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872,分459页显示  上一页  39  40  41  42  43  45  46  47  48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李峘( 赵国公 )
李峰
李希仲
李暇
李栖筠(贞一 世称 赞皇公 赞皇县子 文献 行第 十五 )
李随
李齐古
柳氏(别称 李生姬、韩翃姬 )
李岫
李锋(公颖 )
李巨
李愿(盘谷子 )
李承
李抗
李泌(长源 邺侯、邺县侯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59 【介绍】: 唐宗室后裔。太宗重孙李祎子。性质厚,以王孙封赵国公。初拜睢阳太守,累迁持节都统江淮节度宣慰观察使。都统之号,自此始。宋州刺史刘展有异志,峘讨之,战败,贬袁州司马卒。赠扬州大都督。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李岑之弟。玄宗天宝中任开州刺史,十五载(756)罢任途经剑门时,作《途经剑门》诗,程昂书此诗于碑(见《金石录》卷七)。生平散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上》。《全唐诗》存诗1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赵郡人。玄宗天宝初任偃师令。累迁吏部员外郎。安史乱起,携家避地江淮。工诗,诗风华靡。高仲武《中兴间气集》选录其诗。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赵郡(今河北赵县)人。玄宗天宝初任偃师令,后仕吏部员外郎。安史乱起,携家避难江淮。事迹散见《郎官石柱题名考》卷四、《唐诗纪事》卷二八。高仲武选诗3首入《中兴间气集》,评曰:“李诗轻靡,华胜于实。”《全唐诗》存诗3首。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玄宗天宝以前人。生平不详。李康成编《玉台后集》曾录其诗。事迹见《盛唐诗纪》卷一〇七。《全唐诗》存诗5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9—776 【介绍】: 唐赵郡人。字贞一。第进士。幼孤,庄重寡言,体貌轩特,喜书,多所通晓,士多慕向。肃宗时累官给事中,进工部侍郎。元载忌之,出为常州刺史。以治行封赞皇县子。代宗欲相之,惮载而止,遂郁愤而卒,年五十八。赠吏部尚书,谥文献。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19—776 字贞一,排行十五,赵郡(今河北赵县)人。李吉甫之父。玄宗天宝七载(748)进士及第,调缑氏县主簿。十三载,受辟为安西节度使府判官,与岑参同在幕中。安史乱起,肃宗驻灵武,栖筠选精兵七千赴难,擢殿中侍御史。肃宗至德二载(757),累迁吏部员外郎、山南防御观察使。后历仕给事中、工部侍郎,遭元载忌,出为常州刺史,封赞皇县子。代宗大历三年(768)任苏州刺史,加御史大夫,七年入京任御史大夫兼京畿节度使。十一年病卒,赠司徒,谥文献。生平详见《新唐书》本传、权德舆《李栖筠文集序》。有文集,早佚,《新唐书·艺文志》未著录。《全唐诗》存诗2首。
全唐文·卷三百七十
栖筠字贞一。赵人。第进士。累擢工部侍郎。进银青光禄大夫。封赞皇县子。授浙西都团练观察使。召拜御史大夫。卒年五十八。赠吏部尚书。谥文献。
李随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玄宗天宝末,为济南太守。安禄山反,随起兵讨之。叛军将尹子奇据陈留,欲东略地,随等拒之。十五载,以随为河南节度使。旋授吴王李祇为节度使,以随副之。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三百七十七
齐古。天宝时官银青光禄大夫国子祭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李生姬。艳丽喜谈谑,善讴咏。玄宗天宝中,韩翃馆于李,李以姬赠翃。及翃为侯希逸所辟,柳氏留都下。遭乱,为蕃将沙吒利所劫。翃失柳氏,叹想不已,意色皆丧。虞候许俊,请翃书数字,单骑造沙吒利第,出翃札示柳氏,挟之跨马,复归于翃。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据唐传奇《柳氏传》云,天宝中,寒士韩翊,(当即韩翃,字君平,大历十才子之一)与豪富之李生相友善。李之美妾柳氏心慕韩翊,李遂其意,将柳嫁韩。安史乱时,柳氏剪发毁形,寄身法灵寺。两京收复,韩使人潜寻柳氏,并赠以诗。柳见韩诗甚感,作诗答之。不久柳为蕃将沙叱利劫去。虞侯许俊用计救出柳氏,韩柳得以团聚。此爱情故事盛传于当时,后收入《太平广记》卷四八五,孟棨《本事诗·情感》亦载,情节稍有差异。《全唐诗》存诗1首。
李岫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宗室。李林甫子。玄宗天宝间,历任京兆府司录参军、司勋员外郎、秘书丞、卫尉少卿。尝跪涕而谏其父,林甫不乐。天宝十二载,任将作监。林甫死,流贬岭南。
