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871,分459页显示 上一页 413 414 415 416 417 419 420 421 422 下一页
李鼎徵(字 安卿 )
李龄寿(字 君锡 号 辛垞 )
释护德(字 明觉 李 )
释普见(字 一微 李 )
释照宏(字 缘鹤 李 )
释超静(字 冷崖 李 )
李恩绎(字 巽甫 号 东云 )
李振祜(字 受之 号 锡民、仪叔 庄肃 裕 )
李为(字 云庵 )
李汉膺(字 仲模 号 敬庵 )
李源(名 李瑢、李昉 )
李祖陶(字 钦之、迈堂 )
李连升
李光显
其它辞典(续上)
李黄中(字 公一 )李鼎徵(字 安卿 )
李龄寿(字 君锡 号 辛垞 )
释护德(字 明觉 李 )
释普见(字 一微 李 )
释照宏(字 缘鹤 李 )
释超静(字 冷崖 李 )
李恩绎(字 巽甫 号 东云 )
李振祜(字 受之 号 锡民、仪叔 庄肃 裕 )
李为(字 云庵 )
李汉膺(字 仲模 号 敬庵 )
李源(名 李瑢、李昉 )
李祖陶(字 钦之、迈堂 )
李连升
李光显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二○○
李黄中,字公一,朝鲜人。有《甘山诗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福建安溪人,字安卿。李光地次弟。以举人官素鱼知县。精算学,曾为梅文鼎刻《方程论》于泉州。又为梅文鼎誊写《几何补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吴江人,字君锡,号辛垞。诸生。有《匏斋遗集》。晚晴簃诗汇·卷一六七
李龄寿,字君锡,号辛垞,吴江人。诸生。有《匏斋遗稿》。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灵感篇第六之三
释护德,字明觉。姓李氏,首阳人也。父曰得仁,母施氏。世有隐德,同抱慈心,故护德生秉懿质,赋性恬安。幼而沈重,恒寡言笑,时或怪之。乃道机潜伏,欻厌世烦,就昭化寺卫生落发。蔬食苦行,专持神咒,屡感异徵,秘不示人。或有知者,即而訉之,则相视默然。光绪戊子,始来燕都,止于法源寺。深閟禅房,略无表见。己丑,受具戒于静涵律师,寺中老宿也。既习昆尼,因历名山,东践补陀,西指峨湄,南极衡岭,北履台山。行脚六载,精究一乘,以佛法玄旨,净心为本,财利炫俗,颇乖教化。欲以积苦,动其观感。甲午之秋,复来法源,屈职钟寮。鸿昏乌显,应时无爽。寒暑不易,几三十年。寺为唐太宗所创,旧号“悯忠”。前院古柏参天,清阴夏寒,游侣避爇,多憩其下。护德鬻茗陈几,不惮烦辱,人或施予必辞谢,受之则尽以市香烛,爇诸佛前,朝夕膜拜。禅悦之馀,喜种花草,阶前数弓,环植玉簪、凤仙、紫菊、红药,春秋相代。而林中故有榆梅、银杏、丁香、海棠花。时裙屐蹁跹,掩映其间。一见护德,面黧神隽,仪观秩秩,如亲古佛,莫不心折神旷,敬仰弥殷。尝植牡丹一株,初开白花,逾年变为绿萼,主僧静涵异之,移诸内院。然知护德非凡夫也。未几,静涵寂,主席数易,护德遂终于钟寮。首阳诸弟子,岁时觐省,欲迎居昭化,以怡老寿。护德殊不谓然。终日兀兀守此,追蠡响,答海潮,韵以神超,百年旦暮,与钟俱迥者也。甲寅八月秋,一日侵晓,钟声初竭,方起扫院,见乌鹊千百成群,飞鸣树顶,如有所俟。别有三鹊,从西而来,爪连翅交,共衔一物,集于钟楼前小树。群鹊欢鸣,护德知有异。趋𧦝门寮寓客湘中两生。俄而铿然坠地有声,惊视,则阿难铜像一躯,高才五寸许,重三十两。两生迎入寮厅,顷之,户外蛛网万丝,结成罗幔,两生不敢近。护德洒以香水,礼拜而去,蛛网自散。无何,两生还湘,竟携以归。寺主道阶,欲置护德于理,使讼两生,护德默然。桂阳夏内史寿田与书道阶,谓:“三鸟衔来,于师何亲。两人持去,又于师何怨。佛若有灵,以世界为传舍。佛若无灵,直与人争铜耳。愿息心无闷,以参大道。”且作歌以广其意,歌曰:“寺中老鸦梳翅翎,忽然如有人使令。飞入何王宫殿里,衔出宫中铜佛子。众雏鸣绕诵贝多,欲依云树作禅窠。挂钵人出鸟惊散,舍得潜将置空殿。