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525,分502页显示 上一页 422 423 424 425 426 428 429 430 431 下一页
释实月(字 智朗 号 渔陆 李 )
李化楠(字 让斋 )
李堂(字 召林 号 竹溪 )
李应熙(字 屯庵 )
李楚
李祖惠(字 屹望 号 虹舟 )
李拔(字 清翘、靖峤 号 峨峰 )
李敬跻(字 翼兹 )
李盛唐
李绶(字 佩廷 号 杏浦、竹溪 )
李质颖(字 公哲 )
李镐(字 卜京 号 坦斋 )
李为栋(字 粲宸 号 郢夫 )
李光靖(字 休文、景实 号 小山 )
其它辞典(续上)
李重延(字 希愿、用厚 号 陋室、优游轩 )释实月(字 智朗 号 渔陆 李 )
李化楠(字 让斋 )
李堂(字 召林 号 竹溪 )
李应熙(字 屯庵 )
李楚
李祖惠(字 屹望 号 虹舟 )
李拔(字 清翘、靖峤 号 峨峰 )
李敬跻(字 翼兹 )
李盛唐
李绶(字 佩廷 号 杏浦、竹溪 )
李质颖(字 公哲 )
李镐(字 卜京 号 坦斋 )
李为栋(字 粲宸 号 郢夫 )
李光靖(字 休文、景实 号 小山 )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真宝人。字希愿、用厚。号陋室、优游轩。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五
释实月,字智朗,号渔陆,姓李氏,白门人。年十九,投江宁观音慧开,诵习三年,受具于六安大悲院昙瑞。明年谒天目晦日,磐山若水。后依云峰素莲,习天台、贤首诸经纶。久而厌其枝蔓,乃飞锡至理安,见佛日,以从上誵讹公案徵诘,投机,许之入室。丙寅,付以偈,有“十八涧边一句子,于今分付在江南”之语。且云:“称宗师者,须具自他眼,方可为人。若但明自己,不明他人,与学者酬酢,终不能拣魔辨异,子宜勉之。”月唯唯。是岁遁迹临江辨利,有昵彩埋光之意。竹村茅居士,请居定香古刹。至则百废具举,座下食指已盈二千,而香积乏粒,出则分卫四衢,入则宣扬三藏,亦略无倦色。癸酉,奉命住理安,正纲饬纪,大振石磬之音,四方参叩,殆无虚日,激扬本分,兼讲阿含、方等、般若、华严、法华、唯识诸经,所依皆一时英俊。乾隆丁丑以还,讫于乙卯,三次幸临,奉对无爽,宸衷载怿,钖予有加,御书“识安心竟”四字予之,其额犹存。月平生一衲之外无馀物,有赠衣者辄以予人。幼时未尝习文学,晚忽贯通诸子百家,武林词客皆乐与之游。将示寂,告众偈曰:“金刚王宝剑,一断一切断。山云与水沤,谁断谁至断。”时乾隆三十六年八月十日也,寿六十一,腊四十二,塔于莲花峰之阳。有语录四卷,及《禅宗必要》、《南涧吟草》、《示众偈》诸卷。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七十七
李化楠,字让斋,罗江人。乾隆壬戌进士,官保安同知。有《万善堂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直隶河间人,字召林,号竹溪。李大章子。乾隆七年进士,授如皋、句容等县知县,官至广东惠州府知府。罢归,授徒家居。卒年七十三。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七十七
李应熙,字屯庵,兴国人。乾隆壬戌进士,改庶吉士。有《铁瓮集》。
人物简介
维基
李楚,贵州清平县人,同进士出身。
人物简介
维基
李祖惠(1700年—1767年),字屹望,号虹舟。浙江秀水县人。其先乌程人,寄籍嘉兴。父沈世莪,自湖州马腰入赘平望镇,冒姓李。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祖惠出生。乾隆十七年(1752年)年壬申恩科浙江乡试第一名举人(解元)。乾隆十七年(1751年)同年会试联捷,本来拟定会元,因总裁陈世倌为浙江海宁县人,为避嫌改列第二。殿试三甲。知江西高安县(今属江西),有惠政,为人勤劳,好理学。后以事误降调教职。晚年授徒乡里,李调元即其门生。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卒,弟子王元文辑其作品。有子沈荣河,早卒。
人物简介
简介
李拔(1713-1775年),字清翘,一作靖峤,号峨峰,四川省犍为县玉津人,生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二月十九。乾隆辛末年进士,后任湖北分巡荆南道,管辖荆州、宜昌、施南今湖北恩施等地兼管峡江航道的治理和水利事业。(王家德《李拔与三峡石刻》,《四川文物》1994)
人物简介
维基
