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872,分459页显示 上一页 37 38 39 40 41 43 44 45 46 下一页
李凤(字 季成 豳王、虢王 庄 )
李季卿(别称 恢博君子 )
李岘( 梁国公 )
李琎(世称 酿王、曲部尚书 汝阳郡王 )
李亨( 李嗣升、李浚、李玙、李绍、浚、亨、玙、绍 肃宗皇帝、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肃宗帝 庙号 肃宗、唐肃宗 名 嗣升 陕王、忠王 )
李岩( 赞皇县伯 )
李成裕
李揆(字 端卿 姑臧县伯 恭 )
李林甫(世称 偃月公 哥奴 行第 十 晋国公 )
李琮(名 嗣直 许昌郡王、郯王、庆王 靖德、奉天皇帝 )
李华(字 遐叔 行第 三 )
李希言
李憕( 忠懿、忠烈 酒泉县侯 )
李成性
其它辞典(续上)
李叔卿(字 万 )李凤(字 季成 豳王、虢王 庄 )
李季卿(别称 恢博君子 )
李岘( 梁国公 )
李琎(世称 酿王、曲部尚书 汝阳郡王 )
李亨( 李嗣升、李浚、李玙、李绍、浚、亨、玙、绍 肃宗皇帝、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肃宗帝 庙号 肃宗、唐肃宗 名 嗣升 陕王、忠王 )
李岩( 赞皇县伯 )
李成裕
李揆(字 端卿 姑臧县伯 恭 )
李林甫(世称 偃月公 哥奴 行第 十 晋国公 )
李琮(名 嗣直 许昌郡王、郯王、庆王 靖德、奉天皇帝 )
李华(字 遐叔 行第 三 )
李希言
李憕( 忠懿、忠烈 酒泉县侯 )
李成性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09—760 【介绍】: 唐宗室。字季成。高祖第十五子。初封豳王,后改封虢王。历邓、虢、豫、青诸州刺史。卒赠司徒,谥庄。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09—767 【介绍】: 唐京兆万年人。李适子。工文词。玄宗开元初,明经及第,复登博学弘辞科,再迁鄠县尉。肃宗朝,历户、吏二部郎中,累迁中书舍人,贬通州别驾。代宗即位,征为京兆少尹,复为中书舍人。由秘书少监迁吏部侍郎兼御史大夫,奉使河南、江淮宣慰。大历二年,改右散骑常侍。性豁达,善与人交,在朝以推贤进士为务,士以此多之。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京兆万年人。能文,举明经,博学宏辞。肃宗时为中书舍人。代宗时累官右散骑常侍。时称恢博君子。卒赠礼部尚书。全唐文·卷四百五十八
季卿。京兆人。明经擢第。代宗朝官潮州刺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09—766 【介绍】: 唐宗室。太宗第三子李恪孙。乐善下士,长吏治,以门荫入仕,累迁京兆尹,封梁国公。乾元中,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位望最高,军国大事皆独决。后出为蜀州刺史。代宗立,入为礼部尚书兼宗正卿。复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卒于衢州刺史任。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12—766 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唐宗室。玄宗开元二十年(732)以门荫入仕,自太子通事舍人五转为魏州刺史。天宝中,得罪杨国忠,贬长沙太守。至德元载(756),为凤翔太守兼御史大夫,入迁尚书左丞、礼部尚书。两京收复,兼京兆尹,封梁国公。乾元二年(759)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因言事触怒肃宗,贬蜀州刺史。宝应元年(762),代宗立,入为礼部尚书,兼宗正卿,复入相。广德二年(764)罢知政事,为太子詹事,不久迁礼部、吏部尚书,知江南东西、福建道选事。永泰元年(765)改兵部尚书,兼衢州刺史。二年,卒于任所,赠太子太师。生平事迹详见新、旧《唐书》本传。《全唐诗》存诗1首。唐诗汇评
