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94,分47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末卷
冗末
苹末
树末
衰末
标末
岁末
行末
末梢
末用
末策
后末
琐末
末丽
末校
《漢語大詞典》:末卷
指多卷书刊的最后一卷。 唐 权德舆 《明经策问七道·〈论语〉策问》:“末卷载 游 夏 之事,终篇纪 舜 禹 之词,颇疑不伦。”
《漢語大詞典》:冗末
亦作“冗末”。
(1).庸劣。宋书·刘穆之传:“﹝ 刘瑀 ﹞弹 王僧达 云:‘廕籍高华,人品宂末。’朝士莫不畏其笔端。”
(2).繁杂琐细。 宋 司马光 《论钱穀宜归一札子》:“若以如此,户部事多官少,难以办集,即乞减户部冗末事务,付闲曹比司兼领。”
《漢語大詞典》:苹末(蘋末)
(1).苹的叶尖。指风所起处。语出 战国 楚 宋玉 《风赋》:“夫风生於地,起於青苹之末。” 唐 李峤 《风》诗:“落日生苹末,摇扬徧远林。”
(2).风起则苹叶动,故亦用为微风的代称。 南朝 梁 庾肩吾 《团扇铭》:“清逾苹末,莹等寒泉。”
《漢語大詞典》:树末(樹末)
树梢。 唐 李频 《江上居寄山中客》诗:“残云收树末,返照落江源。” 元 贡奎 《郊行》诗:“树末炊烟緑,人家住涧西。”
分類:树梢
《漢語大詞典》:衰末
衰落微末。 三国 魏 阮籍 《乐论》:“自后衰末之为乐也,其物不真,其器不固,其制不信。” 唐 刘言史 《初下东周赠孟郊》诗:“惭将衰末分,高栖喧世名。”
分類:衰落微末
《漢語大詞典》:标末(標末)
树梢。喻枝节。 清 魏源 《军储篇》二:“外洋无透漏之银,司农无竭蹶之叹,天子不言有无,本强不问标末。”
分類:树梢枝节
《國語辭典》:岁末(歲末)  拼音:suì mò
年底、年尾。《后汉书。卷六六。王允传》:「自岁末以来,太阳不照。」《晋书。卷七二。郭璞传》:「往年岁末,太白蚀月,今在岁始,日有咎谪。」也作「岁杪」。
《韵府拾遗 曷韵》:行末
抱朴子:或曰:学本而行末,然则缀文固为馀事。吾子不褒崇其源,而独贵其流,可乎?
《國語辭典》:末梢  拼音:mò shāo
事物的最后。《朱子语类辑略。卷二。读书法》:「为学须是先立大本,其初甚约,中閒一节甚广大,到末梢又约。」也作「末尾」。
《漢語大詞典》:末用
谓无足轻重之物。管子·枢言:“国有寳、有器、有用。城郭、险阻、蓄藏,寳也;圣智,器也;珠玉,末用也。先王重其寳器,而轻其末用。” 尹知章 注:“珠玉者,飢不可食,寒不可衣,费多而益少,故为末用也。”
《漢語大詞典》:末策
下策。 宋 王安石 《胡笳十八拍》之七:“千言万语无人会,谩倚文章真末策。”
分類:下策
《骈字类编》:后末(后末)
吕氏春秋:凡为天下治国家,必务夲而后末。
《漢語大詞典》:琐末(瑣末)
(1).细微。 鲁迅 《坟·科学史教篇》:“顾 培庚 之时,学风至异,得一二琐末之事实,輒视为大法之前因。”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 屈原 ﹞怀疑自遂古之初,直至百物之琐末,放言无惮,为前人所不敢言。”
(2).指细微之事。 吴稚晖 《上海苏报案纪事》:“ 蔡孑民 闻余説得太毛细,即怒而起曰:‘何至争及琐末,不成説话。’”
分類:细微
《漢語大詞典》:末丽(末麗)
即茉莉。《广群芳谱·花谱二二·茉莉》:“茉莉一名抹厉,一名没利,一名末利,一名末丽,一名抹丽。原出 波斯 ,移植南海。”参见“ 茉莉 ”。
分類:茉莉
《國語辭典》:茉莉  拼音:mò li
植物名。木犀科素馨属,蔓性灌木。其茎柔枝繁,叶阔卵形或阔卵圆形,对生。初夏开白花,称为「茉莉花」,单瓣或重瓣,花瓣椭圆形,清香袭人,可作香水或茶种香料,原产印度。也称为「柰花」。
《漢語大詞典》:末校
(1).即清样。最后一次校正付印的校样。 鲁迅 《书信集·致萧军、萧红》:“但如要我做序,只要排印的末校寄给我看就好,我也许还可以顺便改正几个错字。”
(2).指最后一次的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