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872,分459页显示  上一页  36  37  38  39  40  42  43  44  45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李祎(世称 信安王祎 江王、嗣江王、信安郡王 )
李长
李升朝
李处祐
李子珣
李尊师
李彭年
李抱玉( 武威郡王、凉国公、栾城县公 安重璋 昭武 李 )
李祗( 吴王 )
李史鱼
李戢(和仲 曹王 )
李辅国(静忠 护国 郕国公、博陆郡王、成国公 丑 )
李适之( 李昌、昌 清和县公 )
李瓘( 许王 )
李光弼( 临淮郡王、蓟郡公 武穆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43 【介绍】: 唐宗室。太宗裔孙。少有志尚,事母甚谨。初为太子仆、兼徐州别驾,封嗣江王。玄宗开元后累转蜀、濮等州刺史。政号清严,人吏畏服。又迁礼部尚书,充朔方军节度使。先后破吐蕃、契丹及奚,然执政害其功,赏不厚,甚为当时所叹。官终太子太师,未拜而卒,年八十余。治家严,教子有法度,三子皆显。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43 唐太宗李世民曾孙,吴王恪孙。少继江王嚣后,封为嗣江王。玄宗开元十二年(724)改封信安郡王。拜左金吾卫大将军,迁礼部尚书,充朔方节度使。以破契丹功,加开府仪同三司,领关内支度营田采访处置使。二十二年,擢兵部尚书,领朔方节度大使。坐事贬为衢州刺史,历滑、怀二州。天宝初,以太子少师致仕。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全唐诗》存诗1首。
全唐文·卷一百
祎。吴王恪孙。嗣江王嚣封嗣江王。为太子仆兼徐州别驾。加银青光禄大夫。历蔡衢等州刺史。开元后累转蜀濮等州刺史。入为光禄卿。迁将作大匠。十二年改封信安郡王。拜左金吾卫大将军。迁礼部尚书。充朔方节度使。拔吐蕃石堡城。拓地千里。元宗喜。更号其城曰振武军。契丹衙官可突干叛。敕祎副忠王为河北道行军元帅。王不行。袆率诸将分道出范阳北。大破多蕃。擒酋长以还。加开府仪同三司兼关内支度营田采访处置等使。久之。擢兵部尚书。为朔方节度大使。坐事下除衢州刺史。历滑怀二州。天宝初以太子少师致仕。二年迁太师。未拜薨。年八十馀。
李长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03—772 【介绍】: 唐陇西狄道人。玄宗时,以明经登第,授贝州参军,累迁国子主簿。安史乱后,脱身南奔。永王李璘欲辟于幕府,辞之。宰相韦见素荐其可用,诏摄安州刺史。考绩有闻,累迁均、邓、随、曹、婺诸州刺史,皆有能名。入为韩王傅,出刺梓州,官至明州刺史。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四百二
升朝。玄宗时官亳州刺史。
李处祐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玄宗开元中为左卫中郎将,奉诏撰《兵法》。天宝九载,自馀杭郡太守改会稽郡太守。致仕。
李子珣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四百六
子珣。玄宗时擢书判拔萃科。
李尊师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玄宗时道士,善画松。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邢州柏仁人。李景伯子。玄宗开元中历迁中书舍人、吏部侍郎。与李林甫善。典选七年,以贪赃长流岭南临贺郡。后起为济阴太守,徙冯翊,入为吏部侍郎。安史之乱,陷于叛军,胁以伪官,忧愤死。
全唐文·卷三百二十九
彭年。开元中历官兵部侍郎。天宝中以罪流岭南。起为济阴太守。累迁吏部侍郎。元宗幸蜀。贼陷西京。胁授伪官。忧愤卒。赠礼部尚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04—777 【介绍】: 唐河西人。本姓安,名重璋。安兴贵后裔。好骑射,沉毅有谋,尤忠谨。初为李光弼偏裨,玄宗以其战功,为改今名。安禄山乱,抱玉复上书言耻与逆臣共宗,诏赐姓,举族以李为氏。屡建勋绩,进至陈、郑、颍、亳节度使。又授司空,兼兵部尚书,武威郡王。徙凉国公,进司徒。代宗朝,抱玉兼三节度、三副元帅,以任位崇重,恳让,上嘉许之。镇凤翔十余年,禁暴安人,颇为当时所称。卒谥昭武。
全唐文·卷三百七十九
抱玉。本安兴贵曾孙。世居河西。始名重璋。乾元初。李光弼引为裨校。天宝末。元宗以战河西有功。改今名。至德二载。上言耻与逆臣共宗。诏赐姓李。徙居京兆。进右羽林大将军。摄御史中丞陈郑颍亳节度使。佐李光弼破史思明。功第一。封栾城县公。代宗立。以功授兵部尚书武威郡王。恳辞王爵。徙凉国公。进司徒。广德中以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河西陇右副元帅。大历中加山南西道副元帅兼节度使。十二年卒。赠太保。谥昭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宗室。太宗重孙。初封嗣吴王,玄宗时为东平太守。安禄山反,起兵勤王,玄宗壮之,迁陈留太守,持节充河南道节度采访使。后诏为太仆卿。
