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872,分459页显示 上一页 26 27 28 29 30 32 33 34 35 下一页
李高迁( 江夏郡公 )
李乾祐
李敬玄( 赵国公 文宪 )
李元嘉(世称 韩王元嘉 宋王、韩王、徐王 )
李泰(字 惠褒 宜都王、卫王、越王、魏王、顺阳王、濮王 恭 )
李承乾(字 高明 恒山王、中山 悯 )
李怀仁( 陈留郡公 )
李丽质( 长乐郡公主 )
李安仁
李君球
李元庆( 道王 孝 )
李子和(别称 郭子和 郭 李 夷国公 )
李元裕( 郐王 康 )
李治(庙号 高宗、唐高宗 天皇大帝、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唐高宗帝 别称 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字 为善 晋王 )
其它辞典(续上)
李义府(世称 来李 河间郡公、广平县男 )李高迁( 江夏郡公 )
李乾祐
李敬玄( 赵国公 文宪 )
李元嘉(世称 韩王元嘉 宋王、韩王、徐王 )
李泰(字 惠褒 宜都王、卫王、越王、魏王、顺阳王、濮王 恭 )
李承乾(字 高明 恒山王、中山 悯 )
李怀仁( 陈留郡公 )
李丽质( 长乐郡公主 )
李安仁
李君球
李元庆( 道王 孝 )
李子和(别称 郭子和 郭 李 夷国公 )
李元裕( 郐王 康 )
李治(庙号 高宗、唐高宗 天皇大帝、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唐高宗帝 别称 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字 为善 晋王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14—666 【介绍】: 唐瀛州饶阳人,迁居永泰。善属文。太宗时以对策擢第,授门下省典仪。以文翰见知,历太子舍人、崇贤馆直学士。高宗时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进弘文馆学士。与许敬宗等支持立武后,擢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累官至吏部尚书,封河间郡公。貌状温恭,与人言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阴贼,凡忤意者,皆中伤之,故时人号为“笑中刀”。又以阴柔而害物,谓之“李猫”。义府耻其家代无名,尝奏委吕才等重修《氏族志》,凡得五品官者,皆升士流。并收天下旧志焚之。后以罪流巂州,愤而卒。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14—666 原籍瀛州饶阳(今河北饶阳),自其祖迁居永泰(今四川盐亭东北)。太宗贞观八年(634)举进士,授门下省典仪。历监察御史,迁太子舍人,加崇贤馆直学士,与来济俱以文翰见知,时称“来李”。高宗立,迁中书舍人,加弘文馆学士。以上表请立武昭仪为后,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显庆二年(657)迁中书令,进封河间郡公。龙朔三年(663),稍迁右相。坐赃除名,长流巂州,乾封元年(666)卒。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义府貌似温恭,实则阴险奸佞,有“笑中刀”、“人猫”之称。曾预修《晋书》、《永徽五礼》等,著有《李义府集》40卷(《旧唐书·经籍志下》作39卷,本传作30卷),已佚。《全唐诗》存诗8首。唐诗汇评
李义府(614—666),瀛州饶阳(今河北饶阳)人。贞观八年(634)对策擢第,补门下省典仪,寻除监察御史、太子舍人。高宗朝,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以赞立武昭仪为皇后,擢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迁中书令。怙武后之势,蓄邪黩货,稔恶嫉贤,而貌似温恭,故人谓“笑中有刀”,又谓之为“李猫”。龙朔三年,除名长流巂州,卒于流所。有《李义府集》四十卷,已佚。《全唐诗》存诗八首。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三
义府。瀛州饶阳人。贞观八年擢第。补门下省典仪。累除舍人。加崇贤馆直学士。高宗立。叩阁上表。请立武昭仪为后。擢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赐爵广平县男。寻进爵为侯。拜中书令。封河间郡公。龙朔三年迁右相。坐赃除名。流巂州。乾封元年卒。年五十三。如意元年。武后以其有翊赞功。追赠扬州大都督。
作品评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54 【介绍】: 唐岐州岐山人。佐高祖擒高君雅、王威等,授右三统军,累迁左武卫大将军,封江夏郡公。突厥寇马邑,诏高迁助守,斩关宵遁,所将皆没,除名徙边。后以功拜陵州刺史。卒赠梁州都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雍州长安人。李昭德父。初为殿中侍御史,寻迁侍御史。后历长安令、治书御史,皆有能名。高宗永徽初擢拜御史大夫,为褚遂良所恶,出为邢、魏二州刺史。强直有器干,而昵于小人,令伺朝廷之事,为人所发,坐流驩州。后为司刑太常伯,又坐泄漏禁中语获罪免官。全唐文·卷一百六十
乾祐。雍州长安人。贞观初为殿中侍御史。历治书侍御史。永徽初擢御史大夫。出为邢魏沧三州刺史。入为司刑太常伯。坐漏禁中语免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15—682 【介绍】: 唐亳州谯人。博览群书,尤善于礼。太宗贞观末,入崇贤馆,兼预侍读。高宗乾封初历迁西台舍人、弘文馆学士。咸亨初转中书侍郎,又改吏部,监修国史,上元初进吏部尚书。高宗时率兵御吐蕃,闻贼至,狼狈却走。后称疾乞还,高宗责其诈妄。贬授衡州刺史,后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卒赠兖州都督。有《礼论》、《正论》及文集。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15—682 亳州谯(今安徽亳州)人。博览群书,尤善五礼。高宗在东宫,以马周荐,召入崇贤馆侍读。后历迁西台舍人、弘文馆学士、西台侍郎。咸亨二年(671),授中书侍郎。