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526,分502页显示  上一页  30  31  32  33  34  36  37  38  3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不分南北东西,不问张王李赵
春夜宴桃李园序
艳如桃李
桃李满门
桃李争辉
李纨
比张比李
凡桃俗李
李三娘
李叔同
李斯特
李娃传
李小龙
李秀成
李渔叔
《国语辞典》:不分南北东西,不问张王李赵(不分南北东西,不问张王李赵)  拼音:bù fēn nán běi dōng xī,bù wèn zhāng wáng lǐ zhào
(谚语)比喻人糊里糊涂、晕头转向。《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他也乐得不分南北东西,不问张王李赵,进了门儿,二只手先拉了二妈妈道了阵喜,然后又乱了一阵。」
《国语辞典》:春夜宴桃李园序(春夜宴桃李园序)  拼音:chūn yè yàn táo lǐ yuán xù
文章名。唐李白在一个春夜,和其他几个从弟于桃李盛开的园子里饮酒赋诗,感叹光阴飞逝,浮生若梦,应及时行乐,而作此序文。
《国语辞典》:艳如桃李(艳如桃李)  拼音:yàn rú táo lǐ
形容容貌的娇艳美丽。《聊斋志异。卷二。侠女》:「为人不言亦不笑,艳如桃李,而冷如霜雪,奇人也!」
《国语辞典》:桃李满门(桃李满门)  拼音:táo lǐ mǎn mén
桃李,指学生。参见「桃李」条。桃李满门指学生众多。如:「他在教育界服务了二十多年,如今已桃李满门了。」
《国语辞典》:桃李争辉(桃李争辉)  拼音:táo lǐ zhēng huī
形容春天明媚美丽。《孤本元明杂剧。东篱赏菊。第三折》:「花也,则为你不与那繁花争媚,花也,则为你不同他桃李争辉。」也作「桃李争妍」。
《国语辞典》:李纨(李纨)  拼音:lǐ wán
清曹雪芹所著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字宫裁,别号稻香老农。原籍金陵,嫁与早夭的贾珠为妻。青春守寡,默默抚养贾兰长大成人。其性格朴实厚道,凡事不斤斤计较,颇受众人敬重,与王熙凤的泼辣精干形成对比。
《国语辞典》:比张比李(比张比李)  拼音:bǐ zhāng bǐ lǐ
多方指责、挑剔。元。杨梓《豫让吞炭》第一折:「豫让,你不替我展江山夺社稷,到来比张比李的说我!」
《国语辞典》:凡桃俗李  拼音:fán táo sú lǐ
比喻庸俗。如:「他看起来就是一个凡桃俗李的人。」
分类:庸俗
《国语辞典》:李三娘  拼音:lǐ sān niáng
戏曲剧目。五代故事戏。叙刘智远往邠州投军,其妻李三娘遭兄嫂逼迫改嫁,不从,逼使推磨汲水,饱受折磨。三娘于磨房产子,命名咬脐郎。嫂夺其子投河中,为窦老所救,护送邠州。后刘智远以军功为节度使,终于一家团圆。也称为《咬脐郎》、《五龙祚》。
《国语辞典》:李叔同  拼音:lǐ shú tóng
人名。(西元1880~1942)原名文涛,字惜霜,号叔同,浙江平湖人。话剧活动家、艺术教育家。擅长书画篆刻,工诗词。常选取日本和西洋曲调填词,少数由自己作曲,代表作有〈送别〉、〈西湖〉、〈春游〉、〈早秋〉等。民国七年(西元1918)于杭州跑虎寺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此后专研戒律,成为一代高僧。著有《弘一大师律学遗著》、《李叔同歌曲集》等。
《国语辞典》:李斯特  拼音:lǐ sī tè
Franz Liszt
人名。(西元1811~1886)匈牙利钢琴演奏家、作曲家。九岁公开举行演奏会,有天才少年之称。后从多位名师学习,又旅行各地演奏,备言欢迎,被誉为「钢琴大王」。作品有〈塔索〉、〈神曲〉等管弦乐曲,以及〈爱之梦〉、〈匈牙利狂想曲〉等钢琴独奏曲。
《国语辞典》:李娃传(李娃传)  拼音:lǐ wá zhuàn
唐代传奇小说。唐白行简撰。叙述荥阳公子郑生与名妓李娃相恋,几为父鞭死,后流落街头,受李娃救治鼓励,终于功成名就,结为夫妇。为唐代传奇中的佳作。
《国语辞典》:李小龙(李小龙)  拼音:lǐ xiǎo lóng
人名。(西元1940~1973)华裔美籍男演员,生于美国旧金山。父亲李海泉为粤剧四大名丑之一。李小龙是第一位凭藉电影,使中国武术扬威世界的人。曾拜叶问修为师,修习国术。后自创截拳道,并开馆授徒。在香港拍摄了《精武门》、《唐山大兄》、《猛龙过江》、《死亡游戏》四部功夫片。上映后,风靡全球,掀起中国功夫热。
《国语辞典》:李秀成  拼音:lǐ xiù chéng
人名。(西元1823~1864)广西藤县人,太平天国名将。骁勇善战,先后攻打常州、苏州、嘉兴等地,大破清军江南营,封忠王。后为曾国荃所擒杀。
《国语辞典》:李渔叔(李渔叔)  拼音:lǐ yú shú
人名。(西元1905~1972)原名明志,以字行,晚号墨堂,湖南湘潭人,日本明治大学毕业,曾任台湾师范大学、文化大学教授。精诗书,擅画梅。著有《花延年室诗》、《鱼千里斋随笔》、《风帘客话》、《墨辩新注》、《三台诗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