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沈香
亦作“沉香”。
(1).香木名。产于亚热带,木质坚硬而重,黄色,有香味。心材为著名熏香料。中医以含有黑色树脂的树根或树干加工后入药,有镇痛、健胃等作用。亦指这种植物的木材。又名“伽南香”或“奇南香”。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蜜香沉香:“ 交趾 有蜜香,树干似柜柳,其花白而繁,其叶如橘。欲取香,伐之,经年,其根干枝节,各有别色也。木心与节坚黑,沉水者为沉香。”南史·夷貊传上·林邑国:“沉木香者,土人斫断,积以岁年,朽烂而心节独在,置水中则沉,故名曰沉香。” 清 赵翼 《石蟹》诗:“木浮乃有沉香坚,石沉乃有浮磬薄。”
(2).指用沉香制作的香。 唐 李白 《杨叛儿》诗:“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
(3).文学故事人物名。 华山 三圣母 的儿子,由父亲带在人间抚养。曾因抱不平打死权相之子。后来知道母亲被舅父 二郎神 压在 华山 下,就力战 二郎神 ,斧劈 华山 ,救出母亲。 元 张时起 杂剧《沉香太子劈华山》曾铺叙其事,惟今已不传。后流行于说唱文学中,并改编为各种戏曲剧目,如京剧《宝莲灯》即演其事。
《漢語大詞典》:大椿
古寓言中的木名,以一万六千岁为一年。庄子·逍遥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以八千岁为秋。” 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曰:“木,一名橓。橓,木槿也。” 郭庆藩 集释:“案齐民要术引 司马 云:木槿也,以万六千岁为一年。一名蕣椿。与释文所引小异。”后用以喻指父亲。 明 杨珽 《龙膏记·砥节》:“痛惊风大椿忽掊,恨临霜灵萱摧朽。”
《漢語大詞典》:野棠
果木名。即棠梨。 南朝 梁 沈约 《早发定山》诗:“野棠开未落,山樱发欲然。” 唐 储光羲 《送姚六昆客任会稽何大蹇任孟县》诗:“野棠春未发,田雀暮成羣。” 宋 辛弃疾 《念奴娇·书东流村壁》词:“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 薛祥生 注:“野棠,即棠梨,二月开白花,结实如小楝子大,霜后可食。”参见“ 棠梨 ”。
《國語辭典》:棠梨  拼音:táng lí
植物名。蔷薇科梨属,落叶乔木。高达十公尺,形似梨树而小,叶椭圆形或菱状卵形,边缘具尖锐锯齿,叶背、叶柄和花序有绒毛,二月开白花。梨果也称为「棠梨」,球形,有褐色斑点,萼片脱落。可做栽培各种梨树的砧木,木材可制成器具,果实及枝叶可供药用。也称为「杜梨」、「甘棠」。
《漢語大詞典》:宝文(寶文)
(1).古代所谓预示祥瑞的文字。宋书·符瑞志上:“天乃洪鬱起白雾摩地,赤虹自上下,化为黄玉,长三尺,上有刻文。 孔子 跪受而读之曰:‘宝文出, 刘季 握。卯金刀,在軫北。字禾子,天下服。’”《宋史·乐志十五》:“宝文瑞命符皇运,緜远庆维新。”
(2).传说 蓬莱山 上的一种树木名。《骈字类编》卷七六引《谢氏诗源》:“ 茅君 于手巾内解茶叶……曰:‘此 蓬莱山 穆陀树叶,众仙食之以当饮,又有宝文之蕊,服之不饥。’ 谢幼贞 诗曰:‘摘宝文之初蕊,拾穆陀之坠叶。’”
《國語辭典》:玫瑰  拼音:méi gui