三年行吏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同中书门下三品。进吏部尚书。仪凤元年(678),拜中书令,封赵国公。因镇守河西不力,贬为衡州刺史,稍迁扬州大都督长史。卒于官,赠兖州都督,谥曰文宪。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撰有《礼论》60卷、《正论》3卷、《李敬玄集》30卷,已佚。《全唐诗》存诗2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88 【介绍】: 唐宗室。高祖第十一子。初封宋王,后改徐王,太宗贞观九年更封韩王。少好学,藏书万卷,为人孝悌谦谨。历潞州刺史、滑州都督、泽州刺史。武则天时进授太尉,徙定州刺史、绛州刺史。垂拱中与其子及越王贞父子等欲举宗室兵讨则天,谋泄,逼令自杀。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18—688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徙居长安(今陕西西安),唐高祖李渊第十一子。少聪俊,始封宋王,徙封徐王。贞观六年(632),授潞州刺史,九年授右领军大将军,十年改封韩王,授潞州都督。高宗末转泽州刺史,武后时授太尉,徙定州刺史。垂拱四年(688),转绛州刺史。与越王贞父子合谋举兵反正,未发而泄,为武后所杀。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历代名画记》卷九。元嘉少好学,聚书至万卷,又采碑文古迹参定同异。《全唐诗》存诗1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18—652 【介绍】: 唐宗室,字惠褒。太宗第四子。少善属文。始封宜都王,进封卫王,改封越王,授扬州大都督。又徙封魏王,遥领相州都督。太宗以泰好士爱文学,特令就府别置文学馆,任自引召学士。时皇太子承乾有足疾,泰以计倾之,太子败,幽泰于将作监。后改封顺阳王,进封濮王。高宗即位,特加优异。卒谥恭。全唐文·卷九十九
泰字惠褒。太宗第四子。武德三年封宜都王。四年进封卫。继怀王霸后。贞观二年改封越。授扬州大都督。再迁雍州牧左武大将军。转鄜州大都督。十年徙封魏。遥领相州都督。时太子承乾病蹇。泰潜图夺嫡。承乾惧。阴使人上书言泰罪状。既而承乾败。太宗询知其繇。诏废之。幽泰将作监。寻改王顺阳。徙居均州之郧乡县。二十一年进封濮。高宗立。为泰开府置僚属。永徽三年薨。年三十五。赠太尉雍州牧。谥曰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19—645 【介绍】: 唐太宗长子。字高明。因生于承乾殿而命名。始封恒山王,又徙封中山。太宗即位立为皇太子。性敏惠,太宗爱之。及长,好声色,漫游无度,然惧帝,秘其迹。每临朝必言忠孝,退朝则与群小亵狎。后废为庶人,徙黔州而卒。谥悯。全唐文·卷九十九
承乾字高明。太宗长子。武德三年封恒山王。七年徙封中山。太宗即位。为皇太子。甫八岁。特敏惠。太宗使裁决庶政。有大体。每行幸。令监国。及长。好声色慢游。过恶寖闻。时魏王泰有美名。谋夺嫡。而承乾病足。不良行。惧废。与泰交恶。阴召左卫副率封师进及刺客张师政纥干承基谋杀泰。不克。遂与汉王元昌及侯君集等喢臂血盟。谋以兵入西宫。贞观十七年。齐王祐反。事连承基。系狱当死。因上变。治之。事皆明验。废为庶人。徙黔州。十九年死。开元中赠还爵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宗室。高宗永徽元年,拜赵州瘿陶令,劝耕桑,建学校,一县称治,民为立德政碑。后为蒲州潼水府折冲,封陈留郡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21—643 【介绍】: 唐太宗第五女。太宗贞观二年,封长乐郡公主。七年,下嫁母舅长孙无忌长子、宗正少卿长孙冲。年二十三卒,陪葬昭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观州蓨人。李纲孙。高宗永徽中为太子左庶子。太子李忠被废还邸,官僚皆散,唯安仁泣拜而去,朝野义之。终恒州刺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齐州平陵人。少任侠,颇涉书。因兵乱守县城,太宗嘉之,擢游击将军,寻改兴州刺史。高宗时累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政尚严肃,盗贼屏迹。卒于灵州都督任。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九
君球。齐州平陵人。贞观中擢游击将军。累授兴州刺史。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转灵州都督。卒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64 【介绍】: 唐宗室。高祖第十六子。始封汉王,改陈王,后封道王。历赵、豫、滑、徐、沁、卫等州刺史。以治绩闻,事母谨。卒谥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同州蒲城人。本姓郭。仕隋为左翊卫。炀帝大业末以罪徙榆林,与敢死之士十八人攻郡门,斩丞王才,开仓赈穷乏,称永乐王,建元正平。南连梁师都,北附突厥。高祖武德元年降唐,为榆林郡守,拜灵州总管。后平刘黑闼有功,赐姓李氏,封夷国公。终黔州都督。卒于高宗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65 【介绍】: 唐宗室。高祖第十七子。初封郐王,后改邓王。历任邓、梁、黄、寿、襄五州刺史,迁兖州都督。好学,善谈名理,与卢照邻为布衣交。卒谥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28—683 【介绍】: 唐朝皇帝。字为善。太宗第九子。太宗贞观五年,封为晋王。十七年,立为太子。即位后,多承太宗旧制。曾出兵击平西突厥,又命李绩率六总管兵攻高丽。后废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在位三十四年,卒谥天皇大帝。全唐文·卷十一
帝讳治。太宗第九子。贞观二年生。五年封晋王。十七年四月册为皇太子。二十三年六月即位。年二十二。咸亨五年八月称天皇。在位三十四年。年五十六。谥曰天皇大帝。庙号高宗。追尊天皇大圣大宏孝皇帝。集八十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