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9,分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分类词汇(续上)
秤毫
铅条
扭绞
撚子
蜡笔
拉丝
麻条
棱线
里脊
《國語辭典》:秤毫  拼音:chèng háo
秤杆上手提的部分,多以绳索或皮条制成。也称为「秤纽」。
《國語辭典》:铅条(鉛條)  拼音:qiān tiáo
1.铅笔的笔心。
2.铅版所用的条状材料。
3.较粗的铅铁条。
《漢語大詞典》:扭绞(扭絞)
(1).用两股以上的条状物向相反方向转动。 孔厥 《新儿女英雄续传》第十九章:“只见他颓丧地坐在庙门前的台阶上,两肘搁在膝头,手里扭绞着几根野草。”
(2).反复搓动;反复转动。 碧野 《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第二章:“他扭绞着给煤屑渗黑的两只大手。”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六章:“ 阿兴 一直在痛苦地扭绞着脑筋,他始终想不出一个好方法来处置自己和处置仇人。”
《漢語大詞典》:撚子
用纸搓成的条状物或用线织成的带状物。 沈从文 《生》:“老头子把那捐条搓成一根捻子,插在耳朵边。”
《國語辭典》:蜡笔(蠟筆)  拼音:là bǐ
混合颜料和蜡所制成的条状物,可供作画。
《國語辭典》:拉丝(拉絲)  拼音:lā sī
1.拖拖拉拉。如:「老陈办事绝不拉丝,难怪经理这么赏识他。」
2.语言冗长。如:「发言时请简洁,不要拉丝。」
3.在不加热的情形下,把金属材料拉制成条状或丝状物。也作「拔丝」。
《漢語大詞典》:麻条(麻條)
条状的麻皮。 鲁迅 《南腔北调集·偶成》:“是 秦桧 要 岳飞 自认‘汉奸’,逼供之际所用的方法,但使用的材料,却是麻条和鱼鳔。”参见“ 麻皮 ”。
分類:条状麻皮
《漢語大詞典》:麻皮
(1).麻经沤后剥下的皮。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小儿疮痘:“后得老医一方……以羊子肝破开,入药在内,麻皮缚定,用米泔水熟煮,切食之,凡旬餘而愈。”《说岳全传》第六四回:“ 万 ( 万俟卨 )、 罗 ( 罗汝楫 )二贼看了大怒,喝教左右将 岳爷 衣服去了,把鱼胶敷上一层,将麻皮搭上……把麻皮一扯,连皮带肉去了一块。 岳爷 大叫一声:‘痛杀我也!’”
(2).称出天花或水痘后在脸上留下瘢痕的人。参见“ 麻子 ”。
《國語辭典》:棱线(稜線)  拼音:léng xiàn
物体两面相交所形成的线。在地形学上,山的最高点连接成的线称为「棱线」。如:「棱线图」、「棱线纵走」。
《漢語大詞典》:里脊(裏脊)
牛、羊、猪等食用畜脊椎骨内侧的条状嫩肉,做肉食时称为里脊。如:里脊肉丝;糖醋里脊。