李敬跻,字翼兹,云南马龙州人。清朝官员,以孝著称,与其父李盛唐为“父子双进士”。李敬跻之父李盛唐为雍正八年进士,官至四川松茂道,因部属有罪牵连,遣戍卜魁。卜魁距云南一万四千里,李敬跻三次前去探视。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李敬跻中二甲进士,授福建将乐县知县,准备花钱赎其父还乡。结果李盛唐在戍所病故,敬跻因而发病,终日哀哭,不久即卒。以孝行入《清史稿》之孝义传。李敬跻勤勉好学,娴熟经学,政绩有所作为。
人物简介
维基
李盛唐,云南马龙州人,清朝官员。李盛唐为雍正八年(1730年)庚戌科三甲进士,官至四川松茂道,因部属有罪牵连,遣戍卜魁。子李敬跻十分孝顺,卜魁距云南一万四千里,三次前去探视。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李敬跻考中进士,授福建将乐县知县,准备花钱赎李盛唐还乡。结果李盛唐在戍所病故,敬跻因而发病,终日哀哭,不久即卒。李敬跻以孝行入《清史稿》之孝义传。李盛唐为人刚正不阿,远离同僚们的癖好,行为恭敬,恩惠百姓,如君子一般,因此掌权弄势的官员大多忌恨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13—1791 【介绍】: 清顺天宛平人,字佩廷,号杏浦,又号竹溪。乾隆十六年进士,历任编修、内阁学士,江西、湖南、湖北等省巡抚,官至左都御史。性喜读书,工诗文,作诗不下数千首,文章亦有法度。维基
李绶(1712年—1791年),清朝官员,字佩廷,号杏浦,又别号竹溪。宛平(今北京丰台区)人。李绶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曾任奉天府丞,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任江西巡抚,乾隆四十九年四月任湖南巡抚,乾隆四十九年七月任湖北巡抚,乾隆五十二年二月甲辰(1787年3月24日)由工部左侍郎转任左都御史。乾隆五十六年正月戊戌(1791年2月25日)在左都御史任上卒。好读书,作诗千余首,文章也具有法度。2005年北京发现李绶墓志,由刘墉、纪昀、董诰三人合作。李绶孙李熉娶兵部尚书戴联奎之女。
人物简介
维基
李质颖(1713年—1794年),字公哲,内务府汉军正白旗人,籍河北承德。清朝官员,进士出身。雍正乙卯科举人(清代承德文举第一人),乾隆二年(1737年)丁巳恩科进士(清代承德进士第一人)。历任翰林院编修;内务府主事、员外郎、郎中、奏事处行走;乾隆二十八年,河东盐政;三十二年(1767),两淮盐政(时镶黄旗满洲高晋任两江总督);三十二年,安徽庐凤兵备道,凤阳关盐督;三十四年山东巡盐御史、长芦盐政;乾隆三十五年(1770),安徽承宣布政使,后升安徽巡抚;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乾隆四十一年(1776)调任广东巡抚;乾隆四十二年(1777)署两广总督兼管粤海关事务;乾隆四十五年(1780)改任浙江巡抚;乾隆四十九年(1784)上驷院卿,管理圆明园、清漪园事物;乾隆五十七年,授总管内务府大臣。在《清国史》嘉业堂抄本中有《李质颖列传》。乾隆五十七年(1792)春正月壬申,清高宗赏七代一堂致仕上驷院卿李质颖御书扁额(据《清史稿·本纪十五高宗·本纪六》)。李质颖曾任内务府镶黄旗包衣第一参领第一满洲佐领,后调管内务府正白旗,后调内务府正黄旗包衣第五参领第四旗鼓佐领(前任为唐英 (清朝督陶官),系康熙三十四年(1695)分立,据《钦定八旗通志》)。据载,现存故宫的两对满雕云龙纹的黄花梨顶箱柜,为李质颖所进,一对现陈寿康宫,一对曾陈设于养心殿。任职两淮盐政期间,前后总共七次向朝廷进呈淮扬地区的书籍收藏,用以编撰《四库全书》(载《两淮盐政李呈送书目》、《两淮盐政李续呈送书目》、《两淮商人马裕家呈送书目》)。
人物简介
维基
李镐(?—1753年),字卜京,号坦斋,福建归化县人,进士出身。乾隆二年(1737年),登进士,乾隆十六年(1751年),任福建泉州府教授。革除陋例,两年后卒于任内。著有《四书订补》,《五经易解》、《史韵便读》、《古文存腋》、《诗柄汇记》、《药性歌》、《心会录》、《庄子解蒙》、《分类增广贤文》等。
人物简介
维基
李为栋(?年—1752年),字粲宸,号郢夫,四川省重庆府巴县人,乾隆元年丙辰科进士。故居在巴县歇马乡、凤凰乡之间,曾立有碑刻「翰林庄」,今庄已废圮。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人,字休文、景实,号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