殿古苔深香火无,唯有蟏蛸守户枢。夜吐天经为布施,珠网四垂云覆地。端严螺髻坐中央,遍与虫天作道场。老僧一见惊突兀,灵异从来无此物。诸天涕泪倾海潮,万人膜拜法坛高。誓倾宝藏为璎珞,不惜精金铸鹊巢。行脚住持争供养,各求胜地安龙象,一朝呗罢失云踪,香花犹在佛床空。道俗人天莫惆怅,去来总在灵山上。世人结念向真如,岂识真如一相无。禅堂自宿虫檀越,戒树还栖鸟苾刍。苾刍檀越无烦恼,人生那得如虫鸟。”湘潭杨京卿度以歌和之,曰:“城中乌鸦衔佛像,坠在城南寺阶上。寺僧供养空殿中,一宵蛛网覆千重。我闻灵异来瞻拜,僧告前宵失所在。即今城野方寻取,我语诸僧无复尔。人天虫鸟幻中缘,去住无心只偶然。即随鸟喙原游戏,纵惹蛛丝不挂牵。来处来,去处去,缘尽还空无觅处。”复有恩施樊方伯增祥作息讼词,多方譬晓,其祸始寝,文具寺志。而护德不问也。盖佛之来,为护德来,而人不知。故佛之去,亦为护德去,而人复不知。幸寺主一怒,以守舍责护德,使诉两生,而夏杨诸贤乃歌咏其事,反为护德證明。灵异感召,吁亦神矣。然自是护德益洒然,凡有物故,必先知之。寺前西南院曰“万寿宫”,旧有井。嘉庆时甘泉涌出,号为“龙王灵井”,灾旱请雨辄有应。今宫毁井荒,且二十年矣。榛莽芜秽,人迹罕到,而地接鼓楼。护德于定中见物自井出,逐一僧,审其状,似衡山游僧,寺主弟子也。护德以身蔽之,而与物斗。明日,诫游僧勿妄出。无何,竟以微故,忿其师,自投于井死焉。有夏生者,萧县人,求友京师,不遇。然工刀笔,故律师也。寺主方以增租,与田者讼,得夏生,喜延之丈室,寝食与俱。会天寒风冽,单衣楚楚,忍冻以待。又自以积劳当酬,寺主必不恝视,竟以寒病死。先是,夏生方寝疾,护德夜提一镫,自前院追入,及内廊而止,一寺皆惊。或曰:“夏生曾为军事执法,杀人累千。仇家迹之,乃逃于禅以自忏。护德所见,殆宿冤也。”有问之者,但默然颔之而已。人由是知护德能见鬼物。衡阳程肃政崇信,生有夙慧,不昧因果。尝叩以定中所见景象,及神鬼形状,护德初亦默默不言。久之,往还频数,请益再四,始述所见鬼神出入,皆至天王殿前礼拜,以次进退。虽达官贵人亦然。及叩以有识者乎,复默然。已而为程长娣诵《金刚经》一部,祓除畏恶,事有应验,深相叹服。遂归依佛法,长持戒珠,优入净域。如斯感化者,亦复不鲜。然护德不欲人知,多秘而不传。壬戌秋七月十六日,寂于法源钟寮。年六十有七,腊三十有四。茶毗有舍利,红如赤小豆。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五
释普见,字一微。姓李氏,黑井人也。年十四,依彻庸祝发,习诵毗尼,殷勤十载。会师请藏江南,随侍金陵。时大报恩寺方丈缺席,法徒颇众,殊难其继,佥谓:“枚卜之法,始于虞廷,询为至公。”曷昉行之,唯普见三拈三得,众皆叹异,遂继厥席。时年二十四,居院三岁,归妙峰山。笃志精修,及开别峰庵,日诵《金刚经》一十五卷,如是者五十馀年。一日微疾,谓侍僧曰:“可传知内外执事,三日后吾将逝矣。”至期呜鼓集聚,礼佛踞座云:“当日马祖道离四句绝百非,是有是无?诸人速道一语。”众无对。普曰:“老僧自道去也。昔赵州左跏趺而逝,今老右跏趺而逝。”乃左足垂下寂然而终。寿八十一,腊五十八。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明律篇第四之五
释照宏,字缘鹤。姓李氏,仙源人也。将诞之夕,母梦一童子跨鹤翩跹,飞入其家。觉而身动,呱呱在地。圆顶广颡,眉目清奇。知有夙果,不入尘俗。稍长,拜常乐如心,字曰“缘鹤”,以符其兆。由是委怀内典,细绎梵音。虽贝叶灵文,过目能了。后得戒于宝华尝松,心契波罗木叉之旨,力任行持。及遇韵松莲城,抉其素蕴。怃然曰:“超六尘通三昧者,是子也。”乃付以紫衣、戒本,为律学真传。时诸檀越,请主寺席。弘演毗尼,继风太原。三学既勤,七众来归。每当讲论,剖晰精微。闻其片偈,如證道果。戊申以波离法脉,传之黄石普开,端坐迁化。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七