李史鱼 朝代:盛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05—761 【介绍】: 唐赵州平棘人。玄宗开元二十一年,以多才应诏,名冠甲科,授秘书省正字。历河南参军、长安尉、监察御史。为宰相李林甫所诬,贬莱阳丞,后移朝邑令。安禄山叛,脱围归朝,充封常清行军司马。上表请固河潼之守,又谕降叛将能人性。张镐以状闻,拜河北招谕使。后因公事南行,卒于扬州。
李戢 朝代:盛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45 【介绍】: 唐宗室,字和仲。玄宗开元十三年,侍封泰山,授尚辇直长。转左威卫长史。二十年,从信安王李祎北讨奚、契丹,以功授棣王友。天宝初,嗣封为曹王,守左卫率府中郎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05—763 【介绍】: 唐人。本名静忠。闲厩马家小儿,阉奴,貌陋。初事高力士,后得侍东宫。因参与谋诛杨国忠,又劝太子分中军趋朔方,收河陇兵,图兴复。肃宗即位擢元帅府行军司马,赐名护国,后改今名。至德间进封郕国公,上元间拜兵部尚书。外谨密而内贼深,擅权用事。代宗立,尊为尚父,加司空、中书令,封博陆郡王,愈恣横。帝遣侠者夜刺杀之。赠太傅,谥丑。
全唐文·卷九百九十八
辅国本名静忠。以阉奴事高力士。后以王鉷荐侍东宫。肃宗即位灵武。辅国豫其谋。擢家令。判元帅府行军司马。改名护国。又改今名。进拜少府殿中二监。封成国公。首谋迁元宗西内。以功擢兵部尚书。代宗立。进司空兼中书令。加尚父。后帝遣使刺杀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46 【介绍】: 唐宗室。恒山王李承乾孙。始名昌。开元中累迁通州刺史,以强干见称。擢拜御史大夫,兼幽州大都督府长史。天宝初为左相。五载,为李林甫所构陷,贬宜春太守,终仰药而死。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47 原名昌,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中宗神龙初(705),擢左卫郎将。宗开元中,累官通州刺史、秦州都督、河南尹、御史大夫、幽州长史。天宝元年(742),为左相,李林甫构陷之,罢知政事,任太子少保,寻贬宜春太守。六年,李林甫杀李邕、裴敦复,朝野震惊,适之亦忧惧而自尽。生平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适之性疏放嗜饮,工诗。杜甫《饮中八仙歌》曾咏及。《全唐诗》存诗2首,《全唐诗续拾》补入1首。
唐诗汇评
李适之(?-746),名昌,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恒山王承乾之孙。神龙初,起家拜左卫郎将。开元中,历通州刺史、秦州都督、陕州刺史、河南尹、御史大夫。二十七年,兼幽州大都督府长史,知节度事。天宝元年,自刑部尚书代牛仙客为左相,与右相李林甫不叶。五载,罢相,守太子少保,坐与韦坚善,眨宜春太守。御史罗希奭奉使杀韦坚等于贬所,经宜春,适之惧,服药自杀。适之嗜酒,与李白、贺知章等合称“饮中八仙”。《全唐诗》存诗二首。
全唐文·卷三百四
适之初名昌。恒山悯王承乾孙。神龙初起家左卫郎将。开元中拜刑部尚书。天宝元年为左相。累封清和县公。罢政事。守太子少保。坐与韦坚相善。贬宜春太守。会御史罗希奭阴被诏杀坚等于贬所。过宜春。适之惧。仰药死。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47 唐宗室。高宗之孙,许王李素节之子。中宗神龙初封嗣许王。玄宗开元十一年(723)为卫尉卿。次年因事贬鄂州别驾。后历官邠州刺史、秘书监、守太子詹事。新、旧《唐书》有传。《会稽掇英总集》卷二收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全唐文·卷一百
欢。许王素节子。神龙初袭爵。开元十一年为卫尉卿。下迁鄂州别驾。除邠州刺史秘书监。守太子詹事。天宝六载卒。赠蜀郡大都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08—764 【介绍】: 唐营州柳城人。其父为契丹酋长。幼持节行,善骑射,严毅有大略。起家左卫亲府左郎将,肃宗即位,授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节度使。平安史之乱,与郭子仪齐名,世称“李郭”。用兵谋定而战,能以少击众,治师训整,天下服其威名。代宗朝封临淮郡王,卒赠太保,谥武穆。
全唐文·卷三百四十五
光弼。营州柳城人。起家左卫亲府左郎将。袭封蓟郡公。安禄山反。郭子仪荐其能。诏摄御史大夫持节河东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寻加魏郡太守河北采访使范阳大都督府长史范阳节度使。肃宗立。更授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至德二载迁司空。拜郑国公。乾元元年兼侍中。为天下兵马副元帅。上元元年拜开府仪同三司中书令河中尹晋绛等州节度使。进太尉。宝应二年进封临淮郡王。赐铁券。藏名太庙。图形淩烟阁。长庆二年薨。年五十七。赠太保。谥曰武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