1.植物名。蔷薇科蔷薇属,直立灌木。干健壮,密生有刚毛及刺。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五至九枚,椭圆形以至椭圆状倒卵形,边缘有锯齿,表面暗绿色,有光泽。花单生或六至八朵聚生,有红、白、黄等颜色。果实扁球形,红砖色。一般供观赏,果实可食,花可制香水及药用。也称为「刺客」。
2.一种赤色的美石。汉。司马相如〈子虚赋〉:「其石则赤玉玫瑰,琳玟昆吾。」
《國語辭典》:玉兰(玉蘭)  拼音:yù lán
植物名。木兰科木兰属,落叶乔木。高可达六至七公尺,枝条疏生,顶芽及花梗密被长绢毛。叶倒卵形。三月间开花,花被片九枚,白色,卵形,长七至九公分,有芳香,雄蕊花丝紫红色,心皮群无毛。原产华南。也称为「白木兰」。
《國語辭典》:樱花(櫻花)  拼音:yīng huā
植物名。蔷薇科李属,落叶乔木。一群樱亚属树木之混称。种与品种计约达数百个,多栽培供赏花,如「大岛樱」、「染井吉野樱」、「寒樱」、「大山樱」等。叶为螺旋状互生,椭圆形卵状,锯齿缘。花朵也称为「樱花」,有白色、红色或黄绿色,先叶开或与叶同开,单瓣或重瓣,伞房或伞形花序,花瓣常倒卵状椭圆形,前端有缺隙。核果卵形至球形,表皮平滑,由红色变为紫褐色。
《漢語大詞典》:青桐
树木名。即梧桐。因其皮青,故称。 南朝 梁 庾肩吾 《谢赉槟榔启》:“色譬青桐,不生空井。”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种槐柳楸梓梧柞》“梧桐”自注:“今人以其皮青,号曰‘青桐’也。” 唐 李颀 《题僧房双桐》诗:“青桐双拂日,傍带凌霄花。” 元 袁桷 《庐陵刘老人百一歌》:“手种青桐百尺长,笑指截取谐宫商。”
《漢語大詞典》:黄榆
(1).树木名。落叶乔木,树皮有裂罅,早春开花。产于我国 东北 、 华北 和 西北 。木材可供建筑和制家具、农具、车辆。 唐 张籍 《凉州词》之三:“ 凤林关 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 凉州 。”
(2).借指边塞。 明 夏完淳 《夜亭度雁赋》:“ 碧玉 相思之女,黄榆游冶之儿。”参见“ 黄榆塞 ”。
《漢語大詞典》:黄榆塞
黄榆多产于我国 东北 、 华北 和 西北 等边境,因以借指边塞。 唐 《戍客南归》诗:“北别黄榆塞,南归白云乡。”
《國語辭典》:青杨(青楊)  拼音:qīng yáng
植物名。杨柳科杨属,落叶乔木。高可达三十公尺,全体无毛。叶卵形或狭卵形,长五至十公分,表面绿色,背面呈白色。花为柔荑花序,雄花序长五至六公分。蒴果卵状,先端渐尖,三至四瓣裂。
《漢語大詞典》:楖栗
亦作“ 楖櫪 ”。 木名。可为杖。后借为手杖、禅杖的代称。 唐 贾岛 《送空公往金州》诗:“七百里山水,手中楖栗粗。” 宋 陆游 《小园》诗:“倦就盘陀坐,闲拈楖栗行。” 元 耶律楚材 《和张敏之〈鸣凤曲〉韵》:“遮眼开经卷,蒙头坏衲衣……震风威,横担楖栗万山归。” 清 溥畹 《虎丘访卖花老人》诗:“缓携楖栗访山家,一路斜阳五色霞。” 清 恽敬 《子惠府君逸事》:“ 郑痴菴 常与先府君过从……为人頎长白须冉,擕楖櫪杖,有出尘之表。”
《國語辭典》:檀香  拼音:tán xiāng
植物名。一般指檀香科檀香属的半寄生性常绿小乔木。分布于亚洲东南部和南太平洋岛屿上。其株高可达十公尺,叶革质,对生,卵状椭圆形。圆锥花序。萼筒钟状,裂片四枚,花瓣不存。核果黑熟,近球形,径约二十公厘。主干和根部含有黄色芳香油,可蒸馏提取白檀油,用以制造香料、香皂和药材。木材黄褐色,质密致而坚韧,可用来雕刻及制饰品、家具,香味可保持数年之久。也称为「白檀」。
