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57—1707 【介绍】: 清安徽宿松人,字字绿。初以选贡入太学。康熙四十二年进士,官编修。为文雄健,尤熟于明代遗事。卒年五十一。有《杜溪文集》。
维基
朱书(1654年—1707年),又名世文,字字绿,号杜溪。江苏宿松人。清朝翰林、学者。朱书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十月初一日。早年以选贡入太学。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出游,十余年间,足迹遍及两畿、燕秦、燕梁、秦楚、闽豫、江浙诸地,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回宿松,整理完成《游历记》。康熙四十一年(1704年),在好友戴名世、方苞的力劝之下参加科举。康熙四十二年,以殿试二甲四十名登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声誉一时。召入武英殿,纂修《佩文韵府》和《渊鉴类函》。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六月十九日亥时,因积劳成疾,卒于京师,得年五十一。归葬杜溪。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03—1877 【介绍】: 清江苏上海人,字拥予,号湘城。附贡生。幼多病,研阅方书,遂以医名。能诗,兼通风水术。有《医学述要》、《医方叶韵》、《医方一得》。
《漢語大詞典》:朱书(朱書,硃書)
(1).用朱墨书写的文字。史记·赵世家:“ 襄子 齐三日,亲自剖竹,有朱书曰:‘ 赵毋卹 ,余 霍泰山 山阳侯 天使也。’”旧五代史·唐书·武皇纪下:“戊子,天子赐 武皇 内弟子四人,又降朱书御札,赐 魏国夫人 陈氏 。” 清 龚自珍 《宋先生述》:“瘁志纂述,大书如棋子,小书如蚊脚,墨书或浓或淡,朱书如桃华,日罄五十七纸。”
(2).犹朱批谕旨。 清 方苞 《两朝圣恩恭纪》:“ 圣祖仁皇帝 硃书:‘ 戴名世 案内 方苞 ,学问天下莫不闻。’”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英杰归真》:“今吾真圣主天王于天酉年转天时,蒙天父暗置一硃书在燕寝门眉罅中,批云‘天王大道君王全’七字,是君王父寻着的,邻县邻乡是人皆知。”参见“ 硃批諭旨 ”。
《漢語大詞典》:朱批谕旨(硃批諭旨)
清 制,内外奏章或特降之旨,由皇帝用朱笔批示,以示出于亲笔。《四库全书总目·史部十一》世宗宪皇帝硃批諭旨三百六十卷。亦省作“ 硃批 ”、“ 硃諭 ”。《四库全书总目·史部十一·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所载臣工奏摺,凡二百二十三人。多者以一人分数册,少者以数人合一册。所奉硃批,一一恭録。”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箸议第十九》:“ 乾隆 初,有言东南之土肌理横,故宜水;西北之土肌理直,故不宜水。硃批曰:‘所奏情形是。’於是积数年之疑豁然矣。” 崇彝 《道咸以来朝野杂记》:“ 琦公 ( 琦善 )递亲供时,随呈黄摺匣一扣,内皆 宣宗 亲笔硃諭。” 燕谷老人 《续孽海花》第四六回:“不多一会儿,就硃諭下来,叫老爷回籍。” 欧阳予倩 《忠王李秀成》第三幕:“一来有许多话写不明白,二来上一个奏折,要起草稿,要誊正,送进宫来,等候朱批;主上有什么要问的地方,再下诏书, 秀成 再上奏折,这样一来,就要半个月。”
《漢語大詞典》:朱书(硃書)
犹朱批谕旨。 清 方苞 《两朝圣恩恭纪》:“ 圣祖仁皇帝 硃书:‘ 戴名世 案内 方苞 ,学问天下莫不闻。’”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英杰归真》:“今吾真圣主天王于天酉年转天时,蒙天父暗置一硃书在燕寝门眉罅中,批云‘天王大道君王全’七字,是君王父寻着的,邻县邻乡是人皆知。”参见“ 硃批諭旨 ”。
《漢語大詞典》:朱批谕旨(硃批諭旨)
