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526,分502页显示 上一页 69 70 71 72 73 75 76 77 78 下一页
李道裕
李元则(字 彝 荆王 思 )
李嘉(字 大善 丹阳公 )
李素立( 平 )
李纬( 高都郡公 定 )
李义表
李元景( 荆王、赵王、沉黎王 )
李恪( 蜀王、吴王 郁林王 )
李义府(世称 来李 河间郡公、广平县男 )
李高迁( 江夏郡公 )
李乾祐
李敬玄( 赵国公 文宪 )
李元嘉(世称 韩王元嘉 宋王、韩王、徐王 )
李泰(字 惠褒 宜都王、卫王、越王、魏王、顺阳王、濮王 恭 )
其它辞典(续上)
李道彦李道裕
李元则(字 彝 荆王 思 )
李嘉(字 大善 丹阳公 )
李素立( 平 )
李纬( 高都郡公 定 )
李义表
李元景( 荆王、赵王、沉黎王 )
李恪( 蜀王、吴王 郁林王 )
李义府(世称 来李 河间郡公、广平县男 )
李高迁( 江夏郡公 )
李乾祐
李敬玄( 赵国公 文宪 )
李元嘉(世称 韩王元嘉 宋王、韩王、徐王 )
李泰(字 惠褒 宜都王、卫王、越王、魏王、顺阳王、濮王 恭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宗室。李神通子。幼孝谨,父逃难被疾于山谷,道彦著敝衣为乞丐,采野实供父。父丧,庐于墓侧,躬植松柏,容貌哀毁,太宗闻而嘉叹。贞观初拜岷州都督。李靖击吐谷浑,道彦为赤水道行军总管,与诸羌战,不利。诏减死徙边。后起为凉州都督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京兆泾阳人。李大亮从子。太宗贞观末为将作匠,终大理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51 【介绍】: 唐宗室。高祖第十二子。字彝。初封荆王,后改彭王。历任遂州都督、澧州刺史等。初尚奢侈,后折节励行,颇著声誉。卒谥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11—682 【介绍】: 唐陇西成纪人,字大善。李客师子。起家为太子左千卫,迁越王府户曹参军。官至隰川令。袭封丹阳公。后致仕退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651 【介绍】: 唐赵州高邑人。李义深曾孙。初为监察御史,民有犯法不至死罪者,高祖欲杀之,素立据法宥之。遂擢授侍御史。太宗贞观中累转扬州大都督府司马,瀚海都护。于瀚海开屯田,立廨舍,颇有畏威。后转绵州刺史。高宗永徽初,迁蒲州刺史,道中病卒。谥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赵郡人。太宗贞观中,历宗正、卫尉、司农三寺卿。二十一年,拜民部尚书,房玄龄闻之,但云纬好髭须,更无他语。太宗遂遽改授纬太子詹事。又历荆府长史、幽州都督、怀洛蒲三州刺史,封高都郡公。卒谥定。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53 【介绍】: 唐宗室。高祖第六子。初封赵王,后改荆王。历任安州都督、雍州牧、右骁卫大将军、荆州都督、鄜州刺史等职。高宗即位,进位司徒。后坐与房遗爱谋反赐死。全唐文·卷九十九
元景。高祖第六子。武德三年封赵王。八年授安州都督。贞观初历雍州牧右骁卫大将军。十年徙封荆。授荆州都督。转鄜州刺史。永徽初进位司徒。坐与房遗爱谋反赐死。国除。后追封沉黎王。神龙初追复爵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53 【介绍】: 唐宗室。太宗第三子。始封蜀王,授益州大都督,以年幼不之官。又徙封吴王,累授安州都督。高宗即位,拜司空、梁州都督。善骑射,兼有文武才,太宗常称其类己。高宗永徽四年,房遗爱谋反,遂因事诛恪。追谥郁林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14—666 【介绍】: 唐瀛州饶阳人,迁居永泰。善属文。太宗时以对策擢第,授门下省典仪。以文翰见知,历太子舍人、崇贤馆直学士。高宗时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进弘文馆学士。与许敬宗等支持立武后,擢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累官至吏部尚书,封河间郡公。貌状温恭,与人言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阴贼,凡忤意者,皆中伤之,故时人号为“笑中刀”。又以阴柔而害物,谓之“李猫”。义府耻其家代无名,尝奏委吕才等重修《氏族志》,凡得五品官者,皆升士流。并收天下旧志焚之。后以罪流巂州,愤而卒。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14—666 原籍瀛州饶阳(今河北饶阳),自其祖迁居永泰(今四川盐亭东北)。太宗贞观八年(634)举进士,授门下省典仪。历监察御史,迁太子舍人,加崇贤馆直学士,与来济俱以文翰见知,时称“来李”。高宗立,迁中书舍人,加弘文馆学士。以上表请立武昭仪为后,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显庆二年(657)迁中书令,进封河间郡公。龙朔三年(663),稍迁右相。坐赃除名,长流巂州,乾封元年(666)卒。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义府貌似温恭,实则阴险奸佞,有“笑中刀”、“人猫”之称。曾预修《晋书》、《永徽五礼》等,著有《李义府集》40卷(《旧唐书·经籍志下》作39卷,本传作30卷),已佚。《全唐诗》存诗8首。唐诗汇评