李岘(709-766),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信安王李祎少子,少以门荫入仕。玄宗朝,自太子通事舍人五迁为魏郡大守,再迁京把尹,出为长沙大守。安史乱起,拜凤翔大守,迁尚书左丞、礼部尚书、御史大夫兼京兆尹。乾元二年为相,为李辅国所忌,贬蜀州刺史。代宗立,自荆南节度征为礼部尚书,旋复如政事。罢相,为礼部尚书,知江淮选。改检校兵部尚书兼衢州刺史,卒。《全唐诗》存诗一首。全唐文·卷三百七十二
岘。吴王恪孙。以门荫入仕。累迁京兆尹。至德初封梁国公。乾元二年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为蜀州刺史。代宗即位。入为礼部尚书兼宗正卿。拜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罢为太子詹事。寻迁吏部尚书。出为衢州刺史。永泰二年卒。年五十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50 【介绍】: 唐宗室。睿宗孙,让皇帝李宪子。眉宇秀整,性谨洁,善射,与贺知章为诗酒之交。封汝阳郡王,历太仆卿。卒赠太子太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1—762 【介绍】: 唐朝皇帝。玄宗第三子。初名嗣升,改名浚,又改名玙、绍,再更名亨。玄宗开元二十六年立为太子。安禄山之乱,随玄宗奔蜀,至马嵬,支持禁军杀杨国忠,逼帝缢死杨贵妃。乃还灵武,即帝位,尊玄宗为太上皇。后借回纥兵,命郭子仪收复两京。在位七年,宠信张良娣及宦官李辅国、鱼朝恩等,致兵祸不断。宝应元年,李辅国等杀张皇后,拥立太子,乃惊忧卒。谥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全唐文·卷四十二
帝讳亨。元宗第三子。景云二年生。初名嗣升。先天元年封陕王。开元十五年徙封忠王。改名浚。又改名玙。二十六年六月册为皇太子。改名绍。天宝三载改今名。十五载七月即位于灵武郡。至德三载正月。上皇册帝尊号曰光天文武大圣孝感皇帝。乾元二年正月。上尊号乾元大圣光天文武孝感皇帝。在位七年。年五十二。谥曰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庙号肃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751 【介绍】: 唐赵州高邑人。李从远子。年十余岁,会中宗祀明堂,以近臣子弟执笾豆,岩进止中礼,授右宗卫兵曹参军。历洛阳尉,累迁兵部郎中,进谏议大夫,封赞皇县伯,终兵部侍郎。善草隶。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赵州高邑(今河北高邑)人。中宗时太府卿李从远之子。10余岁入仕。玄宗时历官洛阳尉,迁兵部郎中。开元末为谏议大夫,封赞皇县伯。天宝四载(745)任给事中。六载至八载任礼部侍郎,知贡举3年。官至兵部侍郎,约卒于天宝十载前后。《新唐书》有传。《会稽掇英总集》卷二收录其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全唐文·卷六百八十四
岩。德宗朝礼仪使判官司门郎中。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1—784 【介绍】: 唐陇西成纪人,字端卿。性警敏,善文章。玄宗开元末进士。肃宗尝叹曰:“卿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故时称“三绝”。乾元中,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姑臧县伯。德宗幸山南,揆为入蕃会盟使,拜尚书左仆射。还,卒于凤州,谥恭。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11—784 字端卿,郡望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荥阳(今属河南)人。玄宗开元末举进士,补陈留尉,擢拜右拾遗,累迁至中书舍人。肃宗乾元二年(759),迁中书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崇文馆大学士、修国史。以构求吕諲过,贬莱州长史,累年量移歙州刺史。又为元载所恶,萍寄诸州凡十五六年。载诛,始拜睦州刺史。入为国子祭酒、礼部尚书。德宗建中四年(783)用为入蕃会盟使,拜尚书左仆射。次年还,卒于凤州。赠司空,谥曰恭。新、旧《唐书》有传。史称揆“美风仪、善奏对”(《旧唐书》本传)。《唐诗纪事》卷二八记其联句4联,称其“笔力遒媚”。《全唐诗外编》据之录入。全唐诗补逸