李锋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0—779 【介绍】: 唐渤海蓨人,字公颖。苏味道外孙。早游江湖间,以朋酒自娱。肃宗时,张镐荐为上饶令,有能名。刘晏以状闻,迁晋陵令。入佐陈少游宣歙幕府。随府迁越州。代宗永泰末,平三衢之乱,时人称之。寻拜比部郎中,兼越州长史。寻退归无锡私第,淡然自居,梁肃曾从之游。
李巨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61 【介绍】: 唐宗室后裔。嗣虢王李邕次子。刚锐果决,略通书史,好属辞。安禄山陷东京,玄宗令其兼统岭南等三节度使事。京师平,拜留守,兼御史大夫,寻拜太子少师,兼河南尹、东畿采访使。后发赃事,贬遂州刺史。会段子璋反,过遂州,为段所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62 【介绍】: 唐陇右临洮人。李晟子。少谦谨。领夏绥银宥节度使,政简而严。节度凤翔,近声色而政荒。徙宣武,坐事贬随州刺史。入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复拜河中、晋、绛等节度使。军政愈弛,几乱。卒赠司徒。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代宗至宪宗间诗人。令狐楚编《御览诗》收其诗2首,《全唐诗》据以收入。其时名李愿者有3人:一为名将李晟之子李愿(?—825),陇右临洮(今青海乐都)人。因父功入仕。宪宗、穆宗间历任夏绥、武宁、凤翔、宣武、河中诸镇节度使。《全唐诗》小传谓即此人。但此为武人,史籍中未云能诗。二为韩愈友人,隐于孟州济源盘谷,自号盘谷子。德宗贞元十七年(801),韩愈作《送李愿归盘谷序》,推重其德行。宪宗元和六年(811),卢汀作诗二章送之,韩愈有诗奉和。事迹见《韩昌黎集》。三为金部郎中李思谅之孙,李敬臣之子,出赵郡东祖房,事迹不详,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上》。3人之中,当以隐士李愿之可能性为大。又《全唐诗外编》补李愿诗2首亦难以断其归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2—783 【介绍】: 唐赵州高邑人。李至远孙。擢明经。累至大理评事。寻擢监察御史,迁吏部郎中。廉正有雅望,以才显于时。因谋诛李希烈受诏褒美。官终检校工部尚书、湖南观察使。卒赠吏部尚书。
李抗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玄宗天宝中,历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及侍御史。肃宗至德中,为容管经略使。时容州为岭南溪洞部首领梁崇牵所据,抗寄治藤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2—789 【介绍】: 唐辽东襄平人,字长源。魏柱国李弼六世孙,徙居京兆。少聪颖,及长,博涉经史,善属文,尤工诗。常游嵩、华、终南山,慕神仙不死术。天宝间待诏翰林,供奉东宫,太子厚之,为杨国忠所疾。肃宗即位,入议国事,出陪舆辇,悉与谋议,为李辅国所疾,去隐衡山。代宗立,出为楚州、杭州刺史。德宗时,拜中书侍中、同平章事。出入中禁,事四君,为权幸所疾,常以智免。有谠直之风,好谈神仙诡道。封邺侯,卒赠太子太傅。有文集二十卷。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22—789 字长源,京兆(今陕西西安)人。玄宗天宝中诣阙上书,召待诏翰林。至德元载(756)赴灵武谒肃宗,顾问国事,权逾宰相。历仕代宗、德宗。贞元三年(787)拜相,累封邺县侯。五年卒。生平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清杨希闵有《李邺侯年谱》。李泌7岁能文,为张九龄所知。梁肃称其“用比兴之文,行易简之道,赞事盛圣,辨章品物,疏通以尽理,闳丽而合雅。”(《丞相邺侯李泌文集序》)《全唐诗》存李泌诗4首,又断句6句,《全唐诗续拾》补断句3句。
唐诗汇评
李泌(722-789),字长源,祖籍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后徙居京兆(今陕西西安)。七岁能文。天宝中,玄宗召讲《老子》,待诏翰林。因赋诗讥刺杨国忠等,诏斥置蕲春郡。肃宗即位灵武,参预军国大政,拜元帅广平王行军司马,二京收复,归隐衡山。代宗朝,召还,为澧、杭二州刺史。朱泚之乱,德宗奔奉天,召泌为左散骑常侍。乱平,为陕虢观察使。贞元三年,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累封邺县侯,半。有《李泌集》二十卷,己佚。《全唐诗》存诗四首,或句三。
全唐文·卷三百七十八
泌字长源。其先辽东襄平人。徙居京兆。天宝中自嵩山上书。召见。待诏翰林。为东宫供奉。肃宗北巡至灵武。泌奔赴行在。授银青光禄大夫。掌枢务。判元帅广平王军司马事。拜中书令。乞隐衡山。代宗立。召为翰林学士。德宗在奉天。授左散骑常侍。贞元三年拜中书门下平章事。累封邺县侯。五年卒。年六十八。赠太子太傅。

作品评论

梁肃《丞相邺侯李泌文集序》
用比兴之文,行易简之道,赞事盛圣,辨章品物,疏通以尽理,闳丽而合雅。
旧唐书本传
(泌)少聪敏,博涉经史,精究易象,善属文,尤工于诗,以王佐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