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简介
庄履岩,字杏旸,江阴人,吟咏甚富,惜散失里中,有长春堂诗稿。
曹德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子新,号杏泉。少弃儒业,从长洲钱氏学小儿科,尽得其术而过之。吴中凡有小儿人家,咸以为神。凡有诊治,必以百姓家为先。年逾九十,精神犹健。(《献征录》卷七八)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潘宝,字时用,号杏虎,明无锡人。
明诗纪事·乙签·卷二十二
宝字时用,无锡人。

人物简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号杏石,澹弟。官王府审理。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黄禄,字公禄,号杏轩,明无锡人。以医名著,有《杏轩诗集》,卒年七十有三,碧山十老之一。
王一之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王一之,字绍杏,直隶肃宁县人。万历十三年(1585年)乙酉科顺天乡试举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登壬辰科第三甲第一百九十七名进士,仕至四川参议。
廉第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廉第(16世纪—1630年代),字杏园,陕西汉中府城固县人。廉第早年出身县学附学生,以《诗经》中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陕西乡试第六十三名举人,三十八年(1610年)会试中式第二百五十四名,联捷三甲进士,获授南漳知县,在当地催科抚字有方。天启二年(1626年),廉第改任河间知府,升四川遵义督粮道副使,六年(1626年)调为驿传道副使,其后辞官回乡闭户著书,崇祯年间曾获抚按交荐起用,但他已病逝。
杨暄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维基
杨暄(?—1643年),字杏园,山西汝宁府泽州高平县人。杨暄是崇祯九年(1636年)山西乡试第五名举人,十三年(1640年)成进士,获授渭南知县。当时发生饥荒,他尽力拯救,又缉拿奸人杖毙,令人民安宁。之后他在考核名列关中第一,十六年(1643年)六月李自成抵达渭南,他刚擢任兵部主事而尚未出发,因此命令子弟固守城池;不久邑民打开城门迎接闯军,遭擒拿后拒绝交出印信,大骂对方而死。他年少研读《春秋》,为文深奥澹折,晚年登第后为国家死节,得追赠陕西按察佥事,恩荫其子享受渭南庙食。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成性,字我存,号杏怀,和州人,顺治己丑进士,授中书擢御史,巡按福建转兵部主事,擢给事中,著《率庵诗草》。
维基
成性(1622年—1679年),初名成宗儒,字我存,号率庵,南京和州直隶州(今安徽省和县)人,进士出身。成建中之孙、成其德之子。顺治六年(1649年)授中书科中书。顺治十四年(1657年)考授监察御史,巡按福建。顺治十七年(1660年)任兵部主事。康熙十一年(1672年)改任工科给事中。后任工科掌印给事中。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四
释行泰,字杏堂,初出家依止南岳优昙林,得法于衡阳万寿寺若剑司,亦传曹洞三十二世者也。康熙己未春,万寿老人命居潭州谷山宝林禅寺,且应长沙诸孝廉之请,二月八日入院上堂,示众以三玄三要,复指西来意云:“但道涧上樱桃少妇面,径边棕树夜叉头,与先谷山是同是别?”众惮其锋,莫敢究诘。泰禅机超妙,而文义斐然,有《破院歌》,初住谷山作也。其词曰:“破落僧、破落院,破破落落真风见。生涯只在岭头云,活计从来山一片。听猿啼,闻虎啸,正是山家真个妙。半边砂罐煮清泉,野客同餐欢共笑。松逸清,范湖渺,人清淡若秋云皎。舜蹠鸡鸣总一心,英雄几识春光老。杨岐屋,懒残岩,今古无人德共排。惟有杏堂风味别,松根盘石独安怀。也无烦,也无恼,万事拈来都靠倒。狼烟消尽任遨游,子房韵入青霄嶂。丹已成,火已到,跨鹤凌云无影向。我自生来性逸舒,一间破屋幽情放。”因此复得檀助,重葺宝宁。后圭峰以木铎,于岳麓说戒,请泰羯磨,主僧阿诺延之上堂,谓:“以水合水,以镜照镜,犹是儿孙边事,更有向上一着,且道如何是向上?”以杖一卓曰:“一堂风冷澹,千古意分明。”壬申冬,开法长沙兴化,上续弁山雪为五世,次绍云岩莹为四传,著有《语录》、《偈颂》八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56—? 【介绍】: 清江南宿迁人,占籍大兴,初名杏,字坛长,一字鲁南,又字昼堂。康熙四十八年进士,官编修,后罢归。乾隆初起授翰林院侍读,年已八十。曾从李光地游,究心乐律、音韵、历数、书法。有《圭美堂集》。
晚晴簃诗汇·卷五十八
徐用锡,字坛长,宿迁人。康熙己丑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侍讲。有《圭美堂集》。
维基
徐用锡,字坛长,号鲁南、画堂,江南宿迁县人。初名徐杏。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中己丑科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后擢侍讲。罢官后客居扬州马氏玲珑山馆。徐用锡工诗文,浩瀚而不务修辞。又工书法篆刻,于字法变迁、碑帖源流等考订精审。有《圭美堂集》存世。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人,号文杏堂。
李绶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13—1791 【介绍】: 清顺天宛平人,字佩廷,号杏浦,又号竹溪。乾隆十六年进士,历任编修、内阁学士,江西、湖南、湖北等省巡抚,官至左都御史。性喜读书,工诗文,作诗不下数千首,文章亦有法度。
维基
李绶(1712年—1791年),清朝官员,字佩廷,号杏浦,又别号竹溪。宛平(今北京丰台区)人。李绶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曾任奉天府丞,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任江西巡抚,乾隆四十九年四月任湖南巡抚,乾隆四十九年七月任湖北巡抚,乾隆五十二年二月甲辰(1787年3月24日)由工部左侍郎转任左都御史。乾隆五十六年正月戊戌(1791年2月25日)在左都御史任上卒。好读书,作诗千余首,文章也具有法度。2005年北京发现李绶墓志,由刘墉、纪昀、董诰三人合作。李绶孙李熉娶兵部尚书戴联奎之女。

人物简介

江上诗钞
字杏贤,号江村,邑庠生,乐于公益,毁家济难,蔡侯辑邑志,修建昭明文选楼,委公董事。卒于乾隆丙子年。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73 【介绍】: 清江苏无锡人,字丹宸,号漱田。乾隆十八年举人,由内阁中书累官贵州铜仁知府,降为内阁中书,迁刑部主事,随攻金川,死于木果木之役。工书,遍临魏晋以后墨迹石刻,尤善小楷,常于马上盘一膝作书,迅捷如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