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朦胧(朦朧)  拼音:méng lóng
1.月色昏暗的样子。唐。来鹄 寒食山馆书情诗:「蜀魄啼来春寂寞,楚魂吟后月朦胧。」《西游记》第八一回:「睁著一双不白不黑的金睛眼,天惨淡,月朦胧;拿著一条不短不长的金箍棒,来无影,去无踪。」
2.不清楚、模糊。唐。李峤〈早发苦竹馆〉诗:「合沓岩嶂深,朦胧烟雾晓。」《红楼梦》第四一回:「只说歇歇,不承望身不由己,前仰后合的、朦胧两眼,一歪身就睡熟在床上。」
3.糊涂。《西游记》第三回:「我老孙超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已不伏他管辖,怎么朦胧,又敢来勾我?」
《国语辞典》:朦胧朦胧(朦胧朦胧)  拼音:méng lóng méng lóng
浅睡、稍憩,眯一下眼。《西游记》第二八回:「当时也只说朦胧朦胧就起来,岂知走路辛苦的人,丢倒头,只管齁齁睡起。」
《国语辞典》:朦胧恍惚(朦胧恍惚)  拼音:méng lóng huǎng hū
神志迷糊不清。《红楼梦》第五回:「那宝玉忙止歌姬不必再唱,自觉朦胧恍惚,告醉求卧。」
《国语辞典》:朦胧保举(朦胧保举)  拼音:méng lóng bǎo jǔ
官员不查明属下所立下的功劳是否属实,便胡乱呈报上级。见《六部成语注解。吏部。朦胧保举》。
《漢語大詞典》:醉眼朦胧(醉眼朦朧)
见“ 醉眼矇矓 ”。
《高级汉语词典》:朦里朦胧
迷迷糊糊,不真切,不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