释超静,字冷崖,姓李氏,昌化人也。幼有异禀,素怀出俗志。薙染后,首参湛庵常于南广。后依山晓晢于佛日,入室司香,随至天童。历年既久,始受记莂,首众山中,更号“柏堂”。后受姚江东山请,开法三年,脩复殿宇,四众悦服。因晢养病中峰,郡守莱嵩李煦延静代座说法。静律己临众,惟一严厉,禅规整肃,海内向风。凡作务之劳,以身先之,不异首众时也。晰寂后,守龛一载,因抱疴,欲谢去,李守又延同参元盛理院事,静得息肩,不旬日怡然而化,塔于幻智庵后。有《二会录》行世。盛,字慰弘,姓沈氏,桐乡人也。家世儒门,天资颖异,有志向上。既从薙染,勤求梵册,而目光近觑,闇室中,能一目数行。著作苍古,时谓“杼山再世”,因号“杼山”。闻山晓晰阐化佛日,乃往参谒,晰甚器之,命为内记。后随往天童典记室,寻开法于佛日,三年退归,守塔于中峰。及继席柏堂,辛劳八载,锱素趋慕无虚日。退隐于姚江,说偈坐脱,归葬于玲珑南山之麓。有《二会录》、《华梵集语》、《杼山诗文集》藏之笥中。
人物简介
维基
李恩绎(1776年-1846年),字巽甫, 号东云,内务府汉军正白旗人。清朝官员,庶吉士出身,籍直隶省永平府滦州。嘉庆十三年戊辰(1808)登二甲进士。嘉庆十四年,授翰林院编修。历任福建道监察御史,山东运河兵备道,长芦盐运使;道光十三年广东按察使,十五年陕西按察使,十六年江西布政使署理江西巡抚,兼署广东布政史(任期内于1836年曾赴澳门查看)。道光十七年十月三十,由江西布政使调任广西布政使。道光十九年六月十六(1839年7月26日),因病解任。任《钦定全唐文》提调官。著有《读易备解》、《古韵备考》、《东云未焚草》、《东云鄙言》、《佃芸诗草》(据《永平府志:艺文志》卷四十八)。“东云先生最深于易,有《读易述知》一篇”(载符茵森《寄心庵诗话》)。李恩绎之墓在北京昌平县崔村镇八家村。据2010年记载,墓已无存,幸存的“李公神道碑”现由昌平文委保存。孙儿李祜 (道光进士)作《皇清例授通奉大夫貤封朝议大夫原任江西广西布政使显考东云府君行述》(北京国家图书馆藏)。家族一门在清代共出十二位文科进士(参见李祉)。胞弟翰林李恩庆,道光朝书画鉴藏名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77—1850 【介绍】: 清安徽太湖人,字受之,号锡民。嘉庆六年进士,官至刑部尚书。曾典广西、云南、陕甘乡试。督山东学政时,应诏密陈山东官吏不敢办事、饯粮不清、亏空难杜等积弊。卒谥庄肃。维基
李振祜(1777年—1850年),原名裕,字锡民,号仪叔,安徽太湖县人。官至刑部尚书。嘉庆六年(1801年)辛酉恩科进士,授内阁中书。历任兵部主事、员外郎、山东道监察御史、吏科给事中等职,升光禄寺少卿,提督山东学政。历升太仆寺少卿、顺天府府丞、光禄寺卿、太常寺卿,兼署大理寺卿、顺天府府尹。道光十五年(1835年)任宗人府府丞,次年升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兼署光禄寺卿,同年任内阁学士。官至刑部尚书。李振祜七十寿辰,得到清宣宗御笔题赠“慎典凝禧”匾额及“福寿”二字。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加太子太保。次年因病辞职。道光三十年(1850年)十月十七日病卒。谥“庄肃”。葬于京师永定门外回马店忠祜寺花椒馆。
人物简介
维基
李为,字云庵,贵州遵义人,清政治人物、进士出身。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真宝人,字仲模,号敬庵。
人物简介
维基
李源,又名李瑢、李昉,四川省江津县人,进士出身。嘉庆十三年,登进士,授直隶完县知县。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全台诗
李连升(?~?),清嘉庆年间(1796~1820)人士。生平不详。(施懿琳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19 【介绍】: 清福建同安人。乾隆间任台湾澎湖协右营把总,镇压林爽文起事有功,升千总。嘉庆间攻蔡牵,累擢广东水师提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