《漢語大詞典》:青神
(1).即 青帝 。墨子·迎敌祠:“敌以东方来,迎之东坛……年八十者八人,主祭青旗。 青神 长八尺者八,弩八,八发而止。” 元 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先请东方 青帝 青神 ,啣符佩剑,入吾水中。”参见“ 青帝 ”。
(2).即 青衣神 。 清 蔡方炳 《广舆记·四川·眉州》:“ 青神 ,昔 蚕丛氏 服青衣,教民蚕事,立庙祀之。”参见“ 青衣神 ”。
(3).奇木名。 唐 李德裕 《平泉山居草木记》:“木之奇者有 天台 之金杜、琪树…… 天目 之青神、凤集。” 清 厉鹗 《试天目茶歌同蒋丈雪樵徐丈紫山作》:“怳然置身 天目 顶,青神、凤集树下同相羊。”
(4).县名。属 四川省 。在 岷江 中游。 西魏 置 青衣县 , 北周 改 青神县 。 宋 黄庭坚 《与王观复书》:“ 庭坚 既以江涨不能下峡,则欲至 青神 见老家姑。” 宋 陆游 《访青神尉廨借景亭盖山谷先生旧游也》诗:“造朝下 白帝 ,弔古游 青神 。” 清 吴伟业 《送张玉甲宪长之官卭雅》诗:“横刀割取 青神 渡,烈火烧残 白帝 宫。”
《漢語大詞典》:青帝
(1).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五天帝之一,是位于东方的司春之神,又称 苍帝 、 木帝 。史记·封禅书:“ 秦宣公 作 密畤 於 渭 南,祭 青帝 。” 唐 黄巢 《题菊花》诗:“他年我若为 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清 秋瑾 《愤时迭前韵》之二:“一线光明放异芽,欲同 青帝 鬭春华。”
(2).道教以为木星中有九 青帝 ,并受事于中央 青皇 。云笈七籤卷二五:“木星有九门,门内有九 青帝 ,其一帝輒备一门,以奉承於中央 青皇 上真大君 也。”
《漢語大詞典》:青衣神
即 蚕丛氏 。教民蚕桑,民尊之为神。路史·前纪四·蜀山氏“其妻曰妃,俱葬之” 宋 罗苹 注:“﹝ 南朝 齐武帝 ﹞ 永明 二年, 萧鑑 刺 益 ,治园 江 南,凿石冢,有椁无棺……有篆云: 蚕丛氏 之墓。 鑑 责功曹 何佇 坟之,一无所犯,於上立神,衣青衣,即今 成都 青衣神 也。” 清 蔡方炳 《广舆记·四川·眉州》:“﹝ 四川 眉州 青神 ﹞ 青衣神 庙。 青神 ,昔 蚕丛氏 服青衣,教民蚕事,立庙祀之。”
分類:教民蚕桑
《漢語大詞典》:白木
(1).树木名。山海经·大荒西经:“白木、琅玕。” 郭璞 注:“树色正白。今南方有文木,亦黑木也。” 北周 庾信 《枯树赋》:“ 东海 有白木之庙, 西河 有枯桑之社。”
(2).不加涂饰的木材。 唐 杜甫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之二:“长鑱长鑱白木柄,我生託子以为命。”
《漢語大詞典》:桑谷(桑穀)
二木名。古时迷信以桑穀生于朝为不祥。书·咸有一德《〈亡书〉序》:“ 伊陟 相 大戊 , 亳 有祥,桑穀共生于朝。” 孔颖达 疏:“桑穀二木,共生於朝。朝非生木之处,是为不善之徵。” 北魏 崔鸿 十六国春秋·北燕·冯跋:“桑穀生朝, 太戊 修德而 殷 道兴。” 唐 独孤及 《谏表》:“彼 太戊 桑穀, 宋景 荧惑,焉足为陛下道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