李揆字端卿,陇西成纪人。开元末举进士,补陈留尉,擢右拾遗,累迁中书舍人。乾元初,兼礼部侍郎,转中书侍郎,以构求吕諲过,贬莱州长史,量移歙州刺史。又为元载所恶,萍寄诸州凡十五六年。载诛,除睦州刺史,入拜国子祭酒、礼部尚书。兴元元年卒,年七十四。(《全唐诗》无李揆诗)全唐文·卷三百七十一
揆字端卿。陇西成纪人。开元末进士。补陈留尉。献书阙下。试中书。擢拜右拾遗。迁考功郎中知制诰。扈从剑南。拜中书舍人。乾元初兼礼部侍郎。迁拜中书侍郎平章事。贬莱州长史。入为礼部尚书。德宗幸山南。用为入蕃会盟使。拜尚书左仆射。兴元元年。还至凤州卒。年七十四。赠司空。谥曰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52 【介绍】: 唐宗室。李思诲子。小名哥奴。善音律。累迁国子司业,拜御史中丞,历刑、吏二侍郎,又为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性柔佞狡黠,有权术。厚结宦官妃嫔,察伺帝皇动静,奏对皆能称旨。在朝十九年,专政自恣,朝野侧目,惮其威权。其为人往往阳示和好而阴谋中伤,无所不至,世称“口蜜腹剑”。晚年溺于声妓,姬侍盈房。卒赠太尉、扬州大都督。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52 小字哥奴,排行十,唐高祖从父弟之曾孙。因厚结武惠妃与武三思女,于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任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寻代张九龄为中书、集贤殿大学士,又封晋国公。厚结宦官、嫔妃,探听玄宗意旨,故出言进奏,动必称旨,深得玄宗宠信。居相位凡19年,权势至盛,朝野侧目,政事败坏。为人面柔而有狡计,对人暗加陷害不形于词色,人称“口蜜腹剑”。因其主张重用蕃将,使安禄山得掌重兵,致起安史之乱。林甫素寡学术,其题尺皆郭慎微、苑咸代为之。新、旧《唐书》有传。《全唐诗》存诗3首。《全唐诗续拾》补1首。全唐文·卷三百四十五
林甫。高祖从父弟长平王叔良曾孙。初为千牛直长。开元中累拜黄门侍郎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加银青光禄大夫中书集贤殿大学士兼领陇右河西节度。加吏部尚书。天宝初易官名为右相。迁尚书左仆射。加开府仪同三司。十一载卒。赠太尉扬州大都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52 【介绍】: 唐宗室。玄宗长子。本名嗣直,始封许昌郡王,进封郯王。开元四年,遥领安西大都护。十三年,改封庆王,遥领凉州都督兼河西诸军节度大使。卒谥靖德。肃宗立,追谥奉天皇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767 【介绍】: 唐赵州赞皇人,字遐叔。少旷达。擢进士宏辞科。玄宗天宝间官监察御史,累转侍御史,礼、吏二部员外郎。后去官隐山阳,晚事浮图法。善属文,与萧颖士友善,然时谓不及颖士,文辞绵丽,少宏杰气。爱奖士类,名随以重。有《李遐叔文集》。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15?—774 字遐叔,排行三,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及第,天宝二年(743)中博学宏词科。历仕秘书省校书郎、监察御史、右补阙。安史乱时,奉母避乱,为叛军所虏,受伪凤阁舍人职。两京既复,贬为杭州司户参军。肃宗上元二年(761)为左补阙,加司封员外郎。代宗广德二年(764),李岘领选江南,辟华入幕,任检校吏部员外郎,翌年因病弃官,客隐楚州。大历九年(774)卒。生平见梁肃《为常州独孤使君祭李员外文》、新旧《唐书》本传。其为盛唐著名古文家,与萧颖士齐名,世称“萧李”。《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李华前集》10卷、《中集》20卷,今佚。后人辑其佚文,成《李遐叔文集》4卷。《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3首,断句2。唐诗汇评
