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芝栭
(1).亦作“ 芝檽 ”、“ 芝荋 ”。灵芝与木耳。二者皆属菌类,多生木上,可食。礼记·内则:“芝栭蔆椇,枣栗榛柿。” 郑玄 注:“芝音之;栭音而,本又作檽。” 孔颖达 疏:“芝栭者, 庾蔚 云:‘无华叶而生者曰芝栭。’ 卢氏 云:‘芝,木芝也。’ 王肃 曰:‘无华而实者名栭,皆芝属也。’”后汉书·马融传:“芝荋堇荁,蘘荷芋渠。” 晋 葛洪 抱朴子·塞难:“蠛蠓之育於醯醋,芝檽之产於木石。”
(2).画有灵芝纹彩的梁上短柱。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芝栭攅罗以戢孴,枝牚杈枒而斜据。” 张载 注:“芝栭,山节,方小木为之。” 李周翰 注:“栭,梁上短柱也,画以芝草之文。”
《國語辭典》:枝杈  拼音:zhī chā
树木分叉的小枝条。
《漢語大詞典》:鸾雀(鸞雀)
鸾车横木上所饰的金鸟。后汉书·舆服志上:“鸞雀立衡。” 刘昭 注引 徐广 曰:“置金鸟於衡上。”
《漢語大詞典》:寓木
寄生在树木上的植物。山海经·中山经:“又东北七十里,曰 龙山 ,上多寓木。” 郭璞 注:“寄生也,一名宛童。”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四·桑上寄生:“此物寄寓他木而生,如鸟立於上,故曰寄生、寓木、蔦木。俗呼为寄生草。《东方朔传》云:在树为寄生,在地为窶藪。” 清 钱谦益 《梅杓司诗序》:“余固知穷冬沍寒,当不与寓木蔓草俱尽也。”
《漢語大詞典》:抗席
(1).古葬具。墓穴中加于抗木上的苇席,用以御土。仪礼·既夕礼:“抗木横三缩二,加抗席三。” 郑玄 注:“席,所以御尘。”
(2).并立,抗衡。 清 陈田 《明诗纪事丙籤·顾清》:“ 东江 虽法 西涯 ,实导源 东坡 。古歌喷薄,鬱盘,可与 匏菴 抗席。”
《漢語大詞典》:跱衡
谓栖立于辕前横木上。文选·颜延之〈赭白马赋〉:“戒出豕之败御,惕飞鸟之跱衡。” 吕延济 注:“跱,立也。衡,车軛也。”
《漢語大詞典》:木芝
生于木上的真菌类植物。一说为紫芝的别名。 晋 葛洪 抱朴子·仙药:“五芝者,有石芝,有木芝,有草芝,有肉芝,有菌芝,各有百许种也。”文选·江淹〈杂体诗·效郭璞‘游仙’〉:“傲睨摘木芝,凌波采水碧。” 李善 注:“《本草经》曰:紫芝,一名木芝。” 清 陈淏子 《花镜·灵芝》:“五色芝,五品。木芝,十一品。草芝,十三品。石芝,七品。肉芝,五品。”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五·芝
《漢語大詞典》:雀饧(雀餳)
凝结在树木上的一种露水。古人迷信,认为不祥之兆。 宋 王陶 《谈渊》:“翰林侍讲学士 杜镐 ,博学有识。都城外有坟庄,一日若有甘露降布林木。子姪辈惊喜,白於 镐 。 镐 味之,惨然不懌。子姪啟请, 镐 曰:‘此非甘露,乃雀餳。大非佳兆,吾门其衰矣。’”一说,即甘露,祥瑞之兆。 宋 王钦臣 甲申杂记:“冬月常出木醴, 后主 以为甘露之瑞,俗呼为雀餳。”
《國語辭典》:木塞  拼音:mù sāi
用木栓的树皮层制成的软木塞。适合供瓶塞用。也称为「软皮塞儿」、「软木塞」。参见「软木塞」条。
《漢語大詞典》:切接
植物嫁接方法之一。截去砧木上部,在断面沿皮部并略带木质部垂直下切,然后将经斜削的接穗插入切缝扎牢。
《漢語大詞典》:蟠瘿(蟠癭)
指树木上的囊状的赘生物。 唐 罗隐 《谗书·善恶须人》:“譬刚劲之於朽蠹也,刚劲者以不得地而屈折,朽蠹者幸蟠癭而入焉。”
《漢語大詞典》:节槎(節槎)
树木上歧出的节。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二二章:“ 有万 干劲十足地挥舞着斧头,把带着银灰色树皮的杨木椽,砍成一般长……为了好看一点,他把大节槎也砍掉了。”
《漢語大詞典》:抗木
古葬具。棺椁上面的木架。木上加席,以挡住泥土。仪礼·既夕礼:“抗木横三缩二,加抗席三。” 郑玄 注:“抗,御也,所以御止土者。其横与缩各足掩壙。”《奴隶制时代·蜥蜴的残梦》引 郭宝钧 曰:“棺椁放置后,加抗木其上,此层陈列仪仗,殉者随仪仗排列,得全首领。”
《漢語大詞典》:素幭
古代盖在车前横木上的白绸。大戴礼记·礼三本:“大路车之素幭也。” 卢辩 注:“幭,覆式也。字亦或为幦,有虎幦、羔幦、鹿幦。此素幭盖织素丝为之。”管子·小称:“﹝ 齐桓公 ﹞曰:‘死者无知则已,若有知,吾何面目以见 仲父 於地下。’乃援素幭以裹首而絶。” 尹知章 注:“幭所以覆軨也。”
《国语辞典》:集苑集枯  拼音:jí yuàn jí kū
有的栖息在茂盛的树木上,有的栖息在乾枯的树枝上。语本《国语。晋语二》:「人皆集于苑,己独集于枯。」比喻人各有志,所以趋舍不同,境遇荣辱亦有所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