李义府(614—666),瀛州饶阳(今河北饶阳)人。贞观八年(634)对策擢第,补门下省典仪,寻除监察御史、太子舍人。高宗朝,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以赞立武昭仪为皇后,擢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迁中书令。怙武后之势,蓄邪黩货,稔恶嫉贤,而貌似温恭,故人谓“笑中有刀”,又谓之为“李猫”。龙朔三年,除名长流巂州,卒于流所。有《李义府集》四十卷,已佚。《全唐诗》存诗八首。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三
义府。瀛州饶阳人。贞观八年擢第。补门下省典仪。累除舍人。加崇贤馆直学士。高宗立。叩阁上表。请立武昭仪为后。擢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赐爵广平县男。寻进爵为侯。拜中书令。封河间郡公。龙朔三年迁右相。坐赃除名。流巂州。乾封元年卒。年五十三。如意元年。武后以其有翊赞功。追赠扬州大都督。
作品评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54 【介绍】: 唐岐州岐山人。佐高祖擒高君雅、王威等,授右三统军,累迁左武卫大将军,封江夏郡公。突厥寇马邑,诏高迁助守,斩关宵遁,所将皆没,除名徙边。后以功拜陵州刺史。卒赠梁州都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雍州长安人。李昭德父。初为殿中侍御史,寻迁侍御史。后历长安令、治书御史,皆有能名。高宗永徽初擢拜御史大夫,为褚遂良所恶,出为邢、魏二州刺史。强直有器干,而昵于小人,令伺朝廷之事,为人所发,坐流驩州。后为司刑太常伯,又坐泄漏禁中语获罪免官。全唐文·卷一百六十
乾祐。雍州长安人。贞观初为殿中侍御史。历治书侍御史。永徽初擢御史大夫。出为邢魏沧三州刺史。入为司刑太常伯。坐漏禁中语免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15—682 【介绍】: 唐亳州谯人。博览群书,尤善于礼。太宗贞观末,入崇贤馆,兼预侍读。高宗乾封初历迁西台舍人、弘文馆学士。咸亨初转中书侍郎,又改吏部,监修国史,上元初进吏部尚书。高宗时率兵御吐蕃,闻贼至,狼狈却走。后称疾乞还,高宗责其诈妄。贬授衡州刺史,后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卒赠兖州都督。有《礼论》、《正论》及文集。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15—682 亳州谯(今安徽亳州)人。博览群书,尤善五礼。高宗在东宫,以马周荐,召入崇贤馆侍读。后历迁西台舍人、弘文馆学士、西台侍郎。咸亨二年(671),授中书侍郎。三年行吏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同中书门下三品。进吏部尚书。仪凤元年(678),拜中书令,封赵国公。因镇守河西不力,贬为衡州刺史,稍迁扬州大都督长史。卒于官,赠兖州都督,谥曰文宪。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撰有《礼论》60卷、《正论》3卷、《李敬玄集》30卷,已佚。《全唐诗》存诗2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88 【介绍】: 唐宗室。高祖第十一子。初封宋王,后改徐王,太宗贞观九年更封韩王。少好学,藏书万卷,为人孝悌谦谨。历潞州刺史、滑州都督、泽州刺史。武则天时进授太尉,徙定州刺史、绛州刺史。垂拱中与其子及越王贞父子等欲举宗室兵讨则天,谋泄,逼令自杀。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18—688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徙居长安(今陕西西安),唐高祖李渊第十一子。少聪俊,始封宋王,徙封徐王。贞观六年(632),授潞州刺史,九年授右领军大将军,十年改封韩王,授潞州都督。高宗末转泽州刺史,武后时授太尉,徙定州刺史。垂拱四年(688),转绛州刺史。与越王贞父子合谋举兵反正,未发而泄,为武后所杀。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历代名画记》卷九。元嘉少好学,聚书至万卷,又采碑文古迹参定同异。《全唐诗》存诗1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18—652 【介绍】: 唐宗室,字惠褒。太宗第四子。少善属文。始封宜都王,进封卫王,改封越王,授扬州大都督。又徙封魏王,遥领相州都督。太宗以泰好士爱文学,特令就府别置文学馆,任自引召学士。时皇太子承乾有足疾,泰以计倾之,太子败,幽泰于将作监。后改封顺阳王,进封濮王。高宗即位,特加优异。卒谥恭。全唐文·卷九十九
泰字惠褒。太宗第四子。武德三年封宜都王。四年进封卫。继怀王霸后。贞观二年改封越。授扬州大都督。再迁雍州牧左武大将军。转鄜州大都督。十年徙封魏。遥领相州都督。时太子承乾病蹇。泰潜图夺嫡。承乾惧。阴使人上书言泰罪状。既而承乾败。太宗询知其繇。诏废之。幽泰将作监。寻改王顺阳。徙居均州之郧乡县。二十一年进封濮。高宗立。为泰开府置僚属。永徽三年薨。年三十五。赠太尉雍州牧。谥曰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