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文乐傀儡(文乐傀儡)  拼音:wén yuè kuǐ lěi
一种日本的偶戏。主角的木偶由三个人操作,次角如路人或女侍则仅由一人操作。演出时在三味线的伴奏下,操作者面无表情的在舞台上操作,舞台旁有吟唱者叙述剧情,并代木偶发言。
《国语辞典》:药发傀儡(药发傀儡)  拼音:yào fā kuǐ lěi
利用火药发动开关,使木偶活动的傀儡戏。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京瓦伎艺》:「李外宁,药发傀儡。」
《漢語大詞典》:布袋木偶
木偶戏的一个类别。木偶形体较小,头部连在布袋上,外加戏装。艺人以手伸入布袋,操纵木偶动作。又名手托傀儡。
《漢語大詞典》:水饰(水飾)
(1).游船上用水力机械操纵的各色木偶。 隋 杜宝 《水饰》:“总七十二势,皆刻木为之。或乘舟,或乘山,或乘平洲,或乘磐石,或乘宫殿。木人长二尺许,衣以綺罗,装以金碧,及作杂禽、兽、鱼、鸟,皆能运动如生,随曲水而行。又间以妓航,与水饰相次,亦作十二航,航长一丈,阔六尺,木人奏音声,击磬撞钟,弹筝鼓瑟,皆得成曲。及为百戏,跳剑舞轮,昇竿掷绳,皆如生无异。其妓航水饰,亦雕装奇妙。周旋曲池,同以水机使之。”
(2).指装有这类游戏器具的彩船。南史·侯安都传:“﹝ 侯安都 ﹞又启便借供张水饰,将载妻妾於御堂欢会。”参见“ 水嬉 ”。
《漢語大詞典》:水嬉
水上游戏。其形式很多,如歌舞、竞渡、杂技等。 汉 司马相如 《大人赋》:“奄息 总极 氾滥水嬉兮,使 灵媧 鼓瑟而舞 冯夷 。”旧唐书·顺宗纪:“尝侍宴 鱼藻宫 ,张水嬉,綵舰雕靡,宫人引舟为櫂歌,丝竹间发。”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后集·故都戏事》:“呈水嬉者,以髹漆大斛满贮水,以小铜锣为节,凡龟、鳖、鰍、鱼皆以名呼之,即浮水面,戴戏具而舞。舞罢即沉,别復呼其他,次第呈伎焉。” 清 吴伟业 《琵琶行》序:“先帝在 玉熙宫 中,梨园子弟奏水嬉、过锦诸戏。” 严荣 注引《刘氏芜史》:“水嬉之制,削木为傀儡,高二尺餘,肖蛮王、军士、男女之像,有臋无足,下安卯栒,用竹板承之,注水方木池,以锡为箱,支以木櫈,用纱围其下,取鱼虾苹藻跃浮水面。中官隐纱围中,将人物用竹片托浮水上,游移转动。一人鸣金宣白题目,代宣文句。”参见“ 水戏 ”、“ 水饰 ”。
《漢語大詞典》:劝酒胡(勸酒胡)
古时宴会中用以劝酒的小木偶。亦称酒胡、酒胡子。 宋 张邦基 墨庄漫录卷八:“饮席刻木为人,而鋭其下,置之盘中,左右欹侧,僛僛然如舞状。久之,力尽乃倒。视其传筹所至,酬之以盃,谓之劝酒胡。”
《國語辭典》:埋蛊(埋蠱)  拼音:mái gǔ
埋藏以巫术害人的蛊虫或木偶等物以祸祟他人。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三。贝编》:「时酷吏多令盗夜埋蛊遗谶于人家,经月,告密籍之。」
《漢語大詞典》:木偶片
美术片的一种,用摄影机连续拍摄木偶表演的各种动作而成。
《國語辭典》:木偶戏(木偶戲)  拼音:mù ǒu xì
一种傀儡戏。表演时,演员在幕后一边操纵木偶,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根据木偶形体和操纵技术的不同,分为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等。
《漢語大詞典》:木偶衣冠
木偶而着衣冠。喻装模作样。 金 元好问 中州集·马编修天来:“ 元章 ( 马天来 )多作诗……又多用俳体作讽刺语,如云:‘木偶衣冠休吓我,瓦伶口颊欲谩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