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元日至人日,为有不阴时
 
未有不阴时


《全唐诗》卷二百三十二〈人日两篇【人日二首】二首〉
〈人日两篇【人日二首】二首〉其一:「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阴时。冰雪莺难至,春寒花较迟。云随白水落,风振紫山悲。蓬鬓稀疏久,无劳比素丝。」
《漢語大詞典》:未有
(1).没有;不曾有。《诗·大雅·绵》:“ 古公亶父 ,陶復陶穴,未有家室。”史记·魏公子列传:“ 如姬 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梁书·许懋传》:“且 燧人 以前至 周 之世,未有君臣,人心淳朴。”《水浒传》第二一回:“﹝ 宋江 ﹞在这里做押司,只是客居……敢怕是未有家室。”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然笔能杀人,犹有或知之者;至笔之杀之较刀之杀人,其快其兇,更加百倍,则未有能知之而明言以诫世者。”
(2).谓尚未成形。史记·律书:“圣人知天地识之别,故从有以至未有,以得细若气,微若声。” 张守节 正义:“从有,谓万物形质也。未有,谓天地未形也。”
《高级汉语词典》:正未有艾
正无穷期
《韵府拾遗 陌韵》:未有以革
唐书沈既济传既济谏曰今关辅大病皆言百司息钱毁室破产府县未有以革
《国语辞典》:空前未有  拼音:kōng qián wèi yǒu
以前不曾发生过的。如:「发射火箭在当时可说是空前未有的创举。」「这项艰钜的工作,对他是空前未有的挑战。」
分类:以前不曾
《國語辭典》:亘古未有(亙古未有)  拼音:gèn gǔ wèi yǒu
从古到今都没有过。清。平步青《霞外捃屑。卷四。茹韵香先生》:「太清晚作嘉莲诗,七言今体至四百馀首,亘古未有。」
《國語辭典》:前所未有  拼音:qián suǒ wèi yǒu
以前所没有过的。宋。徐度《却扫编。卷下》:「国朝不历真相而为相者凡七人……而邓枢密洵武真以少保领院而不兼节钺,前所未有也。」《镜花缘》第八四回:「如此好令,真是酒席筳前所未有的,妹子恭逢其盛,能不浮一大白!」
《國語辭典》:旷古未有(曠古未有)  拼音:kuàng gǔ wèi yǒu
自古以来所没有。《旧唐书。卷一二八。颜真卿传》:「如今日之事,旷古未有,虽李林甫、杨国忠犹不敢公然如此。」《野叟曝言》第八八回:「臣受殿下隆礼深恩,旷古未有,虽肝脑涂地,不能补报!」
分類:少见
《國語辭典》:待诏(待詔)  拼音:dài zhào
1.唐朝时,凡文词经学之士及医卜技术等专家,养于翰林院中,以待皇帝诏命应对。有画待诏、医待诏、棋待诏等名称。
2.职官名。宋置。明、清属翰林院。
3.宋元时对各种工匠的尊称。《水浒传》第四回:「智深便道:『兀那待诏,有好钢铁么?』」《醒世恒言。卷一五。赫大卿遗恨鸳鸯绦》:「女童觉被他看见,脸都红了,道:『蒯待诏,有甚说话?』」
《漢語大詞典》:使院
节度使出征、入朝,或死而未有后代,皆有留后摄其事,称节度留后。节度留后治事之官署,称使院。节度使便坐治事,亦或就使院。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六年:“ 仙芝 为节度使,即署 常清 判官; 仙芝 出征, 常 为留后…… 常清 至使院,使召 德詮 ,每过一门,輒闔之。”
《漢語大詞典》:元胎
(1).未有天地之先的混沌状态。 南朝 陈 徐陵 《陈公九锡诏》:“肇昔元胎剖判,太素氤氲。”
(2).指孕育万物的大道。 唐 司空图 《云台三官堂文》:“盖闻元胎秉粹,真极设官,贯日星而动六幽,摄品汇而尊三府。”
《國語辭典》:选侍(選侍)  拼音:xuǎn shì
明代称选入宫中的侍女。《明史。卷一一四。后妃传二。光宗孝元郭皇后传》:「孝和王太后,熹宗生母也,顺天人。侍光宗东宫,为选侍。」
《漢語大詞典》:工迟(工遲)
语本孙子·作战:“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原指用兵未有弄巧立异陷于持久而得益者。后以“工迟”指用兵因持重谨慎而造成的缓慢。三国志·魏志·王基传:“兵闻拙速,未覩工迟之久。”晋书·闵王承传:“兵闻拙速,不覩工迟。”新唐书·韦挺传:“帝不悦曰:‘兵寧拙速,无工迟。我明年师出, 挺 乃度它岁运,何哉?’”
《國語辭典》:门刺(門刺)  拼音:mén cì
名刺、名片。宋。欧阳修 与郭秀才书:「仆昨以吏事至汉东,秀才见仆于叔父家,以启事二篇偕门刺先进,自宾阶拜起。」
《國語辭典》:信牒  拼音:xìn dié
一种委任状。未有正式任用證明前所给的一种文书凭證。《资治通鉴。卷二一九。唐纪三十五。肃宗至德二载》:「其后又听以信牒授人官爵,有至异姓王者。」元。胡三省。注:「信牒者,未有告身,先给牒以为信也。」
《國語辭典》:告身  拼音:gào shēn
唐代朝廷任命官员的符。即现代的委任状或文凭。《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而今空名大将军告身,只换得一醉。刺史也不难的,只要通得关节。」也作「告劄」、「官告」。
分類:告身文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