清 制,内外奏章或特降之旨,由皇帝用朱笔批示,以示出于亲笔。《四库全书总目·史部十一》世宗宪皇帝硃批諭旨三百六十卷。亦省作“ 硃批 ”、“ 硃諭 ”。《四库全书总目·史部十一·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所载臣工奏摺,凡二百二十三人。多者以一人分数册,少者以数人合一册。所奉硃批,一一恭録。”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箸议第十九》:“ 乾隆 初,有言东南之土肌理横,故宜水;西北之土肌理直,故不宜水。硃批曰:‘所奏情形是。’於是积数年之疑豁然矣。” 崇彝 《道咸以来朝野杂记》:“ 琦公 ( 琦善 )递亲供时,随呈黄摺匣一扣,内皆 宣宗 亲笔硃諭。” 燕谷老人 《续孽海花》第四六回:“不多一会儿,就硃諭下来,叫老爷回籍。” 欧阳予倩 《忠王李秀成》第三幕:“一来有许多话写不明白,二来上一个奏折,要起草稿,要誊正,送进宫来,等候朱批;主上有什么要问的地方,再下诏书, 秀成 再上奏折,这样一来,就要半个月。”
《分类字锦》:朱书十字(朱书十字)
神仙感遇传卢李二生隐居太白山一旦李生告归后偶过扬州阿师桥逢见一人草履麻衣乃卢生也昔号二舅李生与之语二舅笑曰居所不远翼日驰马奉迎至旦果有一仆御骏足来邀出城南行数十里路侧有朱门斜开二舅出星冠霞帔容貌光凙侍女数十人邀李生中堂宴馔累出药品悉皆珍奇既夕坐北亭置酒曰适命得佐酒者颇善箜篌须臾红烛引一女子至容貌极丽新声甚嘉李生视箜篌上有朱书十字云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罢酒二舅曰莫愿作婚姻否此人名家质貌兼美李生曰某安敢及此二舅许为成之迨晚仆人复御前马至李生归颇疑讶为神仙乃再往卢二舅所居即荒草原地而已其年往汴州行军陆长源以女嫁之既见颇类北亭见者复解箜篌仍有朱字视之果见天际之句李生具说扬州城南卢二舅亭中筵宴之事女曰某少年兄弟戏书之句尝梦见云仙官追如公所言也李生叹讶之
分类:箜篌
《分类字锦》:朱书条例(朱书条例)
宋史刑法志合奏案者具情款招伏奏闻法司朱书检坐条例推司录问检法官吏姓名于后
分类:议谳
《漢語大詞典》:丹文
(1).朱书。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原道:“玉版金鏤之实,丹文緑牒之华。” 宋 范仲淹 《滕子京以真箓相示因以赠之》诗:“緑字起龙蛇,丹文掛星斗。六甲当奉行,百神迺奔走。”
(2).赤色的花纹。 南朝 梁 萧统 《殿赋》:“雕丹文於簷际,鏤华形以列罗。若乃日照珠帘,彪炳灼烁。”
《漢語大詞典》:朱语(朱語,硃語)
朱书。《元典章·吏部八·案牍》:“枢密院御史臺六部呈省文字,止有汉字朱语,别无蒙古字事目,省房就令蒙古必闍赤标译了毕,方得呈押。”
(1).帝王的朱笔批示。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内阁·保留宰相:“御史 彭天承 露章弹之,其硃语云:‘辅臣遵旨自恪,邪臣献媚堪羞。’云云。”
(2).官府的朱书批语。《醒世姻缘传》第八九回:“昨日老爷差人下乡拘唤小的们,见票上的硃语,是出首免罪事,打听差人説是 薛氏 出首他丈夫谋反。”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窝逃》:“审取逃人旗色主名并所逃月日,与窝家所供相合,径作出首逃人硃语申解,则部审虽其逃,而窝家亦免于流徙矣。” 李劼人 《大波》第二部第一章:“无怪 张澜 破口大骂,口口声声叫把朱语写出来看!哼!这朱语却如何写,你们说?”
《漢語大詞典》:丹素
(1).《诗·唐风·扬之水》“素衣朱襮” 毛 传:“诸侯绣黼丹朱中衣。” 郑玄 笺:“中衣以綃黼为领,丹朱为纯也。”后泛称士大夫的衣服为丹素。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 鲁 客事 楚王 ,怀金袭丹素。”
(2).赤诚纯洁的心。 唐 李白 《赠溧阳宋少府陟》诗:“人生感分义,贵欲呈丹素。” 王琦 注引 杨齐贤 曰:“丹素,心也。” 宋 柳永 《倾杯》词:“知多少,他日深盟,平生丹素。”《宋史·世家传二·孟昶》:“丹素备陈於翰墨,欢盟已保於金兰。”
(3).犹史册。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帝王都会:“﹝ 唐昭宗 ﹞进 鏐 封爵而赐之铁券曰:‘……志奬王室,绩冠侯藩,著于旂常,流在丹素。’”
(4).绘画所用的红白颜料。 唐 刘知几 史通·叙事:“岂绘事以丹素成妍,帝京以山水为助。”
(5).朱书符箓的白绢。 唐 裴铏 《传奇·邓甲》:“遂立坛于桑林中,广四丈,以丹素周之。”
(6).比喻粉饰的言辞。北史·萧宝夤传:“累年之后,方求追访,无不苟相悦附,共为脣齿,饰垢掩疵,妄加丹素,趣令得阶而已,无所顾惜。”
《漢語大詞典》:绛简(絳簡)
即赤章。道教祀天奏章用“玉书絳简赤丹文”。见黄庭内景经·仙人章。以其用丹朱书写,故称。 南朝 梁 沈约 《与陶弘景书》:“方当名书絳简,身游元闕。” 唐 李商隐 《郑州献从叔舍人褒》诗:“絳简尚参黄纸案,丹炉犹用紫泥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