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机会(機會)  拼音:jī huì
1.要害、关键。《三国志。卷四一。蜀书。杨洪传》:「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英烈传》第五九回:「今亮祖独屯兵西北,不当机会,足下何不径取此贼?」
2.适当的时机。《三国演义》第三○回:「今操粮草已尽,正可乘此机会,两路击之。」《红楼梦》第四六回:「错过这个机会,后悔就迟了。」
《国语辞典》:机会成本(机会成本)  拼音:jī huì chéng běn
经济学上指从事某种决策行为所须放弃的最大价值。如一位大学毕业生在诸多选择中选择了继续升学,其机会成本即为其馀选择中所可获得的最大利益。
《国语辞典》:机会均等主义(机会均等主义)  拼音:jī huì jūn děng zhǔ yì
1.美国于西元一八九八至一八九九年间所提倡,主张各国在华经营工商业,应享有同等的机会与权利。
2.主张人民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均有参与机会,且须受平等待遇的主义。
《国语辞典》:教育机会均等(教育机会均等)  拼音:jiào yù jī huì jūn děng
1.每一个体应享受符合其能力发展之教育。
2.人民无分性别、年龄、能力、地域、族群、宗教信仰、政治理念、社经地位及其他条件,接受教育之机会一律平等。
《漢語大詞典》:左倾机会主义(左傾機會主義)
机会主义表现形式之一。其主要特征是思想超越客观过程的一定阶段,离开了当时的现实可能性,不注意斗争策略,堕入空想和盲动。
《国语辞典》:找机会(找机会)  拼音:zhǎo jī huì
寻找适当的时机。如:「他的成绩一直很不理想,得找机会跟他谈一谈。」
《國語辭典》:机会主义(機會主義)  拼音:jī huì zhǔ yì
没有固定的原则与态度,而专门利用各种机会以期达到目的的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