬人若此。”
《國語辭典》:疏疏  拼音:shū shū
1.盛装的样子。《韩诗外传》卷三:「子路盛服以见孔子,孔子曰:『由疏疏者何也,……子路趋出,改服而入。』」
2.稀疏。唐。郑谷 江际诗:「杳杳渔舟破暝烟,疏疏芦苇旧江天。」宋。陆游 渔翁诗:「江烟淡淡雨疏疏,老翁破浪行捕鱼。」
《國語辭典》:烟月(煙月)  拼音:yān yuè
1.云雾笼罩的朦胧月色。唐。张九龄〈初发道中赠王司马兼寄诸公〉诗:「林园事益简,烟月赏恒馀。」
2.风花雪月等事。借指妓女。元。关汉卿《谢天香》第四折:「你不肯烟月久离金殿阁,我则怕好花输与富家郎。」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三折:「本是个显要龙图职,作伴著烟月鬼狐缠,可不先犯了个风流罪,落的价葫芦提罢俸钱。」
《國語辭典》:氛氲(氛氳)  拼音:fēn yūn
1.茂盛、丰盛。唐。白居易〈朱陈村〉诗:「去县百馀里,桑麻青氛氲。」
2.香气很浓的样子。
3.吉祥之气。《广韵。上平声。文韵》:「氛氲,祥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