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94,分47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是末
末异
节末
末游
末度
末位
末业
眇天末
云末
末僚
晚末
席末
叔末
浅末
末缀
《漢語大詞典》:是末
什么。 元 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读书万卷多才俊,少是末一世不如人。”
分類:什么
《国语辞典》:末异(末异)  拼音:mò yì
细节不同。《文选。曹丕。典论论文》:「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文选。卢谌。赠刘琨书》:「盖本同末异,杨朱兴哀,始素终玄。」
分类:细节
《漢語大詞典》:节末(節末)
情节本末。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七·心头小人:“ 安丘 明经 张某 当昼寝,忽一小人自心头出,身才半尺许,儒衣儒冠,如伶人结束。唱崑曲,音节殊可听,説白、自道名贯,一与己合,所唱节末,皆其平生所经歷。”
分類:情节本末
《漢語大詞典》:末游
贾谊 《论积贮疏》:“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於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畮,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游食,不劳而食;末技游食之民,指商人。后因以“末游”称商人。《左传·文公二年》“废六关” 晋 杜预 注:“ 塞关 、 阳关 之属凡六关,所以禁絶末游,而废之。” 宋 王禹偁 《送李巽序》:“古者,设关所以禁末游,为市所以通货殖,后世因而有税焉。”
《漢語大詞典》:末度
(1).指具体的措施。相对于本数(根本的大道)而言。庄子·天下:“明於本数,係於末度。” 成玄英 疏:“本数,仁义也;末度,名法也。”
(2).引申为无关根本的小事。 宋 王安石 《与陈和叔》:“交游三十年,非敢相求於末度,然人道交际,又须以礼,是以不果拜赐。”
《國語辭典》:末位  拼音:mò wèi
最后一位。一般多指不受人重视的位子。《三国演义》第五回:「玄德乃坐于末位,关、张叉手侍立于后。」《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文若虚满面羞惭,坐了末位,主人坐在横头。」
《漢語大詞典》:末业(末業)
古代指手工业、商业。与称为“本业”的农业相对。史记·货殖列传:“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涉务:“耕种之,茠鉏之……凡几涉手而入仓廩,安可轻农事而贵末业哉?” 唐 李翱 《疏改税法》:“由是豪家大商,皆多积钱以逐轻重,故农人日困,末业日增。” 宋 司马光 《赠都官郎中司马君墓志铭》:“君昼夜服勤,不遗餘力,专以稼穡畜牧致饶给,不事奇衺末业。”
《国语辞典》:眇天末  拼音:miǎo tiān mò
遥视那幽远的天边。《文选。张衡。东京赋》:「眇天末以远期,规万世而大摹。」
分类:幽远天边
《漢語大詞典》:云末(雲末)
云端。极言其高。 唐 李华 《含元殿赋》:“进而仰之,騫龙首而张凤翼;退而瞻之,岌树颠而崒云末。” 前蜀 杜光庭 神仙感遇传·越僧怀一:“或凌波不濡,或腾虚不碍,或矫身云末,或振袂空中。”
分類:云端其高
《漢語大詞典》:末僚
低级僚属。常用作谦词。 南朝 梁 鲍至 《奉和往虎窟山寺》:“復兹承乏者,颁名厠末僚。” 北齐 朱瑒 《与徐陵请王琳首书》:“ 瑒 早簉末僚,预参下席。降 薛公 之吐握,荷 魏公 之知遇。”《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二回:“老兄之强项风骨,着实可敬!现在官场中哪里还有第二个人!祇可惜屈於末僚。”
《漢語大詞典》:晚末
犹晚年。 宋 叶适 《除华文阁待制提举西京嵩山嵩福宫谢皇太子笺》:“已积处於退闲,更求全於晚末。”
分類:晚年
《骈字类编》:席末
礼记乡饮酒义祭荐祭酒敬礼也哜肺尝礼也啐酒成礼也于席末言是席之正非专为饮食也为行礼也此所以贵礼而贱财也
《漢語大詞典》:叔末
衰亡的时代。后汉书·党锢传序:“叔末浇讹,王道陵缺。”参见“ 叔世 ”。
分類:衰亡
《國語辭典》:叔世  拼音:shú shì
衰乱将亡的时代。《左传。昭公六年》:「三辟之兴,皆叔世也。」《旧唐书。卷一八八。孝友传。刘君良传》:「叔世浇讹,人多伪薄,修身克己,事资诱劝。」也作「末世」。
《漢語大詞典》:浅末(淺末)
肤浅;短浅。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天容:“其羞浅末华虚而贵敦厚忠信也。” 三国 魏 曹植 《上责躬应诏诗表》:“词旨浅末,不足采览;贵露下情,冒颜以闻。” 宋 范仲淹 《奏上时务书》:“臣又闻人主纳远大之谋,久而成王道;纳浅末之议,久而成乱政。” 清 方东树 《书惜抱先生墓志后》:“致功浅末之务,非为文之本。”
分類:肤浅短浅
《漢語大詞典》:末缀(末綴)
缀於榜末。指及第的末等。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咸淳三事:“ 贾公 欲优学舍以邀誉,乃以校尉告身、钱帛等,俾京庠拟试。时 黄文昌 方自 江 閫入为京尹,益增赏格,虽末缀,犹获数百千。於是羣四方之士试者纷然。”
分類:及第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