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折馘
古代战争中杀死敌人割其左耳以数计功。左传·宣公十二年:“吾闻致师者,右入垒,折馘、执俘而还。” 杜预 注:“折馘,断耳。”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官制:“必折馘执俘,然后赐勋。”
《漢語大詞典》:盗杀(盜殺)
(1).史家之春秋笔法,国君为地位低贱的人所杀称“盗杀”。春秋·哀公四年:“王二月庚戌,盗杀 蔡侯申 。”史记·晋世家:“ 幽公 淫妇人,夜窃出邑中,盗杀 幽公 。”史记·楚世家:“ 声王 六年,盗杀 声王 ,子 悼王 熊疑 立。”
(2).杀死并据为己有;非法猎杀。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尝有它舍鸡谬入园中,姑盗杀而食之,妻对鸡不餐而泣。”元史·刑法志一:“诸輒入禁苑,盗杀官兽者,为首杖八十七,徒二年,为从减一等,并刺字。”
(3).暗杀。 唐 司空图 《冯燕歌》:“传声莫遣有冤滥,盗杀 婴 家即我身。”
《國語辭典》:他杀(他殺)  拼音:tā shā
为他人所杀。相对于自杀而言。如:「根据死者身上多处的刀伤,法医认为这桩命案有他杀的嫌疑。」
分類:刑法杀死
《國語辭典》:诱杀(誘殺)  拼音:yòu shā
引诱出来而加以杀害。如:「近来登革热流行,除了清除积水及喷洒药剂之外,许多人用捕蚊灯来诱杀蚊虫。」
分類:引诱杀死
《國語辭典》:了结(了結)  拼音:liǎo jié
完结、解决。《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若非有此番大救星,这事怎生了结。」《红楼梦》第四回:「老爷何不顺水行舟,作个整人情,将此案了结。」也作「了决」。
《漢語大詞典》:馘俘
杀死和生俘的敌人(以割取左耳计数)。逸周书·世俘解:“太公 望 命御 方来 ,丁卯, 望 至,告以馘俘。”新五代史·唐明宗纪:“辛酉, 晏球 献馘俘。”
《漢語大詞典》:阵斩(陣斬)
谓两军对垒时在阵前杀死敌兵。 子虚子 《湘事记》:“ 正雅 取北门,从低洼仰击,而 湘 军 何玉林 等已夺险深入,忽流弹中 正雅 足,裹创督战,阵斩旗中军一员, 荆州 将军 连魁 、副都统 松鹤 遂开城降。”
《國語辭典》:哈喇  拼音:kā la
1.毛织物。为呢绒的最上品,产于俄国。《老残游记》第四回:「穿了一双抓地虎靴子、紫呢夹袍、天青哈喇马褂。」
2.中国少数民族佤族的别称。参见「佤族」条。
《國語辭典》:哈喇  拼音:hā la
1.油质食物的腐酸味。《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安老爷但觉一股子奇香异气,又像生麝香味儿,又像松子儿味儿,一时也辨不出是香,是臊,是甜甘,是哈喇。」也作「哈拉」、「哈辣」。
2.杀死、杀害。为蒙古语alaqu的音译。元。无名氏《谢金吾》第三折:「但那杨景是一个郡马,怎好就是这等自作主张,将他只一刀哈喇了。」也译作「阿剌」、「哈剌」、「哈兰」。
《漢語大詞典》:杀着(殺著)
(1).最厉害的招数或本领。 明 李贽 《四书评·论语九》:“ 宰我 固不成话, 老孔 亦狠,著著都是杀著, 宰我 当日如何当得起。”
(2).指象棋中杀死对方将帅的一着棋。
《国语辞典》:胃酸  拼音:wèi suān
胃液中所含的盐酸。可杀死食物中的微生物,胃内的食物就在此酸性的情况中被消化。
《漢語大詞典》:诈杀(詐殺)
用欺诈的手段杀死。后汉书·陈敬王羡传:“后 袁术 求粮於 陈 而 俊 拒絶之, 术 忿恚,遣客诈杀 俊 及 宠 , 陈 由是破败。”
分類:欺诈杀死
《漢語大詞典》:毙伤(斃傷)
杀死、杀伤。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一章:“我们虽然丢掉了前沿若干支撑点,却毙伤了敌人八九千人。”
分類:杀死杀伤
《漢語大詞典》:冻硬
因冷冻的作用而使变硬、受损害、被杀死或受其他影响。例如:一夜的霜冻使地面冻硬了。
《漢語大詞典》:歼剥(殲剥)
杀死和伤害。 汉 刘桢《鲁都赋》:“毛羣陨殪,羽族歼剥,填崎塞畎,不可胜録。”
分類:杀死伤害
《国语辞典》:灭门血案(灭门血案)  拼音:miè mén xiě àn
一家人全被杀死的血案。如:「这样的灭门血案,实在太可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