李华(715—774),字遐叔,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开元二十三年(735),登进士第,天宝二年(743),又登博学宏词科。十一载拜监察御史,改右补阙。安史知己,哥舒翰守潼关,表华为掌书记潼关破,华走邺,欲奉老母南逃,被俘受伪职。两京收复,贬杭州司功参军。上元中诏授左补阙,广德中,加司封员外郎,自伤节隳亲亡均告病不赴。李岘领选江淮,召入暮府,擢检校吏部员外郎。因病云官,隐居山阳,卒。华工文,与萧颖士齐名,世称“萧李”,为韩、林先驱。有《李华前集》十卷,《中集》二十卷,已佚。后人辑有《李遐叔文集》四卷行世。《全唐诗》编诗一卷。全唐文·卷三百十四
华字遐叔。赵州赞皇人。开元二十三年进士。天宝中累转侍御史礼吏二部员外郎。禄山陷京师。伪署为凤阁舍人。贼平。贬杭州司户参军。上元中以左补阙司封员外郎召。不拜。李岘领选江南。表置幕府。擢检校吏部员外郎。大历初卒。
作品评论
新唐书·文艺传下
(李)华文辞绵丽,少宏杰气。(萧)颖士健爽自肆,时谓不及颖士,而华*疑过之。……华爱奖士类,名随以重,若独孤及、韩云卿、韩会、李纾、柳识、崔祐甫、皇甫冉、谢良弼、朱巨川,后至执政显官。《载酒园诗话又编》
李遐叔《杂诗》,虽不足以上继陈伯玉、张子寿之《感遇》,要亦正声雅奏也。《咏史》诗大有合于开元、天宝中事,似非无为而作,恨用事多沓拖耳。然如明扬仆伐朝鲜曰:“岛夷非敢乱,政暴地仍偏。得罪因怀璧,防身辄控弦。三军*裂土,万里讵闻天!”说尽边臣邀功生衅之弊,岂有感于青海之役耶?《诗学渊源》
其诗清而博雅,无损以古;《杂诗》及《咏史》诸作,亦嗣宗、景纯之亚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赵郡人。李敬玄孙。肃宗至德元年,官吴郡太守、江南东道采访使。二年,加礼部侍郎,知江东贡举。乾元元年,为浙江东道节度使。移镇梁州。全唐文·卷三百六十二
希言。郑惠王元懿孙。鄂州刺史璥子。开元中为右金吾大将军。再迁太子詹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55 【介绍】: 唐并州文水人。少聪敏,以明经举,授成安尉。力于治,有任事称。玄宗天宝初除清河太守,举美政,迁广陵长史,民为立祠赛祝,岁时不绝。旋徙河东太守,又改京兆尹。安禄山反,完善城郭,遏其侵逼,帝擢为礼部尚书。城陷遭害,谥忠懿。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55 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明经及第,授咸阳尉。张说镇并州,引入幕府。玄宗开元九年(721)任长安尉,宇文融括天下田,以憕为劝农判官,巡察各道,迁监察御史。累迁吏部、度支员外郎,仓部、兵部、吏部郎中,给事中。天宝中,历仕清河太守、广陵长史、彭城太守、襄阳太守、河东郡太守、尚书右丞、京兆尹,封酒泉县侯。十四载(755)转光禄卿、东京留守,拜礼部尚书。十二月,禄山军攻破洛阳,憕遇难,谥忠烈,赠司徒。宣宗大中初,诏求憕图像,续图凌烟阁。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与萧颖士有交往。《全唐诗》存诗3首。全唐文·卷三百三十
憕。并州文水人。举明经。开元时累官河南少尹。天宝中封酒泉县侯。为京兆尹。改光禄卿东京留守。安禄山反。憕缮城垒。训励士卒。遏贼西锋。擢礼部尚书。城破。为贼所害。诏赠司徒。谥曰忠懿。河洛平。再赠太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55 【介绍】: 唐陇西成纪人。李玄道曾孙。以明经登第,历任陕王、忠王、义王、棣王四府僚佐。玄宗开元中,除右卫率府左郎将,